心理

心理文,心理测试

  最近,英国科学家在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发现了一种沙门氏菌新品种,该菌株具有多重抗药性,一旦感染极难治疗。科学家认为,该菌株的出现是艾滋病在非洲流行的结果。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临床传染病》杂志上。   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维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非洲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这...
  病毒战争:一种新的化合物显现了抵抗多种脂质包膜病毒的抗病毒效果,包括伊波拉病毒、尼帕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一系列富有希望的化合物能够严重损害所有包膜病毒入侵细胞的能力,同时能够避免任何使传统抗病毒药物无效的抗药性。不过这些功效在实验室外还会有效吗?  班奥·李(Be...
  美国研究人员12月6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帮助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传播和复制的基因,这项成果将有望应用于开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或疫苗。   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发现的基因位于艾滋病病毒核糖核酸基因序列中,与人体内的tRNALys基因非常相似。正是由于这一基因的存在,艾滋病病毒才能在人体内以更高的效率...
  随着天花在全球消失,天花疫苗已经在全球停止接种,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将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研究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乔治·梅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员对曾经接种天花疫苗和没有接种天...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合并丙肝并不影响艾滋病患者鸡尾酒治疗的效果,但处在丙肝活跃期的艾滋病患者服用奈韦拉平更易发生皮疹和肝毒性等副反应。这一发现解决了目前国际上关于丙肝病毒是否影响艾滋病疗效的纷争,并提示该类患者的用药禁忌。该研究结果今年4月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艾滋病杂志》上。   艾滋病患者合并丙肝...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美国科研人员最近利用基因技术成功遏制老鼠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这一方法为控制艾滋病病毒增殖提供了新思路。   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负责指导合成CCR5蛋白的一种基因。CCR5蛋白是艾滋病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帮凶”。科研人员很早就发现,如果CCR5蛋白基因发生有利的变异,那么人体就可能出现针对艾滋病病毒...
  美国研究人员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他们发现两种能“绑定”并中和90%以上艾滋病病毒变异毒株的抗体。他们希望能利用这项成果开发出艾滋病疫苗。   这两种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广谱中和能力的抗体来自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这名感染者虽携带艾滋病病毒,但无病变症状。  研究人员利用自己研发的新型设备发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9日报道,以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病研究学院(NIAID)为首的科研团队近期发现了能抑制91%艾滋病病毒的超级抗体,科学家们因此称有望生产出首个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该研究成果9日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   有些人染上艾滋病病毒后体内能产生强大的免疫系统蛋白,帮助他们延长生命。人...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对诸多生命功能至关重要的基因调节器也能够促进人体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的形成。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用于治疗艾滋病、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症等疾病的药物。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刊登在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研究报告...
  7日下午,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天府行”活动现场,知名艾滋病新药研究专家谢东博士在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国自主研发艾滋病新药——全球第一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艾博卫泰已完成临床I期研究工作,预计将于2012年首先在中国上市。   据《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称,截止2009年12月底,中国存活的艾...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专家14日说,历经数十年努力,全球卫生机构开始在艾滋病疫苗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使科学家对这类疫苗投放市场信心倍增。   ■有方向  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负责人安东尼·福西说,尽管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研究的科学家过去数年间不断探索,但对努力方向是否正确并无太大把握...
  特别提示:最新一期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两份报告:美国科学家从艾滋病毒感染者血中分离出两个自然产生的能够中和约9成已知艾滋病毒(HIV)毒株的强力抗体。这项新发现对改良艾滋病疫苗设计和其它病毒性传染疾病的抗体治疗是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举行之际,这项发现振奋人心,因为它重...
  据美联社7月19日报道,最近,南非的一项科学实验表明,一种杀菌胶能够让女性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下降一半,科学家称其为突破性的发现。   南非医学研究会(MRC)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由该会艾滋病病毒(HIV)预防研究部针对3000多名妇女进行的为期3年半的临床研究表明,一种名为PRO2000的女性用杀...
  在1981年艾滋病疫情首次出现后不久,人们就开始谈论起如何治愈这种可怕的疾病。但近30年过去了,治愈艾滋病仍只是一句空话。科学界虽然对艾滋病的起源、发病、传播等科学机理逐渐有了深入了解,但多年来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几项主要的疫苗临床试验先后受挫。目前即使是最好的治疗手段也没能消...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证实,艾滋病(HIV)病毒以何种速度演变为艾滋病可能取决于个人的DNA。线粒体内DNA的某种变异,可使艾滋病的发展速率显著提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斯蒂芬·奥布莱恩及其同事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开展了5项长期研究工作,对1833名HIV病毒携带者进行了追踪。由于...
  作为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防与研究国际基金会主任卢克·蒙塔尼耶11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透露,经过系列抗逆转录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可通过一项探测致病源DNA诱发的电磁波技术,检测其体内残留的艾滋病病毒,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服用相关药物可消除其病根。...
  19日出版的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载文称,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疗艾滋病毒感染的联合用药办法。   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乔尔·加伦特为首的多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1年的治疗实践中发现,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法,即服用齐多夫定(Zidovud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