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发现,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乖巧可爱的孩子会顶嘴了,你叫往东他偏往西,你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有时候你还真说不过他。

 

有的家长会觉得委屈生气,自己付出了那么多,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这么不听话。于是,家长开始焦虑困惑:这么小就管不了,这以后可怎么办呀?

 

你想过吗?孩子为啥会顶嘴?

 

孩子顶嘴其实给我们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也就是说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意志了,这意味着,家长需要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来适应孩子新的成长阶段。

 

其实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每一个人都要经过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的一生有两次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时期,第一次是在2到3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个小大人,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但毕竟年龄还太小,和家长之间几乎不会因此有冲突。

 

第二次是在青春期。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的叛逆困扰,这其实和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有关,青春期的孩子,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自尊心很强,他们好像更喜欢挑战权威,喜欢挑家长或者老师的错,他们要求脱离父母的约束,追求独立自主。同时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情绪也会很不稳定。如果家长不了解这种心态,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就会使矛盾激化,很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

 

并不是说孩子到了青春期才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贯穿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的,现在10岁的孩子可能已经进入青春期,而家长发现7.8岁的孩子就开始顶嘴了,这其实就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家长管理的碰撞,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让孩子即将到来的青春期能够平稳度过。

 

如果发现孩子开始顶嘴了,以下这几件事,家长千万不要再做了。

 

1. 反复跟孩子讲道理。

 

孩子最看不惯的就是家长反复唠叨,讲一些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的道理。“你可得好好学习呀,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长大了连工作都找不到”、“别再玩游戏啦,玩游戏对视力不好,也浪费宝贵的时间,不如用这些时间背背单词”……家长讲的这些道理都没错,可这个时候的孩子,家长已经无法通过反复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论写入孩子的大脑,说多了反而让孩子很反感,不久,孩子干脆起了条件反射,家长一张嘴孩子就烦,就知道又是那一套,无论家长说什么孩子都不爱听了,这就是叛逆的开始。 

 

不要试图让一个10岁的孩子一下子能够明白30岁的大人明白的道理,有些道理必须是自己在经历人和事的过程中慢慢感受才能真正懂得的。

 

2. 总是给孩子否定的评判。

 

有一位家长在平台提问,自己11岁的女儿,经常会和同学老师发生冲突,劝她她会和家长顶嘴。昨天因为没带画画本,她就拿出别的学科作业来写,被老师没收了作业本,她马上去和老师抢,和老师争论,她说,这是我的东西你凭什么没收?

 

往往在家长的意识里,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一定就是孩子错了。认为孩子和老师顶嘴,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和老师顶嘴当然不提倡,但其实如果这个老师能够理性一些,去和孩子沟通忘记带画本的问题,而不是上来就没收孩子的作业本,孩子的反应可能就不会那么抵触。

 

家长如果总是在否定孩子的前提下去和孩子沟通,一听孩子和老师顶嘴,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孩子批评一通,孩子就会关上心门,不愿意沟通下去,还难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推着孩子走向叛逆。

 

有的家长习惯挑剔否定孩子,其实是希望通过否定挑剔来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家长觉得自己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可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自尊也会受挫,内心感觉到不满和愤怒。

 

3. 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

 

有的孩子被安排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饭、什么时间读什么书、什么时间去上什么补习班……不允许有任何的娱乐时间,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自主性,内心就会非常压抑,孩子的自我意识面对压迫必然会反抗。

 

特别是父母的要求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时候,或者父母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却要求孩子这样做,例如,父母整天追剧刷手机,却跟孩子说不准玩游戏,孩子内心自然不服,对于这种高压态度,孩子最常用的就是直接回怼“为什么我要……”“你凭什么……”。

 

尽管孩子在父母面前无疑是处于弱势,可如果父母总是强势推行过于严苛的标准,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孩子那里一定会遭遇到反抗。

 

4. 父母互怼。

 

如果父母之间沟通的方式就是互怼,孩子自然的就会习得这样的沟通模式。 再比如父母关系强弱不平衡,妈妈比较强势,总是嘲讽打击爸爸,爸爸在孩子面前说话也就没有了威信,孩子学着妈妈的样子,就会和爸爸犟嘴。慢慢的,孩子在自己的人际关系里,也习惯性使用这种方式。

 

5. 批评、打压、控制孩子。

 

对顶嘴的孩子用批评打压和控制的方法,其实是最要不得的。

 

不要把孩子顶嘴看成是大逆不道、洪水猛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会顶嘴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会更有主见,也会更有决断力。

 

心理学的波客定律也告诉我们:“只有在争论当中才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孩子能够质疑、思辨,说明孩子的思维能力、自我意志、表达能力都在增强,是孩子生命力的表现,这对于他完成自我探索、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家长打压孩子,有可能是自己过度控制的表现。在过度的打压之下,孩子可能不犟嘴了,但是孩子会把这份愤怒压抑在潜意识,打压和控制之下,孩子早晚会反弹。如果孩子出现反弹倒是好事,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反弹的能力,也许会更糟糕,可能会培养出懦弱、自卑的孩子。

 

所以有人说:“每个孩子和父母都有一场战争,孩子赢了是喜剧,父母赢了是悲剧”。发现孩子开始顶嘴,家长要做的不是由着自己的情绪去和孩子顶牛,或者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控制打压孩子,而是做孩子成长的榜样和容器,用理解宽容为孩子撑起一个空间,引导孩子在这个空间里得到健康成长。

 

那家长具体要怎么做呢?简单说,只要做到以下几个字:

 

。不要一上来就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判,要听听孩子讲讲事情的原委,听听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感受和愿望是什么。耐心倾听才能看见、才能理解。

 

。无论什么时候,先找到孩子的资源,表扬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这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和他站在一边的,孩子才愿意跟你交流。上面这个例子当中,孩子没有带画本没办法画画,但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写作业,就是值得肯定的点。如果家长先肯定孩子的学习很努力,再和孩子商讨忘记带学习工具的时候怎么处理才更好,以及该怎么理解老师没收作业本的行为,孩子就不会有情绪,肯定不会顶嘴了。

 

。跟孩子交流时,不要按照习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孩子顶嘴时,更要把自己想冲口而出的话忍住,说话讲究点儿策略,要想好了再说。

 

。以柔克刚,尤其在孩子犯犟顶嘴的时候,家长就更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跟孩子硬碰硬,有话好好说。你柔和下来,孩子的情绪慢慢就平复了。对孩子也不是完全放任,孩子做错了也要批评,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要柔和而坚定,这样也让孩子自然就习得了好的情绪模式和交流习惯。

小编推荐文章阅读:

大学教授教不好女儿,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做好“陪伴”这件事

父母拒绝成长,孩子永远崩溃

总是忍不住贬低责骂孩子,怎么办?

结婚之前,你最好知道这个婆媳真相

跟孩子谈谈规则感:规则到底要怎样去自然建立

孩子跌倒时的痛,需要你的看见

跟孩子谈谈规则感:规则到底要怎样去自然建立

分离与成长,接纳我们60分的父母

总是被否定的孩子,很可能带着自卑的底色活一生

否定孩子,你将错过什么?

日均上网超10小时!“网瘾老人”怎么破?

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这3件事

虚荣女人必须接受的心理处方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发现孩子开始顶嘴,这几件事家长千万不要再做了

假装心情好心情会真变好

过年风俗隐藏着的心理暗示

色彩心理学:影响人情绪的颜色

从口头禅破译性格密码

八大不良心理影响交际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人生致命的8个经典问题

五句禁忌语,易伤孩子的自尊心

性别认同期:打扮孩子千万别颠倒

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案例

表演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

一个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高考落榜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