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hangzhou心理咨询专家 蒋阿英
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早期获得看护者帮助,以及与看护者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Bowlby提出内部工作模式是个体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内部图式表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变化,这种工作模式变得愈加固定和概括化,从特殊的母子图式泛化为对自我和他人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心理表征。内部工作模式虽然可以随新的经历而改变,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个体一生中不断发挥着作用,影响着现在以及将来的人际关系。
人的一生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尤其在倍感孤独的青春期,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叫鸢,自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跟爷爷奶奶的依恋关系没有得到持续地包容和及时的滋养,甚至在传统的春节都无法满足团聚的需要,替代的新的家庭模式也趋向于疏离。另外在择校时几乎远离了所有的老同学和熟识的伙伴。当她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遭遇到一些新的人际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我们会发现她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在。”她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境,每当她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我有深深的被忽略被抛弃的感觉,是不是我真的不可爱,我是不讨人喜欢的,所以……”她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老师也曾批评过他们(也仅仅是批评、劝告之类)”她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哭泣、吵闹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她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她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其次,幼时和爷爷奶奶的亲密关系建立的比较好,但由于空间和环境的限制,父母的忽略,这种依恋关系没有得到持续地包容和及时的滋养。
再次,新的家庭模式也趋向于疏离。而青春期孤独感需要亲密关系。家庭中的疏离,以及青春断乳期的特性使得她渴望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但至今没有遇到合适的知心朋友,内心的无奈和渴望交集。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向班主任老师了解了一些情况,同时跟鸢进行了多次的交流,肯定了假设的真实性、可行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与温暖,陪伴她度过心理成长的“断乳期”,使她不再有孤独感、被抛弃感。并且在互动过程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互动模式和解释系统,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
1、慢慢帮助她完善人格,让她学会审视父母与她的关系,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引导她认识到: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现实,但我们却能改变对过去一些事实的看法。用“人”的标准去衡量我们的父母 。人都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知识是有限的。当我们接纳这个有限的时候,我们发现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当遭遇问题时,为什么我会这么处理?为什么我会有这些过激行为?有什么可替代的适应性行为?下次该怎么改进?以此帮助她逐渐成长、成熟。
2、很多家庭由于自己忙碌,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形成了较好的依恋关系,当这种依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法得到滋养时,势必会产生一些情绪甚至躯体的不适,努力地去吸引家人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忽略而感到愤怒。
说到过年,很多人与鸢有同样的感受。在我的记忆中瞬间凸显出儿童时期爷爷奶奶、叔叔、姑妈等几十口人团聚在一起彻夜长谈,熬通宵,这是人生最快乐、最值得珍惜的一种亲情聚会。中国人很在意年三十的亲情团聚,这是一种从古至今的仪式,虽然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讲究,但内核都是重温亲情。这种仪式的存在和延续对孩子的成长是相当有益的。
当然,偶尔有一年不回家过年也不是天大的事,但是有必要让亲人可以理解,而且又用其他的方式恰当地表达了对爷爷奶奶和其他亲人的佳节的祝愿与想念、相思之情。在这一年选择其它的假期回家看望也是不错的。
3、 我跟班主任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交流。班主任在鸢生日之际,以集体生日为由,开展了一次庆贺她生日的主题活动。以她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互动和交流。让集体的温暖和祝福滋养她的心灵。
同时班主任跟家长进行了一些沟通。传达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体征,以及孩子跟爷爷奶奶的依恋关系,指导家长科学有效地跟孩子做好沟通并包容长幼的依恋关系。
后记:三个星期之后,班主任老师反馈说,鸢逐渐改变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尝试探索新型的人际互动模式和诠释系统,这让我感到很是欣慰。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