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丛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当然不仅仅只有“心灵鸡汤”,科普也是很重要的哦!这是“伤不起的心理咨询师”的最后一篇科普文章,那么今天我们要聊些什么呢?
五,“我给你再介绍一个咨询师吧,他或许更适合你。”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是存在匹配度的,无论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都不能保证能够解决所有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所以在心理咨询中有“转介”这种机制。
所谓转介,就是指当来访者的问题超过了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界限,或者超出了心理咨询师的能力范围,心理咨询师建议来访者更换新的心理咨询师或是到精神科就诊的工作机制。举个例子:你想买牛肉,于是你去找肉贩子A,但肉贩子A卖的都是猪肉,于是他推荐你去卖牛肉的肉贩子B处购买。心理咨询也是一样,假设你患了轻度的抑郁症,然后向心理咨询师A求助,但心理咨询师A擅长的是焦虑症的治疗,对抑郁症并没有什么治疗经验,于是他建议你去擅长治疗抑郁症的心理咨询师B处求助。在卖猪肉的店里买牛肉是徒劳,要求心理咨询师勉强解决超出能力范围的心理问题也是对来访者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所以“转介”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哦!
总之,如果你在咨询中听到心理咨询师对你这样说,千万不要感到不爽,因为这是他对你负责的表现哦!
六,“老师,我很急,你能不能马上解决我的问题啊?”
心理问题非常折磨人,大部分来访者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就容易表现得很急,恨不得心理咨询师对他说一句话就让他“顿悟”——拜托,你急我比你还急,但这不科学好吗?
就像吃药有“疗程”一样,心理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时间。在正式着手解决心理问题之前,通常有一个收集资料的阶段,也就是充分了解关于来访者的各种信息,比如成长经历、生活事件、心理问题发展历程等等;得到充足信息的支持,心理咨询师才能准确判断来访者的问题,并与来访者共同讨论制定解决方案——这个收集资料的阶段往往也是来访者感到最不耐烦的。除了这个阶段,后续的解决和巩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也需要几周的咨询才能实现(问题严重的甚至需要几年)。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时间吧?方案的逐步实施需要时间吧?实施过程中的评估和调整需要时间吧?问题基本解决后的巩固、防复发需要时间吧?这期间不只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努力,更需要来访者自身的坚持哦!
总之,心理问题的解决不存在即刻起效的“灵丹妙药”,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坚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做个一两次咨询就放弃,再牛逼的心理咨询师都帮不了你。
七,“老师,我经济很困难,能不能免费帮我做咨询?”
这个要求真的是很难让人拒绝,但很抱歉,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做法。
对心理咨询师而言,心理咨询是一种劳动付出,虽然不用风吹日晒,但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且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也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衣食住行都是需要金钱开销的,如果进行的都是义务劳动,那再有热情的心理咨询师也早晚有“枯竭”的一天。
对来访者而言,付费有利于促使其更加珍惜心理咨询的这段时间、更努力地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也更有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毕竟付了钱,不好好利用不是太可惜了吗?而且许多心理咨询机构的实践表明,如果免费,来访者往往只是闲聊,不愿意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只是从咨询中寻求一种廉价的心理安慰——这恰好满足其在“改变的痛苦”与“心理问题的折磨”之间逃避的需求,结果就是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而且,“不付出就想要回报”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信念。
所以,心理咨询收费是有其道理的,也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原则之一,而且费用不会比你去餐馆吃一顿贵。当然,如果你想要寻求免费的临时心理援助,这样的渠道还是很多的,不妨去问问当地的民政部门,有不少心理咨询师都会在其下辖的义工组织挂名哦!
《林老师科普》的这一主题到此结束,下一系列还在筹划中,欢迎关注!
(部分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定期更新,敬请期待)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