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阿英

  引语:因为爱所以离开,因为爱所以放弃。听起来这话很伟大,很洒脱,可是又有谁为了爱能够真正地离开呢?我们都不能轻易做到放弃——不是谁离开了谁就无法生活,而是要真正的放弃实在是一件万难的事,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不够决绝。

  曼,女性,36岁,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工作出色,家庭幸福和睦,很多同仁都非常羡慕她。在旁人看来,曼是幸福的,但是对于曼自己来说,她却总是强颜欢笑,时常感到很苦闷。白天还好,正常上下班,但是到了晚上,她却只能埋在学习和工作中。如果不这样,心里就会觉得恐慌、孤独、烦躁、愤怒、压抑。曼和老公越来越冷淡,常常为了琐事吵架,一向包容的老公也令她感觉到了窒息般的控制,咆哮般的冷漠。

  第一次见到曼,衣着鲜亮,齐膝短裙,头发微卷,是一个有着灿烂笑容、迷人曲线的时尚女性,可眉目间却略显憔悴、落寞。故事在时而舒缓时而又略显兴奋的节奏下展开叙述:

  一个身体丰腴成熟的女人,内心却如此脆弱、孤单,在漫漫长夜里仰望着孤寂的夜空,渴望有一双关注的眼神相伴,能互相依偎着“索爱”,如胶似漆……无独有偶,在一个蝉鸣聒噪的夏日傍晚,一个男人如白马王子般出现在她的眼前。略带含蓄的笑面,稍显憔悴,可仍旧神采奕奕。

  这个18年前闯入她懵懂生命的男人,这个曾经嘘寒问暖、呵护有加的男人,这个在她第一次参加工作落寞寂寥地在路边等车时,他却载着女人狡黠相觑、呼啸而去的男人……就这样再次出现。彼此,在错误的时机、在错误的转角却又不期而遇。

  记忆中淡淡的烟味已经模糊,曾经留恋的韵味也变得混沌,那张脸似乎也狰狞而粗鄙。

  曼叙述着,此刻她阳光姣好的面容在风里隐隐约约地舞蹈着,她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转身后,我眼泪坠落的轨迹。”听着有些忧伤。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焦灼和煎熬,曼失魂落魄般痛苦、绝望、迷茫、恍惚、耻辱、忧郁,甚至想自杀。于是,她找到我,我们进入了深深的探索。

  咨询片段聚焦:

  曼:我昨天找你的,你没有出现,我很失望,你又一次成功地抛弃了我!”

  咨询师:你看一看,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些又让你联想起了什么呢?

  曼:嗯,我很愤怒、恐慌、无助,忧伤,似乎你是我的父亲,我满含哀怨,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冷心抛弃我,你对我的一如既往的冷漠让我感觉要窒息。我渴望你的理解和接纳,我希望你是爱我的,我希望你温暖地对待我,我希望你能认可我,可是事实总是让我一次次失望,最终走向绝望。

  你知不知道,在来你这里之前,我还处在幻想中,昨天因为急事(其实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只是希望你在我需要的瞬间出现)违规联系你之后,你沉默不语,这使我遁入了无穷无尽的幻想。

  沉默让我感觉亦真亦幻,似乎是母亲的半嗔半怒,我有点恐慌,接下来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抑或是母亲手指的幻影在指指点点、抱怨数落;抑或是母亲在跟你愉悦地唠家常,而我只是一个被忽略、甚至一直被排斥的可有可无的人(我总是感觉,只有当你们需要的时候,需要我牺牲或者为家庭做贡献的时候,才会被短暂地允许进入你们中间);抑或是父亲几近尴尬的表情在定格;抑或是父亲一如既往的无可奈何的眼神在飘荡;抑或是父亲每每的叹息和怜惜在萦绕,带着些虚伪和绝望……

  咨询师:沉默

  曼:“我明白了,我又把你当成我记忆中的父亲了(分析师在分析期间是没有性别的,在分析室来访者会出现移情),幻想破灭,爱和温暖弥漫在我们之间。”她转身之际,我分明感觉到她的优雅和温暖、自信。80多次的咨询,曼已经能够相当清晰的区别我们之间关系的切换了。她变得丰富、理性、坚韧了。

  在曼离开学校去外省上学期间,那个男人一直有书信给她。曼却很茫然而忧伤,她无法给对方承诺,但又承受不起对方字字催促,“我的年龄不允许我等待,我的家庭需要我马上进入婚姻”。曼一次次地回应“空白的信纸”,无奈地表达着“无语、如你所选,如你所愿”。

  午后慵懒地倚靠着窗台,脑际品味着咨询中这样那样的细节,曼叙述中的空洞和迷茫萦绕在这小小的空间,让我有些怜惜和忧思。再次透过玻璃飘窗直面阳光,细细品一口茶,舌尖萦绕着雪莲茶的淡远绵柔,与味蕾丝滑地缠绵,或许,这就是爱的味道,缠绵而淡远。

  咨询完结解读:

  最近爱壹点灵平台也不乏这些案子,前男友,前前男友折回来了,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又瞬间提升了。彼此在现任中的无激情又被点燃,内心曾经微茫存在的记忆又复苏了,每一丝憧憬和每一缕不甘都希望被牢牢握住。

  曼在来访之前,就是因为这段关系的介入让她苦恼,但又不能释怀。因为过去的种种在意和怜惜曾带她走过生命的低谷。一位初中的老师,一个略显浪漫而执着的男人,也仅仅是略显而已。人往往就是这样,会被自己的感觉所欺骗,尤其对于一个懵懂、青涩、对爱情存有比较局限认知、被家庭排斥在外的自卑的无家可归的小女孩来说,是如此地魅惑。加上当时琼瑶小说在校园里的风靡,一度爱的渴望,一度温暖的需要、一度倾诉的需要,一度跃跃欲试却又有些担忧,一度周围人的瞩目……虽然有些不自信,却也进入了暧昧的享受。

  我隐约感觉,曼之前对这个男人的恋情虽谈不上初恋,却也是一种比较朦胧而浅显的感觉,里面掺杂着很多未知而不可控的因素,却忽略了对方的需求和社会关注度。曼后来曾略显沉重地说,师生恋等同于精神杂乱的交集。当初停滞在无法表白,情感的表达受阻,内心忍受着诸多的压力,但是经历挣扎后又无法放弃,究竟是什么让曼无法去表白呢?是胆怯不自信、还是道德伦理不允许,还是自己不够确定,或者是本身又趋向喜欢又有些畏惧?事实上她根本不需要表白,对方做的很好,陪伴、夜课相送,偶尔的刻意的牵手,却会让她逃避而厌恶。享受不了恋爱的青涩和纯美,

  总的来说对爱的对象的选择,会跟俄狄浦斯情结有关,复杂而丰富、有趣而生动,最好的解惑和充实人生的方式是去探索,而青春期的她,实际上更渴望一种纯粹的、真实的人际互动,渴望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对于那个时期那个女孩来说,她需要的是一个人如太空般无氧的纯净爱——无条件地接纳她、守护她、陪伴她度过暴风骤雨的时光,来填补在家庭中一直的匮乏。而这个男人的特征,恰恰满足了她对父亲的渴望,而且是一个升级版的完美父亲,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女人、母亲的角色出现,只是一个贪婪的女孩在享受父亲之爱。而这个渴望满足的要求,对大多数人来说,仿佛是个巨大的黑洞。没有人能够不掺杂自身的需要去满足对方,也许你我生命都尚未成长到能给予人无条件的爱,因而感到巨大的压力,想去给予爱却又无法承受生命的“如此之重”,可离开又背负着沉重的负罪感,自责,无法原谅自己的抛弃。这是一个矛盾的心理现实。所以彼此间有了纠结。

  80次的咨询,曼领悟了,她一直在寻找的只是爱的感觉,而她和她的前任,结局和过程都有了,如今再去纠缠,连自己都觉得不堪。

  原生家庭的创伤在她的生命里烙刻了某些匮乏,需要她用深深的爱和眷恋来满足自己。只有在分析室里、在跟爱人的互动中、在家庭的滋养下创伤才会得到疗愈,曼作为女性的美丽和丰饶才能骄傲地在生活中招展!

  曼说:感谢前任不娶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