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xian心理咨询专家  袁娟娜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学习不努力,真是这样吗?孩子一定觉得冤枉,感觉自己总是达不到父母期待的努力程度。还有一种在家长还是老师看来算得上是“很努力”的孩子,但在考试中并没有取得好成绩。

  的确,“努力”、“努力不够”成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按照成败归因的理论,努力确实是一个积极的归因,按理说,对学生的进步应该起到积极作用。

  这就要看一看孩子是以“master”的身份努力,还是以“slave”的身份努力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一种孩子的“努力”只是在空喊,“努力”只是表明了他为自己指出的一个方向,他的“努力”并没有化作任何具体可行的计划和措施,或者可能仅仅是学习时间的延长。这种孩子从小到大,真正有父母陪伴的快乐学习时光很少甚至没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一种孩子的“努力”则更具有破坏性。有的是在拿“努力”当幌子,做给家长和老师看,也是给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当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如此“努力”,却不见成绩提高,就会对他无比同情,从而对他不忍苛责。而实际上他们的“努力”可能只是做做样子,人确实是坐在那里,可心在哪里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或许对父母心存恐惧等负面情绪。

  以上这两类孩子在学习中没有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满足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习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为父母、为考上大学等的一个艰巨任务。

  还有的孩子认定自己“不如别人聪明”,唯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他们来说,如果不学到深夜,甚至是凌晨,就会产生负罪感,感觉自己努力还不够,他们每天都身心俱惫,昏昏欲睡,至于自己哪些还没学好?这么努力又学会了什么?他们往往不去考虑,因为他们只知道在时间上下功夫,甚至舍不得抽出时间来思考一下得失。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对老师讲的内容奉若神明,记得事无巨细,唯恐漏掉一点一滴,不论什么都投入大量精力,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力求完美,以至于对自己过分苛责。他们越是这样“努力”往往越感到不自信。

  这两类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但更看重学习中获得的比较优势,并不真正地自信快乐,更多是紧张焦虑。基本上是学习的“slave”了,渐渐就体会不到作为学习的主人的快乐了。

  期末考试后,有几个女孩子来访,都是上进心很强,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学生。除了放松心情,她们都说物理太难了,虽然自己也不要求学的多么好,可考试成绩总让自己难堪,虽然自己很努力,但却不如爱玩的男生学的好?

  你不要求学的那么好,没学好不就是正常的。其实,她们是觉得学物理没什么用,女孩子学不好,内心带着这样的想法,即使再“努力”,也是被动的。

  给她们看了当代第一流的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吴健雄的例子,她们的感觉是被她那么多的成就看蒙了。我也看蒙了,但记住了一句话“男女两性除了生理构造不完全一样,其他在智慧、能力等方面并沒有因性別不同而差异。”

  那么,真正的“努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只要一个学生明确自己到底要学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才能学到这个程度,并且在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充分利用时间,达到这个学习目标,那它就是努力的。这就是一种“master”的学习姿态。

  我说,你们觉得那些男生在学物理时,和你们的学法一样吗?她们马上说:不一样,他们就喜欢谈论那些东西,甚至自己订的杂志,不像我们使劲做题。

  喜欢,是多么重要呀。喜欢才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喜欢才有主动性。这时,她们都找到了在学习中有过的这种感觉,在讲这种感觉时洋溢着自信、快乐,感觉学的很轻松,再学都不觉得累。找到了学习主人的感觉,记住这样的感觉,做学习的“master”,不当“slave”。有的孩子只是在遇到自己困难的科目时,失去了做“master”的感觉,有的孩子说大概有两年时间没有做“master”的感觉了。

  让孩子对新科目产生兴趣很重要,有人说,学习的最终成果是忘掉书本,忘掉知识后,你拥有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头脑。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通过身边的例子,电视新闻,科幻片都可以引导孩子对数理化的兴趣。孩子有了我要学习,要学到什么程度的想法,孩子就是学习的主人了,就开始了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轻松快乐的,这并不是说没有困难,而是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勇气是内在创造性的力量。

  作为成长期的孩子,用知识扫除无知是多么重要呀,他们只是简单地将学习与考试混同了,从而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真是太可悲了。

  当我们把分数多少和学习的努力程度联系在一起时,为了回报父母,为了在大家面前有面子,考试成了吓人的怪兽,是这个怪兽吓的孩子放弃了做学习上的“master”,被迫做起了“slave”。

  快放假了,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考试分数,可以选择和孩子共同面对,让孩子早日做学习上的“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