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新

  在当下全民皆兵追求“高分”的教育氛围里,似乎这个主题有点“另类”。实际上这种中等状态代表了“中庸思想”,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听了一下郑伟老师讲的关于学生的四种类型,其中他最担心的就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因为他认为这种学生很容易进入一种比较堕落的“混日子”状态,认为这些学生会认为自己就那样了,怎么努力好像也很难“突飞猛进”,就会懈怠,甚至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上社会之后也大多是没有追求,高不成低不就。我分析了一下,发现表面上看,好像真是这么回事,但实际上明显分析的“比较消极”,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生会这样,但是主体肯定是相对“幸福快乐”的、有时间精力发展兴趣特长的。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清楚,哪怕我们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拿高分并且为此“不择手段”,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班级里成绩靠前的往往都是很少一部分学生,所以大多数人“注定失望“,不可能人人拿第一,而且这些学生可能一味追求高分的结果而放弃了很多休闲娱乐和兴趣爱好;成绩靠后的学生也是很少一部分,这些学生基本上“缺乏自信”,“不求上进”老师甚至也会放弃这些学生;所以大多数的学生是“成绩中等”的孩子,他们相对来说会有较多的时间精力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他们的学习节奏、生活节奏不会绷得太紧,压力不至于太大,他们“进可攻,退可守”,自信的基础不会太差,如果以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成绩”,那么皆大欢喜,如果提高不了也可以顺其自然,可以告诉自己:反正现在成绩还过得去,不至于太差而让家长和老师“非常焦虑”,所以他们成功地在“应试教育夹缝”中得以健康生存。比较容易养成平和开放的心态,凡事不走极端,不太强求自己,这难道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生状态”吗?

  所以我绝不苛求我的孩子一定要成绩多么高,一定要进所谓的名校,尽人事由天命,顺其自然即可,如果有幸成绩能达到中等水平我就心满意足了,也绝不会让孩子牺牲休闲娱乐的时间去上各种辅导班,尤其是文化课辅导班,整个教育的大环境我改变不了,但是我绝不会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我会尽最大能力,引导孩子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全面发展自己的素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独立生活的普通人即可,绝不苛求孩子一定要大富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