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军
职业倦怠(job-burnout)是多元化思想道德意识背景下,面临复杂的工作任务,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过低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高校辅导员因长期处于工作重压下,所以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其倦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敬业精神不足,具体表现为责任心弱,工作热情低,厌恶甚至排斥工作;二是工作态度消极,具体表现为对学生冷漠、麻木,缺乏耐心与奉献精神;三是岗位成就感下滑,具体表现为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生缺乏宽容,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四是个体身心健康失常,具体表现为身体出现不适,如疲乏、失眠等亚健康状态,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易怒、不安等心理问题。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一)岗位认同感低
高校辅导员长期承担着大量基础性的学生管理工作,但在高校管理中,辅导员的地位一般比较低。辅导员在高校中既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也不算实际的管理干部,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在大学校园里,教学和科研才是主旋律,而辅导员工作在许多大学中都被视为副业,只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正因如此,某些任课老师表现出对辅导员的轻视,学校的实际管理者也忽视了辅导员的管理作用,于是就导致了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的状况。
社会往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和潜在性,致使高校普遍以学科建设工作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轻视。与科研和教学成果相比,学生思政工作的绩效难以显现,导致许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不认可。现实中,有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工作,只有没有资格从事专业教师岗位的人才不得不干的工作。辅导员角色的模糊性让辅导员职业变得十分尴尬,辅导员属于教师行列,但是很少上讲台讲授专业课程,辅导员是高校最基层的管理者,但是又很少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取得成绩时,很少有学生会想到辅导员的功劳,但是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辅导员。这些对辅导员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了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
(二)个人发展空间有限
年轻的专任教师有明确的发展路径,从助教、讲师到副教授、教授,成就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辅导员则不然。辅导员工作在许多大学中都被视为副业,只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未来的发展前途不甚明了,发展空间也有限。许多人做了十几年辅导员,最后还只是一个老辅导员。长久以来,高校辅导员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职称晋升难,职务晋升空间有限,一般情况不允许向行政转岗。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辅导员的个人危机感会越来越强烈。目前许多高校在为辅导员的发展规划方面做得还不够,辅导员自身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发展。长期以来,担心自己的出路,对自己今后发展前景持消极态度,对未来发展感到彷徨,信心不足,产生职业倦怠。
(三)成就感低与职业压力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潜在性,与科研和教学成果相比,学生思政工作的绩效难以显现。学生认为辅导员不像专业教师传授了知识和技能,而只懂得搞“活动”,办“业务”,说“道理”。部分学生在情感上抗拒辅导员、行政上惧怕辅导员,学术上轻视辅导员,所以辅导员成就感比较低。再加其职业压力大,具体来说,一是职业风险高危性。虽然学校和学院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是辅导员则是直接责任人。而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危机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各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人为性及群体互动性,辅导员始终在高度警惕、密切注意。除了常规的“5+2”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面对种种可能影响稳定安全的问题,辅导员整天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随时随地需要赶到“出事”第一现场,直接指挥处理。辅导员心理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中,势必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二是高标准的素质要求。高校辅导员虽没有被高度重视,但在学生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和思想工作的成败。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高素质要求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且实际情况与要求落差较大,让辅导员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三是高期望的价值冲突。部分辅导员将真实世界中的个人形象同理想中的形象等同起来,竭尽全力,甚至超越自己的能力扮演着社会期待的完美的形象,对自己产生了一种过高的期望值。期望值的不能满足往往容易造成他们的失落与自卑,从而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产生职业倦怠。
(四)自我调适能力差
辅导员多数是年轻人,刚从校园走出,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更没有辅导员的工作经历,根本无法短时间适应辅导员的工作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不能及时良好地自我调适,心理出现各种各样如疲乏、失眠等的不适,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易怒、不安的职业倦怠表现。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