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个体心理的良好发展与行为塑造作用巨大。不管是个体自身的心智发展,还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发展;不管是个体的学习活动,还是去建立良性的同伴关系,都离不开家庭教育与家庭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要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个体成长过程(身心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家庭教育要有持续性,但是相对于身心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家庭教育又应当有所差异,教育重点又应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阐述18岁以前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与家庭教育的紧密关系。

  一、阶段Ⅰ:0—3岁,婴儿期

  0到3岁是人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前的一个阶段,是人生第一个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家人对婴儿的爱与照料非常重要。

  对3岁以前的婴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这一时间阶段内至关重要,即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照顾。[①]如果父母的态度总是忽略甚至冷漠,或者父母的态度是严厉和苛刻的,所给予的是“有条件的爱”,那么,在婴幼儿的内心会形成一个概念,即认为自己是坏的,不被人需要的,由此也就埋下了忧郁、焦虑、低自尊的种子。相反,如果母亲能够在婴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其需要陪伴的时候耐心等候,并且表现出宽容、友好和爱的态度,那么,就十分有利于他建立一个完整、健康的内心世界。因此,对小孩的爱,母爱,不能缺乏。从另外一个角度说,3岁以前的婴儿,最好是父母亲自照料与抚养,或者是抚养人对其的照料是精心的、无私的和全心投入的。

  那么,什么是友好的、有效的“照料”呢?适当、及时地满足小孩的饥饿需求,这是首要的;其次,当小孩需要父母(抚养人)时,父母能够及时出现,不一定是每分每秒都陪伴在婴儿的身边,要给小孩提供一种温暖、安全的氛围。

  在有效的照料之下,小孩会形成“依恋”情感,即婴儿对身边某一稳定抚养人的专一的依赖与眷恋、不愿其离开的情感现象。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或抚养人)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②]因此,依恋的状况影响着儿童后来的心理发展状况。没有形成依恋的人会有终身的社会情感缺陷,以致成年后表现出对社会或他人的冷酷和残忍等。[③]

  在智能方面,可以把婴儿期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岁以前与1—3岁。1岁前,不管是思维还是语言,都处在“准备”阶段。1岁半以后,婴儿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开始说话,即此时小孩的话语有了意义。而2—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成人与整个婴儿阶段的小孩都要多说说话。这是成人对婴儿可以开展的最主要的“教育内容”。说话时成人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婴儿当成“小大人”来对待,与婴儿说话时以完整的句子来对话;二是认为小孩就是小孩,与之说话也与婴儿一样说单音字或双音词。比如说汽车,前一种态度说的话是:“这是一辆汽车……”;后一种态度说的话是:“喏,嘟嘟”。两种说话方式都可以,但是笔者倾向于第一种。一般到3岁,小孩能说完整的句子了,可以成为一个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另外,3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是否加以培养,看家长自身条件与可能。

  二、阶段Ⅱ:3—6、7岁,幼儿期

  3至6、7岁,是一个人上幼儿园的年龄。这是人生第二个大的阶段。游戏是这一阶段小孩最主要的活动内容;家长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互动与教育孩子。

  从小孩健康成长角度出发,在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给予小孩应有的关心与照料,特别是在小孩犯错误时不能以打骂方式作为教育方法,特别是父亲。

  2.要开始重视思想教育,其中较为关键是感恩教育。感恩怎么教?注意三个方面:①要告诉小孩,大人抚养他们不容易,今后要记得回报。这些道理可以多次重复教育。②要教育小孩懂得为爸妈、为他人着想,比如进超市时知道给大人选喜欢的食品。食物不能独享,要懂得分享;每次或经常地有分享行为,或者家里有东西与邻居或长辈分享时可由小孩去送或参与分送。③知道从他人角度去想一想。这点是需要培养的,即当发生一个事情时可以教育或要求小孩从他人角度看会是怎么一个情形,要求他这样去想一想亦行。

  上述教育需要贯穿于对小孩的日常交流当中。小孩犯错误时固然要教育,但是在平时的生活情景中,也可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给小孩买了一个喜欢吃的东西,可以这样说:某某,爸爸(妈妈)给某某买了喜欢吃的东西,某某长大了是否会给爸爸(妈妈)买喜欢吃的东西呀?要求小孩给予肯定的回答。又如小孩在幼儿园取得好的评价,家长可以说:我们某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肯定,很优秀呀!爸爸(妈妈)为某某感到高兴(骄傲),我们某某取得成绩有某某老师的辛勤教育啊,老师辛苦了,我们,爸爸(妈妈)和某某一起要感谢老师哦!等等。因此,感恩教育完全可以结合日常事件来展开。

  3.关于学习。①好奇心,3—5岁是一个人好奇心最强时期,小孩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问个为什么,此时父母要给予积极回应。不能因为小孩问得太多而不耐烦,更不能训斥,特别是有时小孩问的问题把父母或大人给难住了,让父母或大人下不了台,此时更可能被训斥。这样做的话就会把小孩的好奇心给培养没了。②如何给小孩讲故事。2岁后或者更早,家长常常会给小孩讲故事,但是到了幼儿期这将成为最经常的事,而幼儿期讲故事,小孩的反应也最积极。通常可以指着故事书上的字来讲,或者是图画书图画下面的字来讲。到幼儿阶段,特别是5岁后,父母可以要求大人讲完故事,小孩要回讲一个给父母或大人听,可以是父母讲三个故事,小孩讲一个(讲三还一)。③小孩各类兴趣培养。到幼儿阶段,许多家长会给小孩去报各类兴趣班,比如钢琴班、舞蹈班、书法班、各种乐器班等。有学者反对7岁前小孩学书法。不过,是否或如何培养小孩的各种兴趣,看家长的意愿,一般以不违背小孩的意愿为前提。

  4.关于危险。此阶段小孩不知危险、不知高低,最容易出意外事件,父母或抚养人要注意照看;可能3岁时小孩就特别喜欢玩插头,要坚决制止。

  5.关于攻击行为。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攻击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4岁时小孩出现身体攻击行为比3岁或5岁时多。[④]对此父母或成人可平静地表明态度——不喜欢他的这个行为。如果小孩继续有攻击行为,家长或成人讲1、2次后不予关注就可以了。“不予关注”,家长可经常用这个教育技能。

  三、阶段Ⅲ:6、7岁到11、12岁,儿童期

  6、7岁到11、12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人生发展第三个大的阶段。小孩进入小学,学习成为他的主导活动。

  小学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对学习的兴趣与亲社会行为(道德行为)的关键阶段。这两个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将持续影响个体的一生。父母或抚养人必须重视对儿童学习兴趣与道德行为精心而有效的指导与教育。

  1.学习兴趣培养。初入小学的儿童,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学习兴趣,首先是对学校的喜欢,包括学校的人、事与学习过程与内容。换言之,就是要引导儿童使之感到学校是个让人喜欢地方,是个快乐的地方。然而,对学校的喜欢大多不是自然产生的,要父母或抚养人给予积极的引导。

  怎么来引导呢?方法就是父母或抚养人每天花10分钟的时间,让小孩讲学校中令他或令人高兴的事,比如老师的表扬、认识了新同学、同学中有趣的事、学了什么新体育活动,等等。小孩一开始往往认识不到这些令人快乐的事,此时家长要引导、启发,而且对小孩说的高兴事要充满热情,家长也要确实感到是令人高兴的,不能以冷漠的态度、无关的态度、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小孩讲高兴之事。如果小孩确实觉得今天说不出什么高兴事,在小孩一年级上学期的后半学期或一年级下学期,家长可以问小孩今天语文学习了哪几个字、数学学习了哪个公式。等小孩说完学的字、公式,家长要充满高兴与自豪地说:我们的某某,今天学会了哪几个、哪个公式,爸爸(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真为你感到自豪!让小孩说学校高兴的事,可以称之为对学校学习的外在激励,而让小孩认识到学会几个字、学会数学公式而高兴、自豪,这是对掌握知识的直接激励,是对学习过程的直接激励,是一种对学习的内在激励。这后一种激励更为要紧。

  父母与小孩的这10分钟交流,可以安排在饭前饭后,亦可以安排在睡觉前。坚持一段时间,小孩有时会主动跟父母交流学校中让他高兴的事。家长与子女或子女与家长的这种交流,是非常好的一种交流方式与内容。这种交流,家长要坚持2—3年,至少2年以上,而且每天(或每星期至少4天)都要做,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想到了就交流一下,那是没有效果的。而且这种交流,至少在小孩三年级前进行,小孩年龄再大些来交流的话这个方式效果可能就不明显了。此时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寻找小孩的兴趣点,把小孩的兴趣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让小孩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才能真正发展好他的兴趣。

  2.学习习惯培养。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放学后做作业的习惯,二是书包的收拾。(1)关于做作业,小孩放学后是先做作业,还是先做其他事(如看电视、与同学玩、看课外书等)再完成作业?这个看情况,不一定强求,但一般可以先做作业。不过家长掌握一条,小孩要在8点半或9点前完成作业然后上床睡觉。做其他事不能影响作业完成与按时睡觉。需要说明的是,放学后做作业,也可算是一个中国特色,一些国家在小学阶段是没有家庭作业的。(2)关于书包的收拾,是家长帮忙收拾还是小孩自己收拾?在这一点上,家长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小孩自己收拾学习用品,不要帮忙。一开始小孩常常会漏东西,怎么办?万一漏了东西,家长送到学校去,几次下来就不会漏掉了。收拾书包扩大一点,还有是收拾书桌。这个也要让小孩自己收拾。

  3.品德培养。小学时期最为关键。有研究认为,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⑤]好的品德(亦可称之为亲社会行为)如合作、分享、助人、关怀、利他等,要在小学阶段给予积极培养。助人即帮助他人,他人有同学、家人以及疏不相识的人,特别如残疾人。如果家庭条件许可,当同学有困难时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与小孩一起去捐助是一个好办法。合作,是现代社会要培养的一个重要品质。有的小学在布置作业时有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课题,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培养途径。同时,父母可以跟小孩讲讲合作精神,要知道自己的吃、穿、用的东西都是他人辛勤工作后才能得到与享用的,要感谢也要知道是他人合作劳动的结果;社会就是一个大合作的群体,没有合作办不了事。分享即与他人共同享用、享受。家里如果有兄弟姐妹或基本同龄的小孩,食物、各种用品都要懂得分享;还有是与同学的分享。关怀,要让小孩学会对家人与老师的关心、问候,以及同学之间的关心爱护。

  小学儿童还有一个角色采择能力培养问题。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这既是发展儿童社会性所需,也是发展儿童的人际关系所要求,还是培养小孩的道德品质所需要。家长与学校老师都有责任去培养儿童的这一能力。家长在培养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比如常常要小孩从他人角度想一想,从同学、老师、父母角度,想想他们的观点、看法、情感、行为方式等等。如果小孩一下子想不明白,家长可以给予指导,指出他人会怎么怎么想、怎么怎么做,会有什么什么样的想法与情感等,然后再让小孩想一想;以后碰到(类似)事件时要小孩自己去想一想,并告诉大人他的想象情况。

  4.对老师的态度。几乎每个学生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低年级小学儿童100%认为要听老师的话。[⑥]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他们对老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如果小孩对老师的评价出现不尊重时,父母要给予指导,要求小孩尊重老师。尊师重教是中国传统美德,不能丢。个别家长侮辱、殴打老师,少数家长在小孩面前贬低老师,都是不可取的,非常有害的。会给小孩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不仅会影响小孩的思想品德,而且会影响小孩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小孩抱怨老师时如何教育?家长在倾听孩子的抱怨后,要跟孩子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指出孩子学得的知识是谁教的?是老师啊,所以一定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二是老师要教育管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思想教育)几十个学生,不是一、二个学生,是非常辛苦的,要小孩理解老师的艰辛。

  5.与同学矛盾冲突的处理。小学阶段的儿童,相互间冲突如打架常常会发生。家长该如何处理呢?首先,可由小孩自己去处理,教给他处理的方法,比如跟同学沟通或退一步让让同学。其次,如果小孩自己处理后没有效果,可要求小孩跟老师汇报、沟通。再次,如果老师处理后没有效果,或者老师没有处理,此时家长可以出面,在小孩放学时与对方小孩以及家长去沟通一下。家长的态度应当是同学间友好相处,要成为好朋友,而不应当是指责对方,也不要去指责老师。

  四、阶段Ⅳ:11、12岁到17、18岁,青少年期

  11、12岁到17、18岁,是小孩进入初中、高中学习的时期。这是人生第四个大的阶段。其中11、12岁到13、14岁是初中阶段,称为青春期、少年期;14、15岁到17、18岁是高中阶段,称为青年早期。这两个阶段的小孩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是小孩“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走向同伴的时期。

  在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指导与培育。

  1.关于学习。小学阶段形成的学习兴趣与良好学习习惯,在中学阶段能够得到继续发扬。也有少数小孩在小学时学习不怎么样,到中学阶段突然懂事了,开始对学习的投入,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鼓励与创造条件,为小孩的良好学习助力。一般地,小孩延承小学阶段的学习特征,初高中的学习按学校安排走就可以了,家长在其中往往只起协助、辅助作用,因为许多家长对初高中的学习已无法具体指导。当然有经验的家长在学习方法上可以作些指导。至于校外辅导班的选择,应当尊重小孩的选择,或学校老师的意见。

  2.关于思想教育。当小孩大于12岁后,父亲对小孩的影响作用大过母亲,父亲要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父亲(当然母亲也可以,没有父母则是监护人或小孩尊敬的人或学校老师)要跟小孩谈论今后的人生道路,即小孩今后准备做什么?要成为怎样的人?比如上什么样的大学(什么专业),今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小孩也往往有自己的打算,家长可以谈自己的意见,但允许小孩保留自己的理想。同时,家长特别是父亲要跟小孩讲解是非观念、价值观念。

  这一阶段的孩子,家长在与其谈话时,从表面上看往往是大人说话时孩子扭着头似乎不听,其实他们是听着的。因此,家长谈论问题时不要啰嗦,一个问题强调一、二次就够了。当然,有关是非、价值观念的话题,小孩可能一下子掌握不了,那么要与事例相结合,可多重复几次。

  3.关于同伴。家长一定要关注并清楚孩子跟什么样的朋友、什么样的人在交往。可以请小孩的朋友到家来玩,买好东西或烧好吃的东西给他们吃。这样父母就清楚了孩子跟什么样的人在交往。除了家庭,同伴是青少年生活的另一个世界,有关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如衣着、饮食、约会、毒品和娱乐等,他们更多的听从朋友的意见。[⑦]

  4.关于教育方式。在这个阶段,家长教育子女时一定注意要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说话;凡事商量,这也是处理这个阶段小孩“逆反心理”的办法。具体是:大人提方案,小孩选择,或者大人提出方案,与小孩讨论,双方达成一致后执行,双方都不能违反。如违反,大小要道歉,小孩要承受一定处罚。处罚的事项最好与方案涉及的事项有关,比如子女在玩电脑上违反协议,就以玩电脑的时间减少作为惩罚。

  5.关于处罚方法。幼儿园阶段、中小学阶段,处罚绝对不是打。怎么处罚?爱的一时性减少可以作为一个方法,比如一天或二天对小孩的“忽视”。二是小孩最喜欢的事件给予暂停,比如看电视暂停30分种(低幼儿童)或一天、几天(中小学生),玩电脑暂停几天(中学生)。三是做额外的劳动且没有报酬,比如倒垃圾一个星期等。正如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触电的小牛”所写的,小孩子知道(小)朋友偷超市糖果,并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也是错的,是“共犯”。妈妈就要求小孩去向超市老板道歉,并罚小孩一星期不能出去玩,三天不准看电视,打扫花园(一星期)。偷糖果的邻居小孩也受到差不多的处罚。[⑧]这种处罚方法值得借鉴。

  五、几个注意事项

  1.大人榜样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为什么知识分子家庭的小孩往往也是知书达理?因为父母本身知书达理。有的家长在家里经常性地“搬长城”,小孩耳濡目染,也许很小就学会了赌博;或者是吵闹之下无法学习,自然会厌学。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小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家长要陪伴在侧,比如中考时期,父母不能关起门来自己一味看电视,要陪伴在小孩身边但又不要影响小孩,看看报纸或者是打打毛衣也行。如果父母也一起看书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还有教育专家建议此时父母不要上电脑看或写东西,即父母不要用电脑。

  2.父母的沟通方式。在教育子女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沟通方式都应当是民主的、协商式的,即平等、协商、尊重、有指导等。要把小孩当成一个平等交流的主体,把他当朋友看待。家长要放下身段与小孩说话,特别是低幼儿童。国外的家长、幼儿园教师或大人与小孩说话时会蹲下身子,与小孩平视的高度,这个值得借鉴。我们也看到,有的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小孩也并非知书达理,这是因为这些家长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特别是小孩成长到青春期时相互沟通有问题,以专制的、少数可能是粗暴的方式对待小孩,加上小孩子的逆反心理,什么都对着干,就走向了知书达理的“反面”。

  3.最低限度的家庭教育。国外有学者认为,家庭在防控青少年犯罪上有决定性作用,家庭最低限度要做到四点:(1)父母或抚养人必须爱护子女;(2)父母或抚养人必须监督儿童的行为;(3)父母或抚养人必须鉴别出其中的不当行为;(4)当不良行为发生时,父母或抚养人必须能够惩罚并纠正这些不当的行为。[⑨][⑩]

  六、结论

  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3岁前,父母的爱很重要;

  第二,幼儿园阶段,感恩教育要抓紧;

  第三,小学阶段,学习兴趣与品德培养最关键;

  第四,初高中阶段,交友要关注,人生方向要明确。


  [①]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454.

  [②]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4.

  [③] 李玫瑾.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27.

  [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2.

  [⑤]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6.

  [⑥]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03.

  [⑦] [美]Curt R.Bartol,Anne M.Bartol著,杨波,李林等译.犯罪心理学(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6.

  [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三联书店,2009:122—127.

  [⑨] [美]迈克尔·戈特弗里德森,特拉维斯·赫希著,吴宗宪,苏明月译.犯罪的一般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93.

  [⑩] 曹立群,任昕.犯罪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