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几个大人与小孩互动的情景。(1)两三年前笔者春节回宁波,在杭州火车东站看到祖孙三代4人,奶奶、一对年轻父母和一个6个月左右的小孩。年轻的爸爸在逛了一圈火车东站候车室后叫年轻的妈妈再一起去逛逛,大概他们是第一次来这个车站。抱着小孩的母亲把孩子交给了奶奶,年轻的父亲就跟小孩玩一会,然后就与妻子聊天、聊车站什么的。小孩与爸爸玩后意犹未尽,想继续玩,咿呀咿呀地叫着,然而年轻的爸爸只顾与妻子聊天。奶奶就拿了一个玩具给小孩,小孩拿手上看了看就往地上扔。年轻的爸爸把玩具捡起来给小孩,小孩就再往地上扔,如此数次。奶奶“教育”小孩,玩具不能扔。但小孩持续地扔。年轻的爸爸只是不断地捡玩具,同时不断地与妻子说话,而没有与小孩去交流。年轻的妈妈也只是不断地与丈夫交流,而没有与小孩有任何交流。在小孩如此扔了5、6次之后,年轻的爸爸就拉着年轻的妈妈起身一起去逛候车室内的商店了。看到父母离开,小孩把玩具使劲地扔掉了。这些个情景,也许挺常见的,没什么好奇怪。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发现,小孩想与父母交流但没有得到满足,小孩在持续不断地提出这个要求,但是父母就是不予满足(整个过程中父母没有给予任何语言、抚摸、眼神等反应)。这是颇为遗憾的。小孩的攻击性(使劲地扔东西或破坏物品的行为)就孕育其中。
(2)两年前在地铁车厢里,看到一位母亲与一个5、6岁的小女孩依偎一起。母亲管自个儿在那儿看智能手机。小孩起先自己玩了一会,然后就开始与母亲交流,问这个问那个,母亲随口答应,但一直看着手机,没有与小孩面对面交流。小孩如此交流了一会,然后又自己玩了一会,然后又与母亲说话,然而母亲仍然自顾自看着手机,甚至开始斥责小孩别问东问西的。小孩又安静一会,然后突然从母亲双手中间窜过,也去看手机。小孩这样一看,挡住了母亲视线,母亲的反应自然是不满意,叫小孩别吵,并把手机移到自己能看到的位置,然后与小孩一起看起了手机。好像直到我地铁到站下车都是这样子。在这儿,我们再次看到孩子想与母亲交流(其实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表达这个要求),但母亲却没有给予有效地回应。
(3)一个月前,在地铁车厢里看到一位母亲抱着一个1岁不到的孩子乘车。母亲抱小孩的姿势也是一个常见到的情形:母亲坐着,小孩坐在母亲双腿上,母亲双手揽着小孩肚子的地方,小孩脸朝人群。小孩起先安耽地坐在母亲腿上,看着周围的人们。看了一会,小孩肯定要动动,母亲根据小孩的动作调整手臂,保证小孩安全坐着。小孩如此坐了一会,也看了一会,然后开始向母亲转身。母亲再调整双手姿势,以保证小孩坐稳在双腿上,但仍然是小孩的脸朝人群。小孩如此就又待一会,然后再次想向母亲方向转身,但母亲仍然用双手保证小孩坐稳在双腿上,仍然脸朝人群。在这儿,我们看到,小孩其实想跟母亲交流,或者说是想跟母亲有一个更为亲密的关系过程,但是这位母亲却是没有意识到,没有去实现小孩的这个愿望,照料似乎有些问题。不过,到最后在小孩数次努力下,母亲终于抱起小孩,然后面对面地抱着小孩,回应了小孩的咿呀声。
三个例子看起来都常见,似乎没什么可以多说的。确实地,如果母亲(主要抚养人)与孩子的互动只是偶而有这种情况,应当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如果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总是这样,那么小孩的成长就可能会有问题。母亲的照料出了问题,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我们说,如果仅仅是养活小孩,那么让小孩吃饱穿暖就行了;如果要养个强壮的小孩(或儿童),那么还需注意营养;而如果是要养育一个身心都健康的小孩,那么除了吃饱穿暖、注意营养,还要关注心理的养育,身心照料都要跟上。越是年龄小的孩子,抚养人与孩子间建立的亲密关系就越重要。许多人认为,父母(甚至祖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这个似乎不证自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抚养人(父母)与孩子如何互动去建立这个亲密关系是有讲究的,就是亲密关系的质量是有程度差别的。管吃饱穿暖,这是一类父母(主要抚养人)与子女间所谓的“亲密”关系;父母(抚养人)把孩子喂胖胖的(强壮的),这是有的父母(抚养人)认为的另外一种“亲密”关系;不仅喂饱还能够及时地回应小孩的心理需求,例如如何去满足“小”小孩的全能感,以及稍长大后的自主性与依恋,再然后如何去养育让小孩完成“分离——个体化”过程,这是小孩健康成长最为关键的地方,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是小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所必须的亲密关系。父母(抚养人)要去建立的是这样一种亲密关系。所以,父母学点心理学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