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男教师小峰(化名),35岁,与同在学校工作的妻子瑶瑶(化名)结婚七年,有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女儿,陷入夫妻冷战之中半年了,非常苦恼,前来寻求心理咨询。

  小峰自述:从谈恋爱开始,其实对瑶瑶非常好。可是自从结婚后就经常吵架,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但往往吵完还能和好。小峰也很烦躁,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大概半年前开始,夫妻俩也不再吵了,进入冷战状态,谁有不理谁,相互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最近甚至感到对方如何自己有无所谓的感觉。这让小峰感觉十分惆怅,也担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在了解一些情况后,建议小峰回家后与妻子商议,夫妻俩人一起来咨询室做夫妻咨询。小峰回家把希望妻子与自己一起前往心理咨询的想法与瑶瑶一说,瑶瑶就同意了。显然,夫妻双方并不想真的就这样冷战下去。

  第一次咨询, 夫妻双方都异常积极,抢夺话语权,向咨询师倾诉怒斥彼此的不是之处,还举出好多例子来证明。从中,咨询师发现夫妻沟通中存在的诸多方法上的问题。

  于是在第二次咨询开始,咨询师一边逐渐调节其夫妻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彼此正面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一边继续了解其夫妻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他们原生家庭中父母亲之间的关系模式。就这样,小峰和瑶瑶夫妻俩进入冷战状态的演变过程就逐渐在咨询室中呈现出来了。故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了不少冷战夫妻的演变图式,在征得小峰夫妻俩的同意后在这里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峰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分别为初中和小学),父亲平时为人随和,但架不住母亲时常“招惹”,往往喝了酒后会与母亲大吵一架。当时年幼的小峰觉得父亲太粗暴了,母亲那么柔弱一个人,父亲怎么能对她这样。在小小峰的心目中,是站在母亲一方的,觉得母亲是那么的脆弱,父亲怎么总是要那么粗鲁的对待,但又不敢对父亲说。很想多安慰安慰母亲,但作为小学文化的母亲也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跟小峰也没有多少情感交流。小峰一方面有些失落,另一方面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娶了老婆一定要对她好,不让她受一点点伤害。认识瑶瑶后,倾尽全力去呵护她、爱她。用小峰自己的话说:小心捧在手心里呵护,怕她被自己一口气吹跑了,怕她从自己手心里掉下来,生怕她受到任何伤害。与此同时,在他的潜意识中,其实也希望以自己的好,来换取瑶瑶的关爱。他认为,只要自己对瑶瑶足够好,瑶瑶自然就会很是关爱自己的。

  瑶瑶也正是感受到小峰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深受感动,毫不犹豫的嫁给了小峰。瑶瑶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但父亲对母亲非常好,很会哄母亲开心。但是,她父亲却没能处理好老婆与女儿的分别与关系,小时候的瑶瑶内心时常嫉妒自己的母亲,总希望父亲更多的关注自己,与自己更多的交流,却未能如愿。于是,瑶瑶和小峰相处后,她迅速从他那里感受到了来父亲般的呵护和关爱,很是享受。只是结婚后,瑶瑶逐渐把小峰对她的“好”习以为常,正如她父亲对妈妈的“好”,而且,在她的内心里还会把小峰对自己的“好”在什么地方不如自己在同事那里听说来,或者是不如自己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好时,反而觉得小峰的好没有什么特别的(潜意识中从小一直想要父亲对自己好,胜过父亲对母亲的好。然而,母亲又对自己那么好,觉得自己不能这样想,于是压抑自己这个想法。而觉得小峰名正言顺的对自己好)。

  其实,双方对彼此都是有爱为前提的,对彼此也都是有所需求的,这是夫妻相处中真实、正常的需要(当然,这种需要随着自己的成熟会变得更加理性)。 可是,他们之间却缺乏夫妻沟通之道,两个人都没能把自己对彼此的需要正面表达出来。于是,双方都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觉得对方不给力,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心生怨恨,从而爱恨交织。小峰和瑶瑶在与身边普通朋友交往时这种怨恨并不会明显的体现出来(除非上升到神经症以上的程度),正因为他们彼此有了爱,才更想从爱人那里满足自己潜意识的需要,在长期的努力下,还得不到满足,于是产生了怨恨。正如古人云:爱之深,恨之切!就像小峰和瑶瑶半年前的状态。

  而在对爱人产生了怨恨之情后,初期彼此会或长或短的更加迫切的想要去改变对方,而这种“改变对方”的梦想往往是以这个泡泡破裂为结果的。一段时间后,寄以期待的梦想破裂所带来的痛苦就会反复折磨他。于是,不少人就会选择以放弃(无所谓)、隔离、冷漠等方式,以这些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自己的痛苦。正如小峰和瑶瑶这半年以来的长期冷战状态。

  如小峰和瑶瑶这般长期冷战的夫妻,不少都是这样的模式,长此下去就会离婚或者不幸福的凑合着过,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消极逃避式的应对问题,从而影响终身的幸福。其实,这类问题,在有经验的咨询师那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夫妻心理咨询,大多是能够解决的。小峰和瑶瑶夫妻两在七次夫妻咨询后就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他们的孩子也因此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