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baoji心理咨询专家 焦芳琴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看淡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向先生一样让灵魂高贵地活着。
——题记
今早在微信上看到了“致杨绛先生”,想着是谁写给先生的话,也因为忙,没有翻阅手机。下午翻阅手机时,看到朋友圈的“杨绛先生一路走好”,我怔住了,确确实实地看到了这样的文字“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代文学大师杨绛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看着淡定从容和蔼智慧的先生照片时,泪水如潮水般涌下。我和先生无亲无故,却难过万分,因为多年以来,先生的文字,是百年人生的总结,世纪生命的体验。先生是我人生中的旗帜,楷模,她用人品和魅力影响着我,我努力地向先生一样地活人做事。
生活中,难免碰到争名夺利的人和事。有时争得了名利,关系却变得伤痕累累,人品也大打折扣;争不到虚名和利益,未免耿耿于怀。过分注重了外在的虚名和眼前的利益,怎么说都是伤害。杨绛先生无声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从这里,我读到了先生的寂静和纯粹,对世界的善意,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先生一生低调、沉稳,淡泊明志,积极生活。先生读书写作、翻译治学,只是因为兴之所至,并没有一丝争名逐利之心,可是她的名气却深深地印在国人的心中,我们敬仰她,尊重她,爱戴她。先生一生不注重利益,她的“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她是中国少有的百岁老人,有着稀世的分量。
生活如破涛汹涌,她却心静如水。在被打成“牛鬼蛇神”的苦难日子里,在默默打扫完厕所之后,静静地看书;在看菜园的日子里,她依然和钱老 “菜园相会”,依然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以至于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说‘文革’对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钱老走了,爱女走了,先生内心之强大和沉稳令我们肃然起敬:锺书逃走了,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她孤独地生活着,写出了《我们仨》,感动了我们。即使生活给了她很多的不公和委屈,她“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她真实地活着,平静地活着,有质量地活着,留下了芳名和杰作。
世间夫妻多拌嘴,夫妻间难免有牙磕唇拌的时候。钱老和先生是文学界的伉俪、是一对天作之合。如果说1932年早春的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 “蔚然而深秀”的钱钟书和 “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杨绛是命里的一见钟情,但是能将这一见钟情维持了半个世纪的幸福婚姻,不能不说是另我们肃然起敬的经营婚姻的力量和源泉。先生告诉我们: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家在先生心中是人生的核心,她全力以赴地支持丈夫工作,甘做“灶下婢”,不辞辛苦地操持家务。就连婆婆也感慨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钱老成功的背后是先生大度的“不要紧,有我呢”“没关系”。钱老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先生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先生和钱老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纵然两人已离世,其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生生不息。
对于生死,先生是那么的淡然,没有长生不老的贪婪,没有死的惧怕,她说: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这回,先生真的回家了。先生,一路走好!
2015年5月25日下午5点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