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怀宁

(1)“无力感”和“抑郁症”——最流行的标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力感”和“抑郁症”,成为了时下青少年最流行的标签。在我的咨询室,几乎80%的大学生或中学生都会提及相应状态,例如上课写作业无法集中精神,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麻木而没有热情,常常一个人沉溺于孤独之中,内心感到压抑又敏感,对别人交谈想说又说不出口,可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情绪或亢奋或低落……

他们寻求身边朋友的帮助,可是得到的往往是“别想太多了”、“大家都一样”等无济于事的宽慰,于是开始在网络上找出路,当看到“抑郁症”、“社交恐惧”的部分症状与自己相似时,仿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从此开始以病人自居,拼命想办法怎么治自己“病”。

就以来我这咨询的一名学生小X的例子说明吧。

(2)抑郁状态挥之不去

她将其性格描述为内向、胆小、悲观,并且发现近年来自己越来越消极,经常陷入压抑和难受的情绪中,想法挺多却缺乏行动,对于生活完全没有了热情和憧憬。而且,她觉得自己人际关系上一团糟,没有知心的朋友,与人交际时常常会紧张焦虑,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她还深受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的折磨,拼命想改掉它却始终徒劳无功。

“我觉得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我该怎么治这个病?要吃什么药吗?”

我从小X的家庭了解到,她几乎是由奶奶一手带大,偶尔见到父母,他们也多是严厉批评、高压命令,因此小X常常感到孤立无援。在学校,她比较内向沉默,不知道该如何与同学们相处,说话常战战兢兢的。当朋友对她表示好感时,她恨不得飞蛾扑火般的奉献自己,可当发现对方并不把自己当做唯一时,她又倍受打击地躲回角落舔伤口。

小X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于是她试图通过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捧回好成绩时父母的笑脸,成为了她最最期待的画面,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和老师的赞赏也都让她有了一份自信。可是,学业越来越难,她的注意力却越来越难以集中,她的心里越来越焦虑慌乱。跌下好学生的神坛后,她就成了上文所述的那个样子。

其实很多学生只是因为家庭或学业的缘故,在逐渐接触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渐渐有了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情绪,但这和抑郁症还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治疗心理问题的方式与治疗生理疾病的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感冒、拉肚子有着明确的致病源,病人只要按时服药,细菌就能被药物杀死,身体的康复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动的。但进行心理治疗时,来访者本身的自主意愿往往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需要主动地了解自己为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境地,还要能够忍受痛苦、克服困难,才能有所改变。

(3)抑郁是如何产生的

小X是怎么一步步走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我认为,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观念,对于价值的定义,对于感情的理解,都受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的直接影响。纵观小X的家庭,父母的隔离、暴躁、压迫,使她没有亲密的感觉,她也没能从与父母的互动交流中掌握有效的沟通模式与技巧,因此导致与他人交往时始终把握不好自己的界限。她要么将自己完全敞开,无条件地顺从他人,要么将自己完全封闭,离所有人都远远的。这两种模式都是非建设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她内心的孤独和压抑可想而知。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很可以理解小X内心无比渴望得到他人的友谊和尊重,并所此来判定自身的价值感。可她的努力始终不得其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便应运而生。可它们又没有正常的、合理的渠道得以宣泄,长期积压之下便导致了她情绪上的无法自控、精力的无法集中及情感的麻木隔绝。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X的“抑郁症”是她整个不良生活模式的产物,这样的情绪问题绝不可能单纯靠吃药解决。如果来访者一味地希望医生或者治疗师给出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让他们“一吃就好”,“一治就灵”,那么只会让自己越发沮丧抑郁。“心病还需心药医”,要想改善他们的状态,我们只能从他们的生活入手进行调整。

(4)要改变的是抑郁的根源

首先,要让自己宣泄,让自己的情绪与现实接轨。我建议她选择生活中能够信任的人,也包括对咨询师,对她诉说过往的经历和现在的感受。平时也可以采用记日记的方式,把过去的不良回忆统统都写下来,写的时候着重注意把当时的想法和情绪写出来,这样一边写一边也能得到宣泄。

然后,我一边聆听她内心沉积已久的伤痛,一边开始梳理它们,慢慢地让她意识到这些过往经历对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们使她形成一些潜移默化的、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观念和信条,这些观念和信条构成了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她对他人行为的预期。

比如,她一直被父母否定、责骂的经历使她很没有自信,自我评价比较低。而且父母的态度也使得她认为他人都会以这种负面的方式回应她。因此,在面对生活中展现自己的机会时,她的本能就是焦虑且回避,但她的内心又很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才会表现得想法很多却几乎没有实际行动。

比如,她十分痛恨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觉得只要自己注意力能集中,学习和生活上的很多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但我却指出,这可能是小X的一种逃避机制。她的潜意识深知当前的生活问题很难一蹴而就地解决,现实十分难熬,挫折无处不在。如果是一个心态积极健康的人,他会将生活中的问题分门别类并把握主次轻重,再设法一一解决。但小X根本没有能力和能量去作此应对,她的内心慌作一团,只知道本能地选择一个可能的脱困方向去撞,在撞的过程中以“我在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好了”的观念获得近乎虚无的希望和力量感。当她把心思放在“如何集中注意力”上,就没有时间和余力去具体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了,而这可以使她避免掉直面问题的痛苦。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她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而在于她敢不敢去直面满目疮痍的人生,在一地狼籍中重建自己的生活。

(5)将痛苦点石为金

当小X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状态后,她开始在我的帮助下有了一些转变,比如她开始学着和自己的焦虑与抑郁相处,在情绪不良的状态下依旧坚持做建设性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者自暴自弃;她开始尝试制订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并随着实践而调整,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定下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迅速放弃;她发展了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给自己报了课程,圆了从儿时起一直留存于心的梦:弹钢琴;她也慢慢学会如何与他人以相对平和的方式交往,从而拥有了两三个闺蜜。

虽然现在的她有时难免还会陷入抑郁情绪,但已经从根本上让自己积极动起来了,我可以看到她内心的能量开始正向流动。痛苦确实是一笔财富,但在我们清楚了解痛苦所为何来之前,它只会是满身锋锐棱角的顽石模样。自省、直面、改变,虽然这一过程可能漫长而痛苦,但这才是点石成金的关键。

(我是福州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