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chengdu心理咨询专家 谭春贵

话题

朋友带孩子来家做客,小伙伴想要玩你孩子的玩具,可是孩子不同意,又哭又闹,场面尴尬;小区散步,其他孩子要玩自己孩子的滑轮,孩子不同意,不接受交换,大人为难;弟弟要玩姐姐的新手链,姐姐不乐意,两个孩子又抢又闹,让人生气……孩子分享问题是父母找我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

1.你的孩子“被分享”过吗?

一般情况下,当面临上述情况,更多家长的反应是:自己孩子让别人孩子,大孩子让小孩子。并且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分享,告诉他分享的各种好处。有的家长们之间,还会上演“礼让比赛”,也就是必须要自己的孩子在礼让中“获胜”,怕自己的孩子“捡便宜”,怕别人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懂礼貌”。

问题:家长为什么更喜欢让孩子“分享”?

主要的原因是怕孩子不懂得分享影响他的“人际交往”,怕别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在礼让和心爱之物面前,家长的态度是“礼让比玩具重要”,孩子的态度是“玩具比礼让重要”,亲子之间就有了冲突。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究竟是礼让重要还是玩具重要呢?

我先告诉父母们,你们不在场的时候,孩子们的真实世界吧!总是想到要分享的孩子,在孩群中往往恰好就是那个被其他孩子剥夺、欺负、抛弃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懂得捍卫自己的物权,在没有外在力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他根本没有办法正常的玩耍。其实,孩子的世界更加像一个“野蛮的动物世界”。未被“社会化”的孩子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被过度驯化的孩子在孩子的丛林里,往往就是那个胆小退缩的角色。大人们以为让孩子分享传递出去的是无私和好感,得到的就应该是尊重。但“被迫分享”给孩子的感觉是:“我是不重要的,家长在礼貌上的需要更重要,其他孩子更值得被满足,妈妈并不爱我,我并不讨妈妈喜欢。”当被教育要懂得分享的孩子独自面对其他的孩子时,他的信念就是:“没人保护我,我只能被他们剥夺,我不如他们更值得支配那些玩具”。“被迫分享”给其他孩子的感受是“他的需要不重要的,没人保护他,不需要认真对待他”。不自爱,没人爱。

问题:什么样的家长更在乎孩子应该懂得“分享”?

他们普遍存在这种特质:

讨好: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当发生情感冲突和利益冲突时,更倾向于忽略自己的需要,自我牺牲。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特别在乎别人的态度,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受人摆布。这种人更依赖于维持虚假的人际关系,不愿意正视恶意,自我欺骗。

控制:这类人的人格逻辑是“我这样对你,所以你应该这样对我”,这种人喜欢把“将心比心”作为口头禅,他们在作出自我牺牲的时候,都带着强烈的期待,一旦对方不按期待“出牌”,便表现出失望、愤怒甚至有毁灭的冲动。初始跟这类人接触的时候往往会感觉良好,但关系稍微亲密就会有被控制、被绑架甚至被勒索的感觉。比如:今天你的孩子到她家玩,她会欣然的让你的孩子拿走他孩子的泰迪熊。明天,她孩子想要拿走你孩子心爱的绘本,如果你有所迟疑,你们的关系可能会变遭。更喜欢让自己孩子学会分享的家长,心里的念头往往是这样的:我分享,我希望你喜欢我,你觉得我好,我自我感觉就好;我分享就会有更多人喜欢我,我就不担心孤单;我相信我分享自己,就会得到别人的分享之物,如果得不到,说明这个人不值得和我保持人际关系......这些念头与“讨好”和“控制”这两个特质非常的相似。

2.孩子,到底该不该学会分享?

前面说了那么多,貌似分享是一件不美好的品德。大家想想,如果这个世界的孩子都不懂得分享,那将是多么的糟糕啊!分享,是人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技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分享就没有文明!甚至,有的心理学家还认为,分享才是生命最本质的意义。可是,分享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拥有!我们不能分享没有之物。而且,拥有还要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我们拥有“拥有之物”,比如:男孩拥有他喜欢的玩具,女孩拥有他心爱的衣服,成人拥有遮风避雨的居所;另一个层面是我们拥有“拥有的感觉”。从心理的角度,现实的拥有产生拥有的感觉,拥有的感觉胜于现实的拥有。一个没有拥有的感觉的人,即使腰缠万贯也不会有分享的力量。而拥有的感觉主要由早年生活决定,并且难以改变。

问题:怎样才能充满“拥有的感觉呢”?

在说它之前,先分享下“新制度经济学”里著名的“科斯定理”中的一部分内容,大致是:“产权明晰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这和我想要表达的内容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让他知道他拥有什么,不拥有什么,并帮助他保护好他的拥有之物。(貌似经济学就是一群人的心理学)具体说来,有三点:

(1)保护好孩子所拥有的。让孩子拥有他所喜爱的东西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的家长可能会怀疑这句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时孩子并不是真的喜爱某样东西,而是喜爱拥有东西的权力;有时孩子执拗某物只是弥补曾经缺失的感觉;有时孩子执拗某物只是因为嫉妒等等,这些必须另议。当家长没有能力满足孩子获得喜爱之物,家长同样有责任让孩子充满“拥有的感觉”。比如:孩子说:“爸爸我想要一辆黑色的奔驰越野车”。爸爸可以说:“爸爸也好想给你买这辆车呀,拥有了这辆车,你要带我去哪里玩耍呢?这辆车的确很漂亮但很贵,爸爸一定很努力的赚很多很多的钱,给你买这辆车,你同意吗?

(2)告诉孩子并不拥有的。在家长没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告诉孩子东西有不同的主人之前,孩子的感觉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喜欢称孩子为“自恋的主体”就是因为这些学者发现了婴儿“天真的以为”:世界是他所创造的,乳房是他所控制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而婴幼儿发展的任务就是从“全能的幻想”逐渐过渡到对现实的感知上来。家长的任务就是不厌其烦的告诉他这个不是他的,那个不是他的,并陪伴孩子从“幻想到幻灭”的痛苦感受中逐渐恢复。

(3)家长保护好自己所拥有的。多数情况,孩子之所以在外面不懂分享,喜欢争抢是因为他把这个场合当成了家里。而在家里,孩子似乎总是可以任意支配父母的物品。这让他在家里没有机会体验到他不拥有什么。而事实上,家里才是最好的训练孩子物权意识的场所。比如:孩子想要玩妈妈的项链,妈妈可以告诉他,这是妈妈的心爱之物,不可以给他玩;孩子想要把妈妈的发夹带到幼儿园,妈妈可以告诉他,这是妈妈的,妈妈并不打算让他带走等等。这样,孩子有机会在父母身上明白什么是父母的,有的东西是不能分享的,不被分享也是会发生的。而且,来自生活事件中的切身感受让孩子有机会产生对于分享发自内心的领悟,而不是父母的说教。

问题:孩子真的需要学会分享吗?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需要先理清两个概念,就是:分享和交换。分享是单方面的付出,分享者和接受者是两个不平等的主体;交换是双向的付出和获得,交换的两个主体是平等的。看看我们的孩子,他们以一个什么样的主体存在?他们是弱小的,被保护的主体,也就是说通常他们并不具备分享的条件,至少最初是这样的。他们首先要懂得的社会法则应该是——交换。在交换中获得与人链接的快乐,并得到交换之物的滋养。在交换中,孩子获得力量。

一个不懂交换就学会分享的孩子,他的内心肯定是虚弱的。不够丰盈,怎能分享!当然,孩子依然拥有分享的权力,当他们感到他们拥有的时候,他们总会想到分享,这些分享都是“溢出之物”。那些爱听故事的小孩,总是喜欢给他的伙伴分享好听的故事。他们的分享应该是自愿的,就像那些社会上的慈善家和智者一样。关于“物权敏感期”理论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理论普遍被爸爸妈妈们所接受,一些父母因为学习了敏感期理论,明白孩子不愿分享只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过程。这一观念让很多父母在对待此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这固然很好,也值得提倡。但是,物权敏感期的说法也让家长误以为不愿分享只是“孩子的问题”,而忽略了家长本身的人格特质对孩子自我形象、物权意识的影响。如果家长自身没有自我觉察,单单觉得“这是正常的现象”,必定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家长自身的人格特质而无法健康、正常的渡过“物权敏感期”。

(我是成都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