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wenzhou心理咨询专家 周震雷
患儿(14岁)一到我的办公室,就急切的跟我说,在电脑游戏当中,自己骑摩托车会摔倒,而电脑里的那个人(影子)他都不会摔倒,心中非常愤怒、不平。他问治疗师,这是为什么。我问他想要怎么样?他说,我不要摔倒,叫影子摔倒;且反复强调。我跟他说,叔叔可以帮你什么吗?他说开摩托车的路很难骑,还要求我打电话给电脑里的人叫那个“影子”也摔倒,摔倒的次数跟他一样多。在访谈中患儿父亲还补充跟我说,患儿叫四楼的阿姨都会回应,叫叔叔都没有回应(他们家的租客一家人)。患儿带着愤怒的语气问我为什么叔叔都不应,之前在家里曾问过他父亲。患儿父亲回答不了,故陈述于我。
分析:原始防御机制之所以称之为原始防御,从时间上那是因为是在个体生命第一年中出现的;其次因为相对成熟防御机制而言——比如压抑、理智化、置换等,它显得原始和低级。发展中的儿童他需要去应对强烈情感和与强烈情感彼此相关的驱力,而且这种驱力往往跟外在的现实相关,也就是说,他跟照料者以及相关的现实环境有关。原始防御机制的目的是让自己远离在力比多与攻击情感之间摆荡所产生的焦虑以保护自己的策略——通过严格的将这些情感分离开来,并且也将客体从这些情感当中分离开来。所以原始防御机制最初的一个形式是分裂——它把好的与坏的情况彻底分离开来,也将好的与坏的客体彻底分离。这种分裂作用在内在心理组织当中,将他自己强加于个体对世界的知觉上。说它强加于个体,是因为外界现实压迫导致个体不得不接受的性质。如果在发展当中儿童持续的受到剥夺、剥夺性的创伤、虐待、忽视,那么这种分裂会一直的在他内部运作着,并由此产生投射、投射性认同、全能感、完全的控制、否认等等一系列的原始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些原始防御机制它是有功能的——功能就是病人通过自我的投射部分进行运作。对于未来,会形成边缘性人格组织的所拥有的特征。个案当中的儿童,他明显有全能感和完全控制的两种主要原始防御机制。他的全能感来自于分裂,就是把自体的夸大的部分跟他虚弱的部分进行分裂,然后把自己夸大全能的部分发挥在自己的行为上,以此来防御自己虚弱的受攻击的部分。简要地说,全能代表分裂的正性成分。而对外界的完全控制,实际上也是全能感的延伸,他把自己虚弱的自体投射到外界当中去,然后用自我对于它的一个全能的控制,来达到对内部的虚弱自体的一种完全的把控,来获得内心心理的一种平衡和对于内在虚弱自体焦虑的控制。对于这种原始防御机制的修通,因为这个儿童的低耐焦虑性和冲动性致使不能与他进行直接沟通、访谈和领悟,我采用的方法首先是接纳和共情,给予他夸大性自体的一种给养和谨慎的扶持,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挫折和类比性的解释以及现实性的适当教育。通过使患儿回到早年的抚养情境中去,带给一种新的情绪体验来置换原先附着的负性情绪,然后整合和修复分裂的自体和客体表象。在访谈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反移情带有警觉性,因为我可能会突然受到不被安抚共情的患儿施与的投射性攻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后,有一次在访谈当中患儿对我说:叔叔,这不是我说了算的哦。从他这句话中,我似乎看到了他觉得自己也有些东西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慢慢适当的认识现实当中自己不可控的一些方面,并接纳现实对于他的控制——比如,电脑当中的一些游戏规则。
这种边缘性特征是个案显得艰难和复杂的主要因素。分析是简单的,只需要短短一千多字,而修通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
(我是温州心理咨询师)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