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岭
最近有一位心理患者很急切地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总结如下,希望能够给朋友们一点帮助。
事情并不是"总是"的,事情都是有具体的原因的。如果我们怀有“总是”这样的观念,心理咨询师就会对这个观念产生怀疑,因为,这个观念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世界上没有“总是”,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哪有“总是”存在的可能???
所以,“总是”的存在,只能是观念的存在,一种不合理的观念的存在。
但是,为什么你还是会有这样的观念存在呢?——很简单,那是因为你对过去的行为或诸多事件的结果进行了不合理的分析和总结。一件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另一件类似的事情也发生了,接着,又是一件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于是,你很自然地预测:凡是遇到类似的事情,都会有类似的结果发生,这就形成了“总是”的观念。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一分析,就可以看到这个过程的不合理之处。1、2、3事件的存在,哪怕是更多的类似事件的存在,都不能得出事件的必然性,因为这样的总结都是不完全归纳,都有例外产生的可能。
当然,当事人可能不会这样去想。当事人会问:虽然理论上是这样,为什么在现实中,在我的身上,总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例如:为什么我就是和别人相处不好呢?为什么他们总是要欺负我呢?
事情是可以这样解释的:由于当事人事先就存在“总是”的观念,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所以,就会对事情有一个预测性的消极暗示,暗示自己,那样的事情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事情一旦有类似以往事情的表现,当事人就会采取以往类似的防御方式,让事情不由自主地真的朝向那个结果发展,这就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期待效应”,只不过这个“期待”是消极的期待,自然也会按照心理学的规律,产生消极的后果。这反而似乎“证实”了当事人原有的消极的“总是”的观念,当事人如果还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分析的话,他会更进一步地相信他原有的“总是”这个不合理的观念;另外,当事人一旦怀有这个消极的“总是”的预测,他也会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始终都采取消极被动的姿势,任由事情朝向“灾难”发展而不做任何努力,这就产生了被心理学家赛里格曼证实的“无助行为”。
所以,问题的形成就很明白了,解决的办法也由此而生。1.抛弃不合理的“总是”观念;2.对事情做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寻求最优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要明白每个成人都是具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也有承担自己选择责任的义务。
(我是镇江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情绪处理,情商提高,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人际关系咨询,父母和儿女关系,个人成长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等。)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