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祝胡

这里的暴力,并非武力暴力,而仅仅指语言暴力,而这语言暴力,并非单指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大到冲突纠纷,小到日常拌嘴的表现,更涵盖了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子女的语言压制。我们是否曾反思,看似对等抑或是明显不对等的披着“我是为了你好”的华丽外表的语言暴力,能对真正解决问题起到一点作用吗?

首先,反观我们成年人之间的语言对抗(尤其在亲密关系中),一旦双方对情绪把控不住,原本只是一个很小的矛盾点,诸如“怎么这么晚回家?”“为何不回信息?”等等都可以经过系列情绪的裹挟和语言的升级,从而改头换面,上升到信任的崩塌和持续的冷战,即使几日后的因各自不良情绪的缓解能重归于好,我们内心深处是因此觉得幸福快乐还是元气大伤呢?

其次,反观亲子关系中,孩子的天性中带着顽皮和不安分,加之对外界无限的探求欲望,这就决定了孩子和父母行动的不一致,而现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父母不再一味崇尚“棍棒教育”,但仍无法摆脱很多时候基于各种需求,寻求语言暴力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诸如“我说这样就是这样!”“你不可以淘气!”等等,预期效果容易达到,可是跳过理性沟通的妥协,是否真有利于孩子成长,将来他遇到相似的问题,能否找到一个最合理的途径去解决?

不管如何,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和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语言暴力,因为情绪存在。而我们仍然可以努力,调控自我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换一个方式去解决问题。

(我是温州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擅长爱情情感、婚姻家庭、学生问题等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