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良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一些情况,热恋中的男女,往往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理想的男人或者女人,感觉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遇到一个心仪的老师,把她/他看成是理想的引领者无条件效仿;遇到一个领导者,把他/她看成是理想的领袖加以崇拜.....如此等等,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为理想化的人际模式。
适度的理想化,在关系建立之初,是需要而且必要的。我们遇见某一个人,因为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被吸引,愿意靠近,并渴望与之发生更深的链接,大概是少不了带着一些对他理想化的幻想的。如若不然,这种关系就不容易建立起来。究其根本,或许是对方身上恰好拥有我们自己也具有的并引以为荣的某些特质,因为这种相似性而产生好感,或者是这些特质是我们自身所缺失但是向往拥有的,因为这种渴望拥有而产生愿意靠近的愿望。在无意识层面来看,当我们和这样的人建立关系后,似乎就因为这种关系而拥有了某种我们渴望的特质。当我们在朋友圈晒和某名人合影的照片;当我们有意无意地跟朋友谈论着和某特有能力的人如何关系很铁;甚至当我们自己是四川人,四川出了某个足以影响历史的知名人士并因此感到自豪的时候,大概就是在启动和运作这种理想化的人际模式。而这种被我们理想化的特质,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某种需要。如果对方身上的特质,不是我们喜欢但是缺失的或者我们同时拥有并引以为荣的,那么就很难和我们产生某种深度链接,也很难产生共鸣。这种将自己身上的某种特质,想法或感受投注到某一个对象并产生某种情感的心理运作,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投射。简单点说,我们喜欢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不外乎是因为喜欢或者讨厌我们自己或者自己身上的某一部分。对方只不过是一个客体,承接了我们的投射而已。而且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都是在建立一种情感的链接。如果说一个人特别讨厌某个人,我们也可以认为她/他跟这个人有很深的关系,而这种很深的关系的根源,往往来源于自身。真正没有关系或者说关系很浅,大概就是这种感觉,这个人出现在我的身边,我毫无感觉,就像面对空气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说,你和这样的人之间,在气质类型,性格特质和能力等方面缺乏交集,你们在一起建立深层次关系的可能性很小。当然,这种感受,并不一定是双向的,就是你们互相视为空气,而是有可能表现为单向运作,就是,或许你对他/她没有感觉,而他/她对你有强烈的情感,或者喜欢,或者讨厌。单相思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这其中的心理运作很复杂,如果要展开说,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投射的基础上的,适度的建立在投射基础上的理想化是我们构建有奖赏价值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如果投射过度,造成心理运作的过度理想化,则是有害的甚至是病理性的。本文想阐述的,就是过度理想化对人际关系的伤害。
过度理想化的结果,是让我们看不到关系的真相,只能沉溺在自我的幻想空间,对我们感情投注的对象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分辨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什么是我们的幻想。临床心理治疗中,往往不乏这样的例子,当一个陷入困顿来求助的来访者见到咨询师的时候,有可能会把咨询师看做自己的拯救者,认为咨询师无所不能,极富学识和人格魅力,肯定可以带领自己走出心理阴影,看到满眼的阳光。这种对咨询师的理想化和对治疗效果的理想预期,如果在恰当的范围内,也是具有治疗效果的。来访者会因为这种期待而受益。但是,如果对咨询师和预期的治疗效果被来访者过度理想化,那么不仅无助于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的建立,也无助于咨询效果的出现。而且很有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当来访者发现咨询师并不是无所不能,咨询效果也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那样很快出现,甚至经常会有反复的时候,这种理想化的倾向很可能会立即转向,变成对咨询师的抱怨和过度贬低。从开始之初的理想化变成认为咨询师无能甚至是个骗子,失望之极的来访者会因此离开咨询师,咨询关系由此断裂。当初被理想化而举得高高的咨询师面临着一个陷阱,身后可能是被贬低的断崖。而且,被理想化的咨询师如果缺乏觉察的话,可能还会陷入在来访者面前倾尽全力维护自己理想化形象的奋力挣扎中,尽可能满足来访者的要求甚至突破咨询关系边界的需要,最后心力交瘁,难以为继。这种情况,类似于倾尽全力满足孩子需要的养育者,当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孩子需要,而孩子却步步紧逼贪婪索求的无可奈何。还有这样的来访者,不断寻找理想的咨询师,却以失望告终。
如果咨询师有足够的觉察力,会发现这样的来访者身上,存在着固有的理想化模式并能够与之探讨,在咨询的过程中,帮助来访者尝试打破这种理想化的关系模式,让来访者回到现实的层面,面对自己的问题,降低来访者不切实际的预期和对咨询师的理想化投射,愿意在咨询关系中觉察自己的问题并接受不确定性,接受咨询有可能很有效果也可能效果不明显的可能性。当一个惯于采用理想化模式的来访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或许他们的人生困惑,恰好就来源于这种过度的理想化。对所爱对象的理想化,要求所爱之人能够满足自己不切实际的愿望;对所从事工作的理想化,要求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欢而且轻松并且收入还不错的,或者不断调换工作,在不同的领域游走,希望一蹴而就完成自己的职业需要,而另一方面却无法承担有可能失败,有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淀和努力才能获得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过度理想化的个体,他们追求的不是理想,而是理想可以瞬间实现或者可以不劳而获。
陷入理想化模式的人,往往难免遭受挫败。如果买了股票就希望马上上涨立即获利;如果希望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就可以立即成为个中翘楚,出人头地;如果希望所爱之人是一个完美的爱人可以读懂我根本没说出来的需要并适时满足我,那么,遭受挫败是迟早的。而挫败的结果,会让理想化模式的人产生深切的被欺骗感和由此而来的对曾经所钟爱对象的愤怒,为了避免自己被受挫感,被骗感侵袭,最好的方式就是——贬低他们,认为他们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后立即离开,然后寻找下一个理想的目标......
这样的人为何有如此根深蒂固的理想化模式并在追逐——挫败——放弃——再追逐之间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呢?究其根源,往往来自于生命的早年。刚刚出生的孩子,在0到1岁的时候,和母体处于共生阶段,当他们想吃,想喝,想睡觉的时候,他们的养育者总是会倾其所有满足其一切需要,给予温暖的照顾和关爱。这个时候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全能控制感,似乎母亲和自己是一体的。婴儿还无法分清自己和母亲是不同的两个人,反正我需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想吃奶了,那个充满乳汁的乳房就会来临供我享用;想睡觉了,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时刻守候着。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只要我想要,就能得到想要的。这种全能控制感对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将来基本信任感和自我胜任感的基础。到了两岁以后,孩子慢慢发现,自己并不是全能的,而是有另外一个人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自己的饥饱和冷暖原来取决于另外一个人。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会因此而沮丧,但是,全能控制的感觉并不会因此消失,他们会把这种全能控制感转向自己的养育者,那就是,尽管我自己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但是我的妈妈是全能的,她可以满足我一切的需要。这种对客体的信任的态度也是一个孩子心理发育所必须的。如若不然,孩子就会感到焦虑,感到自己难以生存。而这种对养育者的理想化和全能感是后来建立理想化人际模式的基础。在后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六岁以前的阶段,孩子会慢慢发现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是全能的,父母也有很多的限制,并不能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孩子会从认为父母全能以及理想化的心理状态中慢慢回归现实,接受自己和他人都是不理想甚至有缺陷的现状,并学会接受不确定性和不完美。这个去理想化的过程非常关键,如果能够顺利完成,那么就标志着孩子的心理渐趋成熟。
如果在后来的发展阶段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问题,即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适当地体验挫折,接受缺失的机会,那么孩子的全能控制感难以被有效打破,就会在将来的人际交往中,把对父母的理想化投射转向其他人,以理想化的心理模板要求他人。当然,如果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对孩子的需要采用无视的态度,很少予以满足,让孩子经历太多的挫败感的话,也容易让孩子退缩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寻求安慰,既然现实世界很难满足自己,那么在内心幻想的空间里,我就可以自由驰骋,想要什么都有什么。因此,陷入白日梦也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样,他们将来依靠现实的努力获取满足感的愿望就会大打折扣,同样不利于打破婴幼儿期理想化的投射,靠近现实。
就此来说,在孩子养育的过程中,养育者对其需要的满足,过与不足都会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理想化关系模式的形成和固着。孩子长大以后,在工作单位,也会把这种理想化投射给自己的上级,在亲密关系中,会把理想化投射给自己的另一半。最后的结局,就像当初和父母的关系一样,前面是火焰,后面是海水。
人应对外界的行为模式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是现实本位,一种是理想本位,一种是情感本位,心理问题的产生,大概和后两种模式息息相关。只有现实模式,以现实为本位,才有可能活得更为健康,较少挫败和自我伤害以及对别人的伤害。人生的三种模式,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不是理想化,而在于是否以理想化为固有的,常用的关系模式。如果一个人一直都无法立足现实,在自我设置的理想化空间寻求满足和陶醉并投射给他人,那么,带给自己的,无非是经常性的自欺欺人、自我挫败,而带给别人的,可能也更多的是理想化破灭后的贬低。
弗洛伊德曾经告诫后来的心理咨询师们,要切记觉察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理想化投射,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拯救者的形象。当咨询师能以一个尽管普通,尽管有缺陷,尽管不那么完美但是依然可以有能力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理困境的形象呈现在来访者面前,让真诚的倾听,愿意和来访者一起前行,相互学习和成长的态度和陪伴成为咨询成功的核心机制时,咨询师的真诚和现实的态度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效法的榜样,让来访者得到相应的领悟,逐渐打破理想化的关系模式,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肩负责任而不是将理想化的目标投注给他人,从而回归现实的家园,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完善。
(我是成都心理咨询师,擅长婚恋情感、亲子关系、情绪压力管理等问题的咨询。)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