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凯彬

“灵性”“感受性”“觉察力”是心灵成长领域经常提到的三个词。因为它们是一个描述“境界状态”和“资质”的标准。那么这三个标准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有什么不同呢?我来为大家稍稍融会贯通一下。

灵性

灵性的起源是指一些宗教创始者和灵性人士所描述的一种心灵状态:可以连接甚至证实另一个非物质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状态里,人看到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和谐乃至一体的、无界分的(有些宗教流派会把这个一体称为“实相”“大我”,同时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物质世界是幻相)。心灵有一种完全的宁静、放松、极至的美感、喜悦和深深的爱。却无法用语言描述这种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开悟”“合一”等等。几乎所有的灵性人士都宣称,进入这种状态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印度合一大学的校长巴关把开悟称作”大脑的生理性突变“。

弗洛伊德等一些精神分析人士把开悟理解为人的一种精神病态——退化到婴儿诞生期对世界的天然一体感,无法区分开我和世界。

但现代物理学的量子力学却提供了一些崭新的视角来帮助我们理解灵性,和证据来支持灵性。灵性可能是一种洞悉世界本相的状态。这些证据是什么呢?可以简单地用两句话来说明:“观察确定了世界的形态(量子坍缩)”“可以通过观察确定一个事物而确定另一个事物,中间不需要信息传递(量子纠缠)”。

“观察确定了世界的形态(量子坍缩)”是说:世界本来是没有确定形态的,是一种神秘的、无法想象的形态(无确定态),只在意识去观察世界的时候,世界开始有了确定的形态。一个电子本来是鬼魂一样地运动的(以历史路径求和的数学方程来计算描述的奇异形态),只在人去观察它的时候,它才呈现出一个电子或者波的形态。进一步说,一只猫本来在客观上是一种非死非活的奇异形态。当我们去观察它时,它从奇异形态变成一只活猫。

但是注意,这不是说,世界因为我们的意识和观察才存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其形态难以想象(无确定态)。当我们去观察它时,它才突变成确定态。一只活猫,一个电子,等等。

无确定态,也就说没有办法界分此是彼非。这跟灵性人士的描述是一致的。世界是无法言说的“无界分状态”“完全地和谐”。灵性人士的“观察”似乎不会引起量子崩塌,不会干扰到世界本来的无确定态。他们是一种特殊的“观察”。

“可以通过观察确定一个事物而确定另一个事物,中间不需要信息传递(量子纠缠)”是说:当我们通过观察把一个事物从无确定态变换为确定状态,一个与它奇异纠缠的事物也立刻从无确定态变换成确定状态。两件事中间不需要任何“联络沟通”。

这跟宗教里神秘的循因立果也一致。某个人做了一件事,同时其他人也自然感性似的发生变化。

注意,在量子力学中发现这两个深远的现象,同时也表现出意识的限度:只是你的观察(不是所有意识)能影响世界,而且按一定规律。而不是你臆想世界,世界就如你所愿。

灵性者既然看到世界本来的奇异状态,自然会抛开确定世界里的价值观和心态。获得常人难以想象的灵动、创造性和不固定不僵化。

通常讲一个人有灵性,是指这个人内外和谐,身上散发出祥和、喜悦、慈爱、超越、灵动的气息。

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们的身心敏感度。通常人们在催眠、意象等等身心活动里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程度。有一些人身心反应强烈,并产生丰富的情绪投射、内在影像。另一些人则没多大反应。

如果一个人身心缺乏反应,这是他的身和心相隔离的结果。也就是说,他的内在不和谐——自然也是离“灵性”状态相差较远的。

如果一个人身心反应明显,可能说明他的身心比较一致。身和心一致了,离“灵性”也就比较近。

但是,如果身心反应明显,就一定是身心一致了吗?就身心和谐了吗?不是。太多的人打开身心之后,从此卡在里面,多年之后依然进展颇小。或者来回波动,经过一次身心活动,仿佛突然攀上了人生高峰,无线风光,美不胜收,但是这种活动结束后,就又会堕落到生命低谷。而少数人则日益精进,生命每天在走向和谐和阳光。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要引入海灵格关于“派生感觉”(或者译做“次生感觉”“二次感觉”)的理论。

催眠、意象、家排、心理剧、以及各种专门的投射活动,都让人们直接流动自己的潜意识。把一些被意识禁锢的潜意识呈现出来。

但是潜意识呈现出来的都是真相吗?

不是。潜意识是一个高速巨量信息运作系统。所以潜意识大多数时候是不区分很多事情的:你和我,过去和现在和将来,是和不是。同时,潜意识又会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囫囵吞枣地把这些纳入自己的意识流水线。简单地说,潜意识除了制造深层心理,还会大量制造幻觉和错觉。

最有名的错觉叫“投射”:明明是我的感受,但是我觉得是别人的。最极端的幻觉是精神分裂症:当事人有时候完全被潜意识所覆盖,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整个世界都是奇异的妖魔鬼怪。

这并不是病人才有的现象。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潜意识的幻觉。海灵格把这个称作“派生感觉”。

当人处于派生感觉中,他是失去行动的能力的,他会卡在里面,他享受与派生感觉连接的通畅感,迷恋与幻觉连接的通畅感。

实际上,这是因为跟真正的身心感受的深层隔离(个人观察,同时也有一些部分的连接),才会享受与幻觉连接的通畅感。

海灵格的处理方法是:表达你的情绪,但是睁开你的眼睛、保持大口呼吸和安静(禁言)。因为闭上眼睛、各种说话,都是当事人在帮助自己制造幻觉,或者说”派生感觉“。这不是海灵格所谓的“原生感觉”。

原生感觉是会感动他人的,而且,它过一段时间会自然歇止。它促使人去发生改变和行动。

每一次连接身心的原生感觉,人会从身心中获得生命自然的力量,去发生改变,去行动,去超越头脑观念的限制和禁锢。

潜意识呈现的景象该如何看待呢?海灵格的要求是:“不去理解”“不分析”“不解释”“真相是稍纵即逝的”。

这里的“真相”,其实是“心灵的真相”。而心灵是流动的。潜意识是时刻变换的。如果你把“稍纵即逝”的“心相”当做僵化不变的事实,那就可能会贬低心灵,误用潜意识。我们应该把潜意识呈现的景象留在内心。当心灵(潜意识)重新流动到契合之处,就是派上用场的时候。这可能要一段时间才会发生,也可能永远不会发生。当可以派上用场时,你会有感应,会有感动。因为这个景象的性质不是打动头脑产生讨论的,而是动心的。

所以感受性好,并不等于靠近灵性。与真实身心连接性好,才是靠近灵性。

觉察力

与真实身心连接性好,这并不容易。太多的痛苦和羞耻像城墙一样一层一层把身心隔离开来。实际上,也许没有人真的能与身心完全连接。即便是开悟者,他们也只是把”身和灵““心和灵”完全连接起来,他们在“身和心”的连接上,并不特别出色——当然,比常人还是要出色的。

人们常常需要知道自己的心里发生了什么。而最可靠的手段是通过身体反应的觉察。当身心连接好的时候,人很容易就知道自己心里发生了什么,前意识发生了什么,这个叫“觉察力”。

当人们对自己的身心觉察好的时候,同感共情他人的能力也自然好。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潜意识波涛汹涌的时候,人的一生都是在获取潜意识起伏的经验过程。人的潜意识差不多,人具有同感他人的能力。

觉察力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可以获取身体本来的生命力供应,和通过身体触碰到灵性。他可以发展他的生命。

只要我们观察孩子就会知道,一个健康的婴孩是充满活力的,苦笑自然、没有束缚的。而人成年之后,为了适应群体生活,会内化很多束缚和指导(价值观、道德观等各种观念)。损害甚至扼杀了生命固有的活力和自然。过错不在于观念(头脑)的是此非彼,而在于观念必须是固定的。就像交通规则必须是固定的,不然就会引发混乱。这样,人长大的过程就像给生命力在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迷宫。如果人全然被动地内化这个迷宫,他的生命就有可能严重地被损害。但如果人完全舍弃这个迷宫,他会成为疯子和孤魂野鬼,甚至无法生存。

如何修改这个迷宫,问题非常复杂非常难。但如果跟身心连接比较好,人可以知道,这个地方需要动,动了我的身心就流畅了。这个地方可能不能动,动了我会陷入新的身心冲突中。这样他可以自己改善迷宫,让自己的身心连接更好。

这个迷宫,有一部分可能是涉及到业力和更高意志的。只有连接到灵性,才能知道如何去对待和处理。这也需要连接身心。

但如果身心连接不好,就需要他人的帮助。

觉察力既涉及到现实生活,也涉及到灵性。获得觉察,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每个人的隔离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迷宫不一样。

投射活动,意象活动,比如NLP,是可以改善症状的。它打破了迷宫里意识层面允许的少数墙。但是要真正提升属于自己的觉察力,只有面对自己内在的身心隔离,一点一点的修缮突破。这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在这里推荐正念和聚集。

灵性修炼常常让人释放自己的自恋。“我连接了灵性,我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我懂得了什么什么”。这个心态是属于头脑的幻觉。所有的幻觉都让人迷恋,诱惑人卡在里面。灵性的核心是和谐。“超越常人"的优越心态是和谐的毒药。身体的声音是平凡,平凡中才有力量。用海灵格的话说,臣服、谦恭,了解自己的渺小,才会获得自然的力量。

(我是武汉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婚恋关系,亲子关系,职场问题,人际沟通,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