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beijing心理咨询专家 陈欣

坐在故乡到北京的高铁上,我拍下了沿途每一个停靠车站的站台。并不是为了发朋友圈释放矫情,而是不自觉地想要记录下自己走过的路程。当然,还有开不了口的不舍得和依恋。我曾以为当自己长大了,就不会再害怕离别。但慢慢地我发现,这和年龄没什么必然的关系。

场景1

每次放假回家前激动不已,由家返程时则是不安和焦虑。

“明天要赶火车,早点睡吧,别又熬夜。”

but —— 不想睡,睡不着,明天又该走了,这几天好像也没干什么就过去了,好烦。

“现在洗澡?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昨天晚上怎么不洗?”

but —— 没事,时间刚刚好,东西我都收拾好了(我要充分利用在家的每一分钟)

“老爸,我进站了啊。”“到地方了说一声。”“好的,知道了。别送了,回去吧。”

but —— 心里怎么还是酸酸的呢,为什么有点想哭?

场景2

“亲爱的,明天你去送我吧。”“不去了吧。”

“为什么啊?”“送了心里难受。”

“......”

场景3

赵女士最近觉得自己非常焦虑不安,晚上要休息了,却怎么都无法入眠。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赵女士的先生出差了,她回到家不想做饭,每天下班后就闷在屋子里看电视剧,除此之外就是等着给先生打电话。时间长了,她越来越焦虑,以至于整晚失眠。

场景4

她离开这个城市很久了,但每每想起来,momo还是难以抑制自己悲伤的情绪。那些快乐的场景一幕幕地,在脑海中是那样清晰,但却成了如今悲伤的理由。

......

最近有一句话,又火了起来。

“这个世界流行离开,而我们却都不擅长离别”

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并非矫情。

我们可能是遭遇了一种叫做“分离焦虑”的东西。

何为分离焦虑?是指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称离别焦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著名的依恋关系理论: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叫做安全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第二种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之后很焦虑,常常用大哭来表示对分离的抗议。让他们安静下来是个苦差事,他们会非常害怕陌生得环境。

第三种叫做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妈妈离开时时孩子不会表现出焦虑,当母亲回来时也不会特别高兴。

心理学家对不同的依恋类型做了进一步的观察。他们指出,不同的亲子关系会长远地影响到孩子以后人际关系的建立。鲍尔比指出,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反之,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仅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喜欢。

其实,在婴儿身上发现依恋类型也同样适用于成人。不同依恋类型的孩子长大成人并建立人际关系时,之前的特点仍会显露出来。

安全型的成年人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他们能够包容同伴的缺点而接纳和支持他;而回避型的成年人,总是对别人的关爱产生怀疑。不敢离得太近,害怕受到伤害而畏惧分离也因此害怕付出情感;最纠结的焦虑—矛盾型,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惟恐失去伴侣,因此往往愿意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力去让对方快乐。他们总是想将自己和他人牢牢绑在一起,希望被关注却总是吓跑了本来关心他们的人,这类型的人在与他们的伴侣分离时也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看到这,我们也就能够大概理解文首提到的每一个场景了,每一种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前提的。

如今,在我们加速度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上演着离别。小别离,大诀别,考验着我们的情感,也洗礼着我们的神经。而我们对于分离的情感和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生活状态的缩影。过去的岁月已经无法改变,当下所背负的压力和不安也让我们透不过气来,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攥住手中那珍贵的安全感?这就要说到自我接纳了。

与过去友好分离,我们才能放手一搏走向新生活。让自己更鲜活,才能强大到“不畏过去,不惧将来”。

See you. 我们下次再见 。

(我是北京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注册认证催眠师,擅长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问题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