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君
最近各大媒体都在说抑郁的事情,有的在向大众宣传抑郁的知识,有的告诉你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抑郁的标签,以至于我刚开始还饶有兴致点进去学习学习,现在是看见这样的标题就想绕道走。
平时大家聊天,经常会听到某某人说,哎呀,我都快抑郁了,我就嘿嘿一笑,知道能说这话的人基本上是开玩笑。在节奏飞快,鸭梨山大的今天没事揶揄一下自己也算放松。
可是话说回来,怎样找到丢失的快乐也许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我自己曾经也经历过一段黑暗时期,但最终走了出来,愿和低谷中的你分享一些感悟。
在黑暗中蓄积力量
1.离开人声鼎沸,拥抱孤独。
人是习惯群居的动物,从一出生就有父母照顾,然后上学,结婚,工作,好像没有个伴儿就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
从心里发展的角度讲,也的确是这样的。
孩子一出生,就需要得到妈妈或者养育者的镜映,所谓镜映,简单的说就是从他人的眼中看到自己,个体才可以建立自我意识,确立其生命价值。
孩子从妈妈上千次的哺乳,换尿布,对视,微笑中不断成长。
有一位妈妈曾带着她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去位于伦敦的安娜.弗洛伊德研究所问诊,她的问题是她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虽然她也给孩子喂奶,照顾她。
研究中心的专家发现正是因为妈妈对孩子不喜欢的态度,这个孩子经常哭闹不止,而且几乎看不到她和妈妈的对视,当妈妈刻意和孩子目光接触时,她会躲避来自母亲的注视,扭过头去。
但却能够和研究人员轻松对视,逗逗她还会笑。
孩子虽然不会表达,但仍然能从养育着的态度中感受到爱或者疏远。
幸好这位妈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及时来见专家,否则可以想象这个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个人遭受的创伤性的事件和创伤性的养育越早,成年后的精神障碍和疾病越严重。
近代精神分析的重要人物、客体关系学家玛格丽特.马勒,专门研究了0到3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分离个体化的概念,并把这36个月分为四个期。
分别是自闭期(0-2个月)、共生期(2-6个月)、分离个体化期(6-24个月)以及客体恒定期(24-36个月)。
前两个阶段主要就是讲婴儿需要妈妈或主要养育着极其精细的照顾,他才会对这个世界,周遭环境有安全感。
从分离个体化阶段开始,随着孩子骨骼、身体器官的发育,孩子就会自然发展出需要短暂离开母亲视线,探索周围环境的愿望。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鼓励孩子的行为并随时做好迎接孩子返回母亲怀抱的准备,直到他再离开,再次返回,周而复始。
他会逐渐发展到第四个阶段,建立客体恒定性,意思就是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无论母亲在或者不在,是满足的角色,还是剥夺的角色。
很多人分离个体化的阶段并没有完成好,就会在成年后出现一些问题。
譬如总是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的人生大事也要让其他人做决定,或者喜欢凡事有依靠的感觉,什么事如果没有人陪着自己做,就干脆放弃。
事实上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你的人生怎么能让别人替你安排,帮你完成呢?
试着接受孤独的状态,静静的一个人待着,问问自己究竟怕什么,在逃避什么,是能力的问题还是态度的问题,需要从哪里开始改变。
即使每天只有五分钟这样的思索也非常值得。快乐时,嘴角上扬,内心平静,才是真的快乐!
2.看一本好书,在书里与自己不期而遇
我小时候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工作以后更是很少看书。
无聊的时候就会看看新闻、八卦消息或者电视剧打发时间,可是忽然有一天,连这些东西也无法填补我内心的落寞,我终于拿起了书。
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给了我很多的安慰和启发。
安妮宝贝早期的作品我并没有看过,评论说她早期的文字给人的感觉是颓废的、虚无的、阴冷决绝。
我是从《素年锦时》开始看的,那时她仍然叫安妮,作品的风格却已然发生了很多变化,内观和自省的东西越来越多,变的清淡有节制。
我喜欢看一个人自身的成长,静谧却有力量。
之后又看了《眠空》、《得未曾有》《月童度河》。到出版《得未曾有》时她已改名叫庆山,然而并不排斥大家仍称呼她安妮,一个人的人生态度由此显现。
从此以后,书籍成了我最好的陪伴,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小说、散文等等仿佛久未谋面的朋友般走进了我的生活。
相信你也一定能找到陪伴你一程的良友。
3.积极的自我暗示,为自己打气
可能大家在一些脱口秀或者综艺节目中都看到过催眠的神奇效果,严格来说,这类催眠是通过直接和专横的指令来压制、误导和娱乐观众的。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心理咨询师会根据来访者的特定模式在安全的人际情境下发展他的内心体验,并让来访者压力减少,更加平静,拥有更集中、更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及更好的处理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正如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说的:如果你有幻想的痛苦,你也可以有幻想的快乐。
我们普通人可以凭借简单的自我催眠达到平静内心、增强自我力量的效果。
做法很简单,只需要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给自己正向的鼓励,积极赋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相信自己有力量和智慧面对生活的真相。
4.运用肢体语言,假装你很有力量
肢体语言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判断,假装有力量,别人会认为你真的有力量。
肢体语言还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假装有力量,你自己就能真的增强了力量。
最终心理充满力量的人更加自信、乐观、更善于思考,勇于冒险。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哈佛商学院的艾米.卡迪(Amy Cuddy)教授很有发言权,她同时也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非语言行为和瞬间印象如何影响人。
她在TED上的演讲《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被英国《卫报》列入能改变你人生的20个在线视频之一。
还等什么,赶快搜搜看!
(我是西安心理咨询师,西安外国语大学外聘心理老师,擅长亲密关系,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及情绪压力咨询,欢迎关注我!)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