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yichang心理咨询专家 许一荣
“我已经快40岁了,还有希望么?”芸希(化名)含着眼泪问她的咨询师。
“听起来你对是否能遇到一个合适的伴侣这件事感到有些绝望?”咨询师同理到。
“是的,如果亲密关系总是让我如此挫败的话,我又何苦要继续追寻呢?也许一心向佛是我最终的归宿……”
这是被称为大龄剩女的芸希在咨询中的感慨,当然,在咨询师看来,如果她真的打算孤独终老,便不会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
在她的内心,一定仍然渴望着通过对自己的内心的探索,来改变她生命中的“魔咒”——反复遇到的情感的挫败。
******************************
在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里,认为女孩与父亲的关系质量,对一个女孩未来的亲密关系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现代精神分析的研究表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段关系,实际会影响我们未来成年以后所有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通常我们在亲密关系里寻找的不仅是一个好爸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找一个好妈妈,女孩在一个男人身上去寻找好妈妈的影子,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悲哀么?
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存在感、价值感,需要通过在亲密关系里去补偿,有哪一段亲密关系承受得住这样沉重的的责任?
******************************
芸希是一个美丽并且有才华的女子,在他人眼里,她对凡事都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非常优秀并且易于相处的女人。
当然,这极高的要求让她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也因为这极高的要求,让她在亲密关系中屡屡受挫,以至于接近40岁的年龄,她的婚姻依然没有着落。
一向自信的她,再也抗不过岁月催人老的事实,她认为真的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是否是她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芸希有一个对她要求很高的妈妈,但芸希很难感觉到妈妈对她的爱,以及她对妈妈的爱。
******************************
“我做什么她都批评我,她只是告诉我,她对我的要求都是为我好。于是我要很努力的达到她的要求,可我总是没法让她满意,她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但实际上,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为什么她总是不满意呢?为什么她就不能给我哪怕一点认可?”芸希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哀伤,也有一丝愤怒。
“如果妈妈能够认可你,哪怕一点点,你会感觉如何呢?”咨询师紧紧跟随着芸希的感受。
“如果她能认可我,哪怕只有一点点,至少我能觉得活着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一直疲于奔命般的努力,我真的太累了,55555……”芸希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
******************************
尽管外界其他人对芸希都有非常高的评价,但对她来说,只有妈妈的认可才能让她感到活着是有价值的,而这一切很自然的被转移到了她所有的亲密关系里。
可以说,芸希的妈妈从未真的“看到”过芸希,也就是说关注到芸希真正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好”的标准和相关的高要求。
对于芸希来说,她在关系中最渴望的便是被“看到”。
被看到自己真实的需要,被全然的理解,这种被“看到”本身就是一个孩子存在的根本价值,而非那些通过外在的努力获得的认可。
******************************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当一个母亲能关注到孩子的需要,并给予全然的满足,这些满足是不需要孩子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的,而是母亲主动地给予关注和满足。
所以这必然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如果母亲给予的照顾和养育并非建立在以关注孩子本身的需要为基础之上,那么孩子就会在被“看到”这件事上存在一种强烈的饥渴。
因为内心对于“我是否值得被爱”这件事的不确定,会在无意识中始终折磨着当事人。
被看到就等于被爱,被看到就等于我是存在的,我是有价值的。
******************************
芸希过往的几段感情都让她非常失望。
她总是感到自己为对方倾注了太多情感、付出了太多牺牲,但对方并不能看到她的这些牺牲,而且也得不到对方的肯定。
最后她得出的结论就是——他不是真的爱我。
对芸希来说,不被看到而失望和总是感到挫败而自我否定,是她在亲密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在每一段关系开始的时候,芸希很容易将对方理想化,一旦发现对方不符合她的期待,就会感到非常失望。
在她看来,如果对方真的爱她,就应该努力的关注到她的需要,配合她的节奏。
另一方面,当对方不能给她足够的认可,尤其是双方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芸希不能接受对方坚持自己的意见。
她认为如果对方真的爱她的话,为什么不能为她而改变呢?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方没有她认为的那么好,同时她感到自己在对方眼中也没有那么好,所以对方不愿意为她改变。
******************************
按照芸希的逻辑,最后每一段关系都是以否定他人和否定自己来收场,她不断的寻找一个她认为“足够好”的伴侣,足够地爱她来为她改变,以证明她是值得被爱的。
这是芸希在意识层面的需求,但在无意识层面呢?
我们说,如果我们从不深入我们的内在去探索自己,恐怕永远也无法了解在心灵深处的暗黑领域中,我们是多么地自我折磨和自我束缚。
每当芸希对男朋友付出大量的感情和牺牲的时候,实际背后的潜台词是: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必须认可我,同时回报给我同样的爱。
这种付出实际是一种索取,相信在她每个男朋友的潜意识中,一定是感到不舒服的。
同时,很大程度上,芸希的付出和她的母亲一样,并没有看到对方的需要,而是把“好”强加给对方。
这种付出不仅是索取而且是控制性的,让对方在关系里无法感受到被尊重,最后想要逃离。
而当芸希指责对方没有为她改变时,实际背后的潜台词是:
如果你爱我,那么你就应该牺牲自己,放弃自己来满足我,这样才是真的爱我。
这种要求恰恰反映了芸希自婴儿期就一直没有得到的来自于母亲对她的满足。
******************************
我们知道,养育一个孩子是非常辛苦的,母亲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来满足孩子成长的各种需要。
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母亲需要调整自己去适应孩子的成长,包括大量的牺牲,而这种牺牲如果是建立在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
那么,即使身体上非常辛苦,但心理上母亲也会感到是满足的。
而如果母亲感到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对养育孩子这件事产生抱怨,甚至把攻击直接指向孩子本身,很难对孩子有一种自愿的牺牲。
要么是把照顾孩子单纯的当做一件事情来完成,即对孩子的照顾虽然仔细并不建立在关注孩子真实需要的基础上,要么就是即使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也是马马虎虎的。
******************************
在芸希的潜意识里,一直希望有一个人能无条件的爱她,为她牺牲自己,为她改变,这样她才能感觉到自己是真的被爱的。
同时,她对伴侣的要求实际也认同了她妈妈的模式——并没有把对方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因为,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与他人不同的特质,两个不同个体自然也会在同一事件上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但芸希无法理解这一点,而是把它看做一种对方不爱她的理由,大概也是因为,对她来说,这几十年来她对妈妈的爱,也是建立在牺牲自我的基础上吧。
她习得了一种爱的模式:真的爱一个人,就应该为他放弃自己。
******************************
“老师,我觉得对关系有一种厌倦感,不断的期待、失望,失望后又期待,然后又失望,真的觉得好累,我已经年纪不小了,也许我应该学会如何一个人过日子,直到我老了。”
芸希的话里透露出绝望,但也透露出也许是对现实的接受,一个人能开始接受现实,往往才能真的开始根本的改变。
当然,芸希需要来自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帮助她减少在关系里的期待,获得心理上的独立,即学会一个人也把日子过好、过得精彩而充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得孤独终老,因为,往往一个人能真正从心理上独立的时候,才是进入一段关系的好时机。
******************************
从某种意义上说,芸希活了近40年,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进入过任何一段关系,因为,她的妈妈通过忽略她的方式,实际上拒绝了与她的联接,没有联接,就没有关系。
而她之前的恋爱很大程度上都是她在和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理想对象恋爱,接着又和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让她失望的对象分手。
她从未看到任何一个男人真实的样子,因为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
※自体心理学说,母亲是“自体之镜”,意思是说,婴儿通过母亲眼中的自己以确认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有了这第一步,婴儿才能有基本的存在感,以发展个体意识,为以后逐渐与母亲分离而打下基础。
而芸希在第一步上就有创伤,所以发展个体意识和与母亲分离对她来说根本就是困难重重。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母亲首先要有足够的“好”和适度的“坏”才有助于孩子顺利的与母亲分离,走向独立。
母亲太好而没有坏,或者母亲太坏(给孩子的挫折太多)而缺少好,都会导致孩子无法与母亲分离。
也因此,芸希对于亲密关系的恐惧,实际上也是因为童年在与母亲的关系里遭受太多的挫折,所以,一旦遇到和伴侣意见不一致或者有冲突的时候,她就会退缩。
******************************
因为在心理意义上,她并没有通过与母亲的关系去内化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建立足够强大的心理能量去面对在关系中的挫折。
同时,她的反应方式也恰恰认同了母亲的做法——在关系里指责对方不爱她,不断给予对方挫折。
内心这种冲突让她反复想要抓住一段关系补偿自己童年的缺失,但又不断制造挫折导致关系破裂。
芸希在强调对方要看到她、认可她,为她牺牲的时候,实际上她也无法看到对方的需要,因此,在关系的基础上,就是非常薄弱的。
芸希所需要的心理补偿,只能在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中去完成,因为,在现实中,几乎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去承担另一个人如此沉重的责任。
******************************
一开始,男人会被芸希的美丽和优秀所吸引,而很快他们就会感到挫败而逃离这段关系,或者,芸希本人会先逃离一段不能满足她需要的关系。
“我还有希望可以改变自己么?”芸希期待地看着咨询师。
“当然,改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希望我们首先能看到,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非常努力。”
芸希又再次失声痛哭起来,她向咨询师表示,从未有人看到她的努力,她的妈妈只是不断的挑剔和要求,而其他人认为她如此优秀是应该的,因为她在专业上的天赋,而从没有人看到她是如此的努力。
而妈妈对她的否定,也无意识成为她努力的动力,换句话来说,她的优秀都建立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
所以,当她希望通过咨询来改变自己时,首先的基础也是自我否定,而咨询师向芸希指出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努力。
这种处理办法不仅没有和芸希一样去否定她自己,同时也满足了芸希一直缺失的心理需要——被看到。
所以,当被看到的一瞬间,芸希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而这种触动带来的是深刻的存在感:
一个能被看到的、可以真实表达自我的、得到他人积极回应的生命。
这样的生命持续地被滋养着,终有一天可以恢复它原本就有的无限活力与激情。
******************************
咨询师后记:
芸希是幸运的,至少她内在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促使她来寻求专业的帮助,那么,改变自己以获得更好的人生,指日可待。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似成长环境和同样心理问题的个体,很多人并没有力量通过改变而获得更好的生活。
他们往往只能不断缩回自己的壳儿里,依靠各种心理防御维持现有的极其不满意但又无奈的生活。
作为咨询师,有时候我会困惑,为何相似的成长环境中,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无论是心理能量上还是个体现实的社会成就上?何以有些人就能超越自我,有些人只能一辈子在极其狭小的自我空间里痛苦地挣扎?
以现代心理学的养育论确实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只有后现代心理学的身心灵理论则可以从业力的角度来解释。
我们也许拥有同样的成长环境,但我们并非都能在这一世完成我们生命的课题。
有些人也许已经在这一世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挑战,而有些人,也许需要更久的时间,更多的轮回来学习成长。
愿一切有情众生,早日摆脱无明,脱离苦海。
(文中的案例已做大量修改,隐去任何能辨认出来访者的信息)
☆我是许一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宜昌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亲子关系,职场减压,心境障碍,神经症,灵性急症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