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文

“老师,我是去年校招进入这家公司的。听同事说,新人如果第一年在北京总部得不到晋升,可能会被调到外地分公司轮岗。”

“我不想被调走啊,可是和我同一批进入公司的好几个都已经升职加薪了,而我一年多以来一直没有升职。”

“我真的很努力了,可是为什么越努力越失败?”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姑娘,扎着马尾辫,眼睛水汪汪的望着我,一口一个“老师”,让我想到《欢乐颂》里那个拼命加班只为留在公司的关雎尔。

******************************

“那你觉得,影响你获得升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问关雎尔。

“唔,老师,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我们公司是德企,中层以上都说英语,会德语也是加分项。别说德语了,我连英语都不行。”

“其实在大学我也过英语六级,可一开口我就紧张,一紧张我就一句都听不懂了。”

“甚至,我和其他同事打交道都会觉得紧张,担心自己笨手笨脚,说错话,办错事,可是越担心越做错事。”

我脑海里浮现了关雎尔在公司里,听不懂德国上司的指令只好傻笑的样子,难怪她得不到晋升。

******************************

“你曾经尝试过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些因素呢?你采用的这些方法效果如何?”我问。

“我背单词背到凌晨,其实很困也记不住。和上司尽量用电子邮件沟通。非要和他说话的话,我就对自己说‘我不紧张,我不紧张’。”

“还有,我发现自己现在刻意回避和同事说话,连中国人也不想说话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不敢问,担心自己问出傻问题被笑话。”

“好像这些方法效果不怎么好,晚上睡不好白天工作更容易犯错,不和上司说话也不现实。”

“老师,你看我熬夜都熬出黑眼圈了。我该怎么办啊,呜呜呜。”关雎尔双手托着腮,做了个特别无辜的表情。

没错,她就是像猫一样发出“呜呜呜”的声音。现在的90后,把“呜呜呜”当做一个词来使用,表达委屈无助。

******************************

关雎尔卖萌的档口,我的心里已经大概有数了。

帮助关雎尔迈出改变第一步的策略是面对现实

“英语不好”是摆在她面前的现实,而关雎尔为了回避面对这些现实带来的焦虑感受,而让自己以“熬夜背单词”“刻意回避说话”等方式应对。很显然这些策略并没有起到正面效果,反而陷入了越努力越失败的死循环。

“尽量不开口,用邮件沟通”“刻意回避和同事说话”“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不敢问”,英语问题把关雎尔逼成了一只头扎在地里的鸵鸟。她为什么要回避这些场景、事情,是因为这些场景、事情会给她带来不舒适、不安全、焦虑的体验。

可以说,这种回避是她的本能反应,就像往培养液里滴一滴盐,草履虫立刻躲开一样,是一种趋利避害。

【我们为什么不肯面对现实】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也正是这种本能使得人类物种得以延续。

但这种策略在现实世界中有用,在内在世界中却往往无效。很多心理问题,如压力、抑郁、焦虑、药物滥用等都和回避有关。

在现实世界中,周围环境不好我可以搬家,于是就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邻居不好,大不了我们搬家,这是有效的策略。有的人对花生过敏,严重起来甚至会致命,所以不吃花生,也不吃含有花生成分的加工食品,这也是有效的策略。

所以在现实世界中,回避对自己有害的、不利的人和事情,有的时候是有效的。

但是在内在世界中,往往就难以回避了。比如一个人失恋了,她感到很痛苦,这是正常的反应。而且我们很容易“睹物思人”,心理咨询中这种现象叫“泛化”。

我有一个朋友,失恋后坐地铁都觉得伤心,因为她看到那些站名都会想起曾经和前男友在那个地点做过什么事情。一起在“五道口”吃过韩式火锅,在“西直门”逛街买衣服,在“动物园”拍过照片,一想到这些她就伤心起来了。

她能从此不坐北京地铁,或待在家中不出门吗?不可能。能不伤心吗?也不可能,因为情绪是自然产生不可控制的。

逃无可逃,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和这种悲伤的情绪共存,在北京的雾霾中让悲伤慢慢风化。

在现实世界中使用“趋利避害”把一切控制好的人,往往希望把内在世界也控制住。

比如,一位事业有成男士的妻子因癌症离他而去,他说:

“我前半生几乎没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名校毕业,名企背景,连创业都很顺利,可是为什么我才四十多岁我妻子就得了绝症啊!我女儿才九岁。我太伤心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不伤心?”

答案是没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想要控制悲伤、焦虑等内在体验,是做不到的。

而且,人们越是视图压抑消除内在体验,这种体验越是会增加。比如,我让你“别想那只大象”,你脑子里肯定会出现一只大象。

关雎尔在面对上司和同事时,告诉自己“我不紧张,我不紧张”,反而更紧张。

正如前面说的那位男士,反复告诉自己“我要忘掉妻子,我要忘掉妻子”,当年相濡以沫的场景却总是历历在目。

【不面对现实时,策略往往是无效的】

关雎尔用“学英语到凌晨”的方式来缓解焦虑,其实是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的回避。

她还用尽量不和上司说话,甚至不和同事说话的策略来保护自己。但她内心其实也知道这就是掩耳盗铃。时间久了,只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正如她自己所说,这些策略好像并不是很有效,唯有接纳现实才是真正努力的立足点。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有很多无效的策略。

你可以试试把你正在用的策略写在一张A4纸上,而你“努力”做的往往是用这张写满策略的纸遮住自己的脸。为了遮住自己,你的两只手都被占用了,战战兢兢而又看不见眼前的现实。

但是,如果此时我邀请你一起跳支舞、打网球、吃火锅,你还能做到吗?

因为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继续用这张纸遮住脸。这就是关雎尔和她羡艳的升职同事们的区别。

当别人把能量用在建设现实世界的时候,你只把能量用在维护虚弱的自尊,这注定是一场要输掉的战争。这就是有些越努力越失败的原因。

如果你不再那么专注于遮住自己,而是把这张纸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桌子上,或者收藏在抽屉里时,又会怎样呢?

相信对于已经过了六级的大学毕业生关雎尔来说,下决心练好口语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

【真正的“面对现实”】

我所谈的现实并不是指完全客观、物理的那个现实,而是外部现实经过我们的内部世界加工后的现实。

就像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其实也不是真正的世界。真正的世界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而我们看不到原子分子,我们看到的一棵树、一个女孩、雾霾,是由我们认知和加工过的。

为什么那是一棵树,而不是植物、灌木?我们或许是凭借衣着和声音判断那是个女孩?而雾霾,在我们知道这个词之前,我们如何定义这种鬼天气?

所以,对人来说绝对客观的现实是不存在的。

而且为了保护我们的大脑和内心世界不至于崩塌,我们会有一些“防御”,前面所说的种种策略都是“防御”。

防御这个词并不是个贬义词,不管对一个人来说,他所使用的防御是怎样混乱、病态、非理性的,都只是他为了适应世界和保全自己做出的最好选择。

同时,成熟的防御机制也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是有防御的,而不是以裸奔状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的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会躺在地上装死,壁虎会舍弃尾巴以求逃脱,这也可以视为防御。只不过人类的防御更高明、复杂,很多是言语上的、思维上的。

比如忽然听到某位喜欢的明星自杀了,人们正常的反应是“骗人的吧!我不信!”这就是通过否认的方式防御。

又或者,一个女生失恋了,我们安慰她,“那个男人本来就是渣男,三心二意,根本配不上你,早分手早解脱”这也是一种防御,用“合理化”的方式防御。

而“面对现实”,就是既可以看到我们的防御,也可以看到我们所防御的。

允许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出现,不管它们是美好还是痛苦,让它们来去自如。

******************************

关雎尔用了很多策略防御,我对她的建议并不是要她一下子把这些策略都去掉,而是在用这些方式使自己感到安全的同时,也看到背后让自己感到恐惧的东西。

很多人对于面对现实有一个误解:“如果我面对现实、接纳自己英语不好,不焦虑了,岂不是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了?”

当然不是。我们面对现实及现实带来的焦虑,不是为了消灭这种焦虑,而是为这个焦虑腾出空间,不去和它对抗、带着这种焦虑的感觉去继续工作和学习。

正如那位没有四肢的尼克·胡哲所说,“真正的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知道害怕却还是勇往直前。

当我们面对职场挑战时,知道自己会害怕,但是可以带着这种害怕继续努力。

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但是不与反应做对抗,而把精力放在对自己长远有利的事情上。

********************************

“或许现实就是一头站在你对面的丑陋怪兽,你对它讨厌极了。所以你一直在努力和它拔河,已经鏖战很久,但看起来你永远不会赢。

而且你和它之间有个无底洞,你觉得自己稍不小心就会掉进那个洞里,万劫不复。

问题是,当你忙着努力与这个怪兽对抗时,你还有精力真正注视生活吗?

你有没有可能放下手中的绳子,与那只怪兽和平共处,在与它共处的同时做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谈话的最后,我把这段话送给对面的关雎尔。

在此,也送给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

☆我是李瑞文

北京心理咨询师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情感、生活压力、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