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荣

常常听到有人感慨:生活在别处。

仿佛是只能无奈地待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哪怕它在世俗的价值观中看起来是富足的、令人羡慕的以及合理的。

总之,你内心真实的某些需要是没有被满足的,或者说感到没有办法去满足。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认为这是相对来说好一点的状况。因为你至少知道你生活中有某些并不满意的部分,你感到无法去改变,暂时选择妥协。

而最可怕的情况是,内心时不时感到空虚、无聊,需要不断的用工作或者恋爱,以及任何一个可以反复麻醉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种空虚、无聊,却依然在内心有一个疑问:难道活着就仅仅是这样吗?

也许你的生活也有快乐的时候,但你总感觉生活的背景就像一大块灰色的云层,阴郁而无趣。

****************************************

在心理学上,对抑郁症有这么两种解读:

1.一个人不能接受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就会抑郁,抑郁就是凝固的生命力。

2.一个人远离真实的自我,就会抑郁,因为他(她)活在虚假的心理体验中。

其实这两种解读是同一个意思,真实的自我就是能自然流动的生命能量。

一个孩子,想哭就可以哭出来,想笑就可以大笑,想做什么都可以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一个外在的标准或者评价体系。

他(她)跟时刻跟自己在一起,一切的行为都是发自他(她)内心的真实需要和认可,他(感到)自在而自信。

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太自私了?你看,每当我们强调一个事物,人们很自然的会联系到它的对立面。

这就是身在二元世界的局限,我们通常容易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部分,而不是一个整体。

****************************************

如果一个人仅仅只考虑自己,当然是自私的,但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考虑他人的需要,那么自我感就会非常弱,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看起来没有自我。

所以,主体-客体二元的两端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心理学上是有依据的。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关于“自体”的概念,也就是关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一个根本的基础,就是来自于“自体感”。

自体包含了所有与个体的身心体验有关的事物,换句话来说,如果你不是活在你真实的内心体验中,你就没有一个凝聚的自体感,通俗的来讲,你活的不是你自己。

所以,这是为何有人会感慨“生活在别处”,或者你会觉得某人“很假”之类的。

****************************************

与此对应的,是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假自体”概念。

他提到一旦母亲不能回应婴儿自发的需要,当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时,婴儿的需要被忽略了,取而代之的是母亲的需要占据了主导。

婴儿不能通过母亲的积极的回应他(她)的自发性需要,而从母亲的回应中确认真实的自己。

举个例子:

比如婴儿这时感到饥饿,大声的哭喊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母亲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及时的回应婴儿,婴儿的哭喊反复得不到回应以后,开始变得安静下来。

这时看起来婴儿学会了等待和忍耐,但这背后的的心理状态实际是婴儿发现自己的真实表达是不被回应的,它感到愤怒、失望、绝望,最后是恐惧。

那么出于生存的本能,他(她)无意识的开始顺从母亲的需要,远离真实的自己,由此形成“假自体”。

因此,有些看起来非常乖的孩子,也许是在婴儿期就埋下了抑郁的种子。

****************************************

我们说,任何心理防御的初衷都是个体为了保存自身的安全。

因此,当婴儿无意识顺从母亲的需要,一方面直接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也通过照顾母亲而间接的保护自己,同时还能提供一些环境里没有的保护功能。

但防御机制的另一面,就是那些出于自我保护而被深深压抑到潜意识里的生命能量,当真实的自体得不到回应时,婴儿开始逐渐形成假自体的心理防御来维持必要的生存。

以压抑一部分生命能量来维持生存的方式,必将导致身心上的巨大损耗。

一个人看起来也许是给他人非常好的印象,有好的学历和工作,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但外人看不到他内心空虚、无聊的那一部分,他本人也许并未有一种真实的活着或存在着的感觉。

话说回来,一个人没有从重要的养育关系中首先确认自我的真实存在,相应的也不可能真的懂得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

我们刚刚提到的一个人可以既尊重内心生活,但同时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所呈现的和谐状态,能感知自己内心的需要,也能感受到他人内心的需要。

当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发生冲突时,他(她)也能做出牺牲(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而不是违心的妥协),或者不能满足对方的情况下仍能理解对方的不满甚至容纳对方的攻击。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关系本身是真实的,可以容纳双方的好坏,能建立有弹性、有深度并且有质量的关系。

但“假自体”不同,它的关系中呈现的是一种迎合,与人的交流并非建立在真实的情感之上,往往流于利益。

所以,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人,几乎和所有的人都能建立看似友好的关系,但你真的想要向他靠近时,你会感到一个厚厚的堡垒挡在你们之间,让你无法感知到真实的对方,当然,对方也感知不到你,甚至他也感知不到他的“假自体”防御。

拥有假自体的个体,不仅是他自己,就连他身边的人,与他交往久了也会感到一种无趣、冷漠。

****************************************

以心理学的理论来看,人心理的发展首先是“自体爱”,即从重要养育者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以确认其是安全的、有价值的。

然后才是“客体爱”,即从重要养育者那里体验到“人我界限”,以在自体爱阶段获得的安全感、自尊及价值感去建立一段健康的关系。

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这个主体-客体的二元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它是一个人真实存在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不能以自身内在真实的体验为基础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很难有“活着”的感觉。

因为我们的体验让我们有一种扎根现实的感觉,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我活的很现实”。

这指的是为了迎合外在的评价体系维持自身的价值感而牺牲自我的需要。

这样的“现实”,会最终让你远离现实,尽管你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尽管你获得了社会成就,但你仍然会一定程度上感到活得缥缈虚无。

当然,相对于我们的童年经历来说,要活出真实的自我非常不容易,甚至那“假自体”的面具已和我们的血肉连在一起。

一旦要改变,恐怕撕裂般的痛苦和流血是难免的,但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好好的为自己活着却是更重要的。

毕竟,我们不再是那个需要顺从母亲的需要才能活下来的弱小的生命了,我们也许有能力看到自己的伤口,并且尝试去面对。

****************************************

从我的感受、我的情绪出发,允许自己感受内心的一切变化,允许情绪在身体上地流动,给自己找一个安全的空间,去探索,去表达,去发泄。

首先,允许自己与真实那一面直接接触,看到自己的恐惧——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接受,就像童年时期在与母亲的关系里体验到的那样。

同时,发自内心需要的去做一些事情,哪怕看起来是无价值、无意义的,但你的喜欢、你的兴趣,你的意愿就是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这将帮助你了解你内在的价值、意义,不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体系以维系自身的价值感,你会发现,有一种存在的根基开始扎根于你的现实世界。

也许一切并没有那么可怕,恐惧往往来自于过往的经验,并且受限于作为一个婴儿有限的认知,而今时不同往日,改变的机会永远都存在。

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将来,好好活,真实的活。

因为,你值得更好。

☆我是许一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宜昌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亲子关系,职场减压,心境障碍,神经症,灵性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