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荣
为了做一个标题党,我把原本的标题《信任与放手》改成了现在这样,如果你被标题吸引进来,证明我成功了。
信任与放手。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以至于更多时候它听起来像一种口号——我们必须要信任他人,不然别人也不会信任我们;我们要学会信任他人,别把自己孤立在独自战斗的堡垒中……
然而,这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训练,这涉及我们生命最初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
********************************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我们只有在每一个阶段完成相应的心理任务,才能形成一个健康成熟的人格。
而第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在0-1.5岁建立起对这个世界基本的信任感,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会告诫父母们,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怎么爱孩子都不过分。
因为孩子的任何需求都需要被及时感知到,并加以满足,以保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到自己是完全安全的,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印象是信任的。
可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对自己和他人无条件的信任呢?这里说的无条件的信任,并不是说对于任何人都没有界限意识的倾注所有的信任,
这里说的信任是一种关于“希望”的品质,也就是说一种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善意,即婴儿最初感受到的: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受欢迎的,一切都可以被满足的,我是安全的,我可以信赖他人,他们会爱我不会伤害我。
********************************
要满足一个婴儿的安全感确实不容易,很多亲自带孩子的妈妈一定有过深刻的体验,无微不至的照顾常常会让母亲感到筋疲力尽。
对于一个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的婴儿,作为母亲我们不得不给予如此全面的照顾,不然将来我们会看到很多诸如:
对人总是怀有敌意难以融入人际关系的人(通常我们称这样的人很小心眼,因为他总是把人往坏处想);
或者难以跟人合作的人(总担心别人做不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掌控一切);
或者难以取悦的人(无论你为他做什么,他都觉得你是有目的的,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他);
容易有灾难性幻想的人(生命最初对这个世界产生的悲观、绝望的印象会反复出现,缺乏“希望”品质,不乐观。)。
这听起来好像在批判那些不信任他人的人,那么我们可以从防御的角度上来理解这种现象。
********************************
我们说,任何心理防御的目的其实都是在自我保护,哪怕是我们通常看起来非常讨厌的一些行为。
比如一个喜欢说谎的人,其实他只不过是在通过说谎努力的维护极小的自我空间。
因为他的养育者可能是一个极其焦虑又控制的人,所以他只能通过说谎来争取有限的自我空间,不然,他可能过着完全没有自我的生活。
还有一些人,即使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他依然可以否认事实。
在他人看起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承认当下的事实也许会让他完全丧失自尊,导致崩溃。
而自尊对于他来说是存在的基础,如果完全丧失自尊,那么就等于面临死亡。
所以,再看到那些死都不愿意认错的人,也请嘴下留情吧,毕竟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的体验太不一样。
********************************
那么不信任他人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1、避免受伤。如果一开始就把别人都往坏处想,那么就不用跟他们去建立关系,不建立关系就不会受伤。
如果要建立关系,那么也是利益的关于,即“我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我”,这样同时也拒绝了爱,不去爱也不接受爱,就不会受伤,因为爱是最容易让人受伤的。
2、避免麻烦。从某一个层面来讲,与人合作比一个人独自工作更麻烦。
它涉及到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需要不断的互相沟通,碰撞,不仅涉及到工作层面的交接、互动、配合,又涉及不同人格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包容,甚至妥协。
一个人工作的好处是只需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内容,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不需要和他人互动,就不需要各种自我改变和承担因无法掌控一切而引发的焦虑。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一些优秀的领袖人物,他们不仅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也能成就很多追随他的人,因为对他人的信任奠定了良好与人合作的基础。
领导者信任下属,给予下属空间去发展才能,即使有失败的时候也能保持信任对方,这样成就了下属,而下属出于对领导的信任和被领导信任的鼓励,最终努力工作也成就了自己,实际也成就了领导。
可见,互相信任,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
不信任人者往往在童年时期也是不断的从养育者那里感到一种被嫌弃、被拒绝,视建立关系为一种负担。
而关系本质上就是麻烦的,怕麻烦别人,或者怕别人麻烦的人,最终只能落得孤独的命运。
在咨询工作中,这样的来访者往往需要咨询师花大量的时间去与其建立信任感,而且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咨询关系。
因为一个人若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段关系里没有体验到安全感的话,这种感觉就会伴随他在每一段关系里不断的重复体验。
3、避免毁灭感。凡事都往最坏处想的好处,是“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心理上已经有准备了,事情不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了,所以最后我反而能感到轻松一些,更容易接受那个结果。”
对于不信任人者来说,可控的失望比不可控的事实更安全。
如果让他对某个事件怀有好的期待,保持乐观,一旦遭遇失望,巨大的落差对于他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
因为不信任者本就难以建立对人的信任,一旦付出信任,可能过于理想化并且缺乏界限;
也因此,一旦失望,就会感到被毁灭一般,那种自童年以来就携带着的巨大恐惧与绝望会被强烈的引发而把他吞噬。
因此,坦白的来说,信任一个人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常常会选择与人保持距离,避免过于亲近,凡事显得很独立,不依赖和麻烦他人。
但这样的结果是导致我们难以有真正可以信任交心的朋友,也难以通过和他人的合作,来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的轻松。
********************************
同时,“放手”不仅跟信任有关,也跟挫折品质有关。
即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你的期待、没有达到你的要求或者他就是失败了,你还能持续的付出对他的信任吗?或者从此收回你的信任,跟他划清界限,甚至也不再信任其他人?
客体关系心理学界的暖男温尼科特认为“恰到好处的挫折”加上“抱持性的环境”,将会破除婴儿的全能感,让婴儿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
从这一点上来看,真实的世界,即我不是完美的,他人也不是完美的,我们都会犯错、失败。
虽然我付出了信任,遭遇了失望甚至背叛,但我还能经过理性的评估以后,选择是否要继续信任对方,但无论如何,我都能保持对人基本的信任和希望品质。
所以,一个人能付出信任、能放手与他人合作、能容纳失望、恐惧等负面情绪,能客观合理评估事实选择继续付出信任或收回信任,同时又保存对人的基本信任和希望品质,这种整合真的太不容易。
********************************
也许我们的内心会经历失望、不满甚至愤怒和恐惧,但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的受伤背后那些与我们童年经历有关的创伤情绪,首先做好这部分功课,才能在关系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有些时候,并非是他人不值得我们信任,而是关于信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实在有太多无法言说的痛苦。
除了自我保护,我们也应该尝试着看到积极的那一面:
*信任,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
*信任,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他人与你分担你的压力,同时借助他人的力量扩展你生命的宽广度,也许与人合作会成就你辉煌的人生,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信任,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疗愈过往的那些伤痛,允许它们真实的呈现,在那些恐惧、绝望背后,你最终会发现生活同时也有安全、希望和爱,它们是同时存在的。
********************************
放手,不仅仅是给予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下属一个空间去独立、去创造他们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是“放过”你自己。
自我保护的“盔甲”穿的太紧了,也许该松一松了,独自承担一切太累了,也许该歇一歇了。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会对那些难以信任他人的人多了一些理解,或者你正在对自己多一些理解,所以我们至少可以对内心那个恐惧的“孩子”说一句:
“亲爱的,你辛苦了,一个人扛着一切肯定很不容易吧?”
愿你找回对生命的希望与爱的信心。
☆我是许一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宜昌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亲子关系,职场减压,心境障碍,神经症,灵性急症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