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荣
“负面情绪是应该被回避的,为什么我们不多想想开心的事情,把不开心的事情忘掉呢?”
我相信大部分人赞同以上的这种说法,同样,我们仔细回想一下,这也是我们从小潜移默化的从父母、学校和社会里接受的关于对待负面情绪的态度。
我们就拿“哭”来举例:
父母说:“别哭,要听话!哭有什么用?”
老师说:“别哭,要化悲愤为力量!”
社会说:“如果你是强者收起你的眼泪,眼泪是给弱者博取同情的物质。”
总之,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哭”本身是不被接受的,它被认为等同于脆弱和无能。
那么,“愤怒”呢?
“不要生气,干嘛和那样的人一般见识?”(仿佛在说生气显得小家子气,没档次)
“算了,别气了,把自己气坏了划不来。”(听起来有道理,但依然的压抑怒气还是会伤害自己啊。)
“生气有什么用,还不如想点办法怎么做。”(认为生气是无能的表现)
还有“悲伤”。
“别伤心了,你要振作起来。”(担心会一直消沉下去)
“伤心过度会伤身体啊,你要节哀啊!”(哀伤不释放难道不会伤身么?)
“事情已经过去了,老伤心也没用啊。”(人又不是机器,情绪哪里会随着事情过去而消失呢?)
总而言之,我们所学习到的对负面情绪的评价是——它是“不好的”。
情绪心理学理论认为“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它是不可以被消灭的,但可以进行有效的疏导和管理。
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
那么,这里明确的指出了情绪本身并无好坏,由情绪引发的后果则有好坏之分,同时它是一种主观认知经验,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我们会由自己主观的对事物的评判而导致各种情绪的产生。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打扮前卫的女孩,你心里有一个主观的评判:“太妖娆了,肯定不是正经女孩。”于是你心里生起一股厌恶和轻蔑。
可另一个人内心的主观评判是“哇,好时尚!有个性!”心里生气一股愉悦和羡慕之情。
对同一事物的主观评判不一样,引发了不同的情绪。
而且,就那个打扮前卫的女孩本身来说,也许这两种评判都与真实的她无关。
可明明事情本身与我们无关,可我们已经被评判引发的情绪弄得心情起起伏伏。
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
有人会说,我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啊,当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会转移注意力,或者想想事情好的方面,或者做做运动,或者我会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这些被心理学认为是心理防御,当然,它们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真的会觉得好一些,但同时你也会发现同样的情绪会反反复复的出现,你总是为同样的问题和伴侣吵架,总是在同一类事情上冲孩子发火,而且有时候一旦情绪上来,没完没了似得。
你当然会没完没了,试想一下,你从小到大压抑了多少负面情绪,一旦被引发,自然会感觉到有强烈的情绪涌动上来。
但出于对心理活动的不了解,大家很容易评判为当下是这一次情绪非常猛烈,实际它是多年来积累的一个情绪的总量。
所以,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很多朋友会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疏导以后,负面情绪发作的频率减少了,每次发作的张力逐渐减小了,就是因为过往压抑的那些负面情绪逐渐在释放的结果。
那么,如果情绪是由评判引发的,那么是不是消除评判,我们就会不被情绪所困扰呢?
是的。超个人心理咨询的方式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困扰,它的关键词是——当下。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时下流行的“正念”、“内观”等佛教修行法门,确实如此,超个人心理学融入了灵性架构,从根本上解决“苦”对于人心理的困扰。
有人会说,我脑子里每天都有很多评判,怎么能让它停止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采用正念的方式,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者某个被情绪引发的身体感觉上,比如胸口的憋闷),仅仅是集中注意力在身体感觉上。
也许你会觉得难以做到,是不是会走神,但是没关系,当你发现自己走神,可以把注意力重新拉回来,反复练习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脑海里的思维更少,人的内心也更平静了。
而内观则是更深一层的技巧,简单的来说它的意思是“如实呈现”,也就是说你当下内心有什么,就允许它浮现,这里指的是心理状态的呈现,以及心理活动导致的身体反应的呈现。
比如,你感到愤怒,胸口好似一团火在燃烧,你首先以正念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胸口那种被火烧的感觉上,接着你会发现脑海里会呈现一些画面。
可能是童年某个你熟悉的场景,或者某个象征的表达你当下情绪的场景,这更加会引发你身体上的难受,也许你感到一种窒息感。
但记住,继续保持觉察,允许一切呈现,要知道,这些只是感觉,并不会真的伤害你。
即使在你脑海里出现你愤怒的想要杀人的场景,这也非常自然,首先这不会真的伤害到那个人,同时这一切都在表达:
你感到受伤了,而不是简单的因此评判你为“坏人”。
做这样的练习,就是为了消除我们固有的评判模式,与真相在一起。
真相之一:情绪的升起和消散不过是自由流动的生命能量。
真相之二:有的负面情绪背后都是在表达“我受伤了”。
真相之三:当你可以把负面情绪中的攻击能量象征化,那么攻击能量本身就不会伤害到你自己或者他人。
假如所有的杀人犯都能将攻击性象征化,那么他们将不会犯罪,犯罪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心智化功能不足,无法将攻击象征化,所以就行动化了。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的给自己找一个空间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我们将更少的被它所困扰,以及伤害到我们身边的亲人。
我们本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觉知,更多的成长,更少的负面情绪。
☆我是许一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宜昌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亲子关系,职场减压,心境障碍,神经症,灵性急症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