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zibo心理咨询专家 高洪奎
科学,把人类文明带入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大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科学,日益成为我们生活、健康最重要的指导。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
似乎人们已经成为了习惯,吃(做)之前先问问:
“我这么吃(做)科学吗?”
“我的XX高,能吃……吗?能喝……吗?能……吗?”
“科学(医学)对我的健康状况是如何分析评价的?”
“我的病将会怎么发展?我还能活多久?”
……
记得当年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红遍大江南北,里面有个当时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二诸葛的一句:不宜栽种。成为当地人的笑柄。
多么熟悉的场景啊!只不过,二诸葛是因为迷信阴阳八卦,那时这被称为迷信;而如今的人们则是因为迷信科学――迷信科学,就是伪科学。
虽然迷信的内容不同,然而又何其相似!
生活中人们对包括医学在内的许多科学知识的片面接受、理解和相信几乎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我认识一些老人,整天拿血压计在家量血压,一看超过130,就紧张的要命,加大用药量。
许多人吃饭要看着表,几乎不能错过一分钟。每天准时按点运动,运动各类严格按媒体、健康讲座中所介绍的。
不但自己如此,还要求家人也照做,让家里人苦不堪言。
也有人因为老伴血糖高、血压高,一点肉也不允许吃;哪怕实在馋了,蛋糕一小口也不能尝。身边一些朋友,虽刚人到中年,也进入这样一种生活模式。
朋友聚会,常听到一家人在一起谈论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介绍自己吃、喝、锻炼的经验,俨然大家个个都成了医生、专家。
又因此派生出另一个问题:很多人问:今天这个专家说可以这样,明天那个专家说不可以这样,到底该怎么样啊?
许多人经常会提到因为自己血压高或者血糖高或者某某高,所以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神情庄重而严肃,让听的人明显感觉到言语中透出的不安甚至恐惧,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血压高、血糖高等类似的XX高真的那么可怕吗?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于2014年5月份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做了一场很有影响力的报告《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
他在报告结束时总结道:
“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
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迷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做魔法。”
迷信正在以科学的名义损害着我们的健康。
*2*血压、血糖高真的那么可怕?
这里我们需要先普及一下一些关于认识和理解疾病、生化指标、科学统计数据的常识。
疾病是指身体某些功能的失调或身体某些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生理异常状态。
此时,人体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和生命能力受到限制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生病是指人们承受疾病的一种状态。
生化指标是个体的医学检查生化数据;
所谓生化指标高或者低是指个体生化指标数值和医学上根据统计学数据而确定的医学诊断划分数值相比较得出来的结果,超过这一标准就是高,达不到就是低。
由于医学标准是一个人为确定的统计学数值,它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适用于整个群体的特性描述,因而对个体具有参考意义。
疾病不仅要有生化指标数值的标准,而且必须要有社会适应和功能的下降,如劳动能力或生命能力受到限制或者丧失,并且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
因此个体单纯的生化指标数值的稍高或者稍低本身并不一定是疾病。
如此说来,单纯的血压、血糖测量值略高于标准值本身并不是疾病。
那么,既然不是疾病,我们为什么还要控制呢?
这还是涉及到前面提到的统计学数据问题。
以血压高为例,通过大量的研究,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这个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说,血压高是危险因素,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类似地,还有血糖高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诊断糖尿病前期的空腹血糖标准是6.1mmol/L,美国将此标准改为5.6mmol/L。
我国2008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过两个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前者仅用空腹血糖和糖负荷2小时血糖,而后者不仅采用了美国的空腹血糖标准,而且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推算出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分别为占成年人的15.5%和50.1%。
可以看出,如果把标准降低一点,将会增加多少人被血压高,被血糖高。
就是说,医学标准是一个诊断参考标准,而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标准。
人们往往不清楚这一点,而迷信地以为这个值就是绝对的分界线,超过了就是病,这是对科学对医学的误读。
过去,我们的生活水平低,医疗手段落后,人们不知道这些标准,病了也不知道;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手段发达了,许多人对生化指标划分标准的迷信反而成了沉重的负担。
一旦发现某指标高,惶惶不可终日,感觉身体真的大不如前,搞不清是因为心理紧张导致了疾病,还是疾病导致了心理紧张,没病倒也吓出病来了。
*3*治疗也可能适得其反
我们说控制危险因素降低疾病风险的效果显著,是指统计学数据,是面对社会群体来说的。
以高血压为例,当把降低30%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结论用到个体时,是什么样的含义呢?
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
亦就是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同时带来的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再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
有一个研究显示:
8000多例高血压患者经过4-5年降血压治疗,所谓轻度就是收缩压150mmHg以下和舒张压120mmHg左右,治疗组和不治疗组相比,总死亡率冠心病的发病率、卒中发病率、心血管发病率都没有显著差别,说明这个标准如果把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提高10mmHg,和现在定的标准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但是,治疗的人有9%发生药物的副作用,而不得不终止治疗。
所以如果把高血压的治疗起点由现在的收缩压140mmHg提高到150mmHg,舒张压90mmHg提高到100mmHg的话,可以减少1亿人服用降压药。
当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实际结果是,因为采取措施而受益的人并不多,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反而使健康受到损伤。
这个结论够让你震惊的吧?然而,让你震惊的不只是危险因素,还有对疾病的筛查。
如今,医院还有许多健康机构打出了早发现、早治疗的宣传口号,许多研究者也指出定期查体的重要性,很多单位已经把定期查体作为员工的福利之一。
毫无疑问,这是好事,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福音。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看看身边发生的病例,会发现两个现象:
一是现在各种肿瘤的发病率似乎非常高,比过去多了许多倍,因肿瘤而死亡的比率也非常高,寿终正寝的已不多见;
二是许多人本来上班好好的,单位查体发现有肿瘤,于是住院治疗,结果没过半年甚至不到两三个月人就没了。
前者,人们归因于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后者则往往得出结论:肿瘤太可怕了,得了就会死,而且会很快,没的治。能多活几年就是奇迹。要是早发现或许还有救。
这似乎又反过来印证了早发现、早治疗,定期查体的重要性。
医学研究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呢?
国外有多项研究发现,医学检查手段的高度发达,使通过各类检查发现的肿瘤患者人数明显增加,但是,检查与不检查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别。
这些研究包括: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
癌症大概是有这么三类:
一类肿瘤发生非常快,检查是没有用的,因为一旦发现就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一种是缓慢进展型,这种筛查效果好一些,因为你在早期症状出现以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可以查出来的,或者到生命结束的时候还没有长成,不会对生命造成影响。
再一类就是停滞发展型,到一定程度它就不长了,甚至消失了。
我们平时什么情况都没有,去体检,意外查出癌症,所以给起了一个名字叫“偶发瘤”。
肺脏做CT,50%的人发现可疑,实际上10年风险只有1.8%,所以它不是致命癌症的机会96%。
不吸烟的人当然发现的少,其他肾脏、肝脏、甲状腺都会有意外的查出癌症,但是这些癌症99%左右都不会有事。
*4*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寿秘笈?
现在我们看到了大家感觉到的现实和科学研究的结论之间的巨大差别。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一是来自媒体不专业(指对报导事件涉及的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不专业,以及对报道所涉及的行业知识不专业)。
为求轰动效果而断章取义、不顾社会效应而无限放大小概率事件的宣传误导。媒体言论自由不代表可以放弃社会责任,党对媒体的监管是必要和必须的。
二是人们对科学的片面、教条、僵化的迷信。
迷信是人类普遍的本能的心理之一,不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自动消失,所以,反对迷信是人类长久甚至永恒的任务;
三是商业利益吸引利益相关方的炒作,推波助澜;
四是人们的心理效应,换句话说,与其说许多人是死于某种疾病倒不如说是死于其对该种疾病的迷信的认知。
我们追求健康,我们相信科学,但是,请不要以科学的名义损害了我们的健康。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过与不及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提倡中庸之道;
如果说过去,由于医学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是不及,那么,如今我们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但人们对这种认识的态度达到了过的程度。
美国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提到要推广十三条道德项目,其中之一便是中庸,他对此的解释就是:不要走极端。
《黄帝内经》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早预防,不是通过依赖吃药,不是依赖吃保健品,更不是靠体检,而是要从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开始。
许多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预防及改变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心理干预通过认知和行为疗法来改变人们不健康的行为,能有效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干预结束后,这些行为经常会复发,改变已形成的生活方式比预防疾病更难。
这是十分令人头疼的事,也是健康心理学关注的重点。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有些人过度关注对疾病的预防,一般有两种表现:
一是有些人给自己设定了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如:肥胖的人试图通过大运动量的锻炼来达到运动员一样的身材。
二是有些人生活的过度拘谨,偶尔吃一点高脂食物或者有一天没有坚持锻炼就会感到非常担心。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健康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过分在意健康。”改变这些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需要心理学专家的帮助和指导。
前面我们谈到了统计学的诊断标准和个体的关系,以及用药治疗对统计学的意义和对个体作用的不同。
仍以血压高为例,我们怎么能确定自己是在有效的4、5个人内呢?还是在无效的95、96个人中呢?
高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取决于高血压,还取决于血脂、血糖、生活方式、年龄、性别、性格,职业,遗传学等等。
因此,对心脑血管疾病因素的控制,应该把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打分,来确定高危和低危人群,如果其他都很好,就是一个轻度高血压可以不做处理。
如何看待常规的体检?
如果体检让个体产生了紧张、焦虑、恐惧,给个体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样的体检,不要也罢。
如果体检紧张,不体检也紧张,怎么办?最好,还是先找个心理督导师或者心理治疗师看看。
通常,人们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或诊断出某种疾病,才会采取措施来维护健康。如看病、吃药甚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是否寻求医疗帮助以及是否尊从医嘱和治疗方案。
比如,如果病人不知道自己的症状是某种严重疾病的临床症状时,可能不会或者很迟才会就医。
如果治疗方案很复杂,或者要求患者进行长期的行为改变,或者医生对治疗方案的解释及对治疗重要性的强调不够时,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会差一些。
这需要医生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和专业技能,但基本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医生、患者和家属需要有健康心理学专家的指导和合作,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
《黄帝内经》强调治病要“观其志意”,“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要重视患者的心理作用,指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生病以后,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
现代医疗如今已经从无视心理作用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单轴诊断治疗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三轴、五轴诊断治疗。
研究显示:辅助以心理干预的治疗对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有显著的效果。心理干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压力应对技巧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非住院人群。病重的患者通常要应对疼痛、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干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笔者通过对二十多位国内外最长寿老人的生活习惯的分析发现,没有一位是死板的使用养生方法的,他们的共同特点只有两个:
一、生活相对有规律,且各具个性。
二、心态好,适应能力强。积极乐观,宽容大度,刚而不固,强而不迷。
这也说明了健康长寿靠的是养生原则,要符合个性,而不是僵化、教条、死板、细致入微的养生方法。
总之,现代科学医疗技术是科学,古籍经典也是科学;人具有共性,又具有鲜活的个性;任何教条、僵化、绝对化的标准和方法都是反科学的。
不要走极端,不要一刀切, 有参考,有分析,看到整体,也看到个性;看到现象,更要看到本质;不要迷信糟粕,也不要迷信科学,把握适度,实行中庸之道才是健康的王道!
☆我是高洪奎
淄博心理咨询师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婚姻、情绪压力、人际关系、性心理、孩子教育等问题的咨询。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