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beijing心理咨询专家 郭芳芳
现代生活中,无人不在压力之下。
承受压力这种事,对于诸位一定是家常便饭,否则早就被压力击垮在半路,无缘今天的见面。
压力之于我们,就像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有时发现魔又高了一尺。
又好像我们铸成了承载压力杯子,开始的时候能够轻松承载,但是目标在变高,杯子里面的压力也伴随着目标而水涨船高。
我们仿佛看到终有一天,压力会溢出来,又或者没等溢出来,这杯子就碎掉了,就像春雨医生CEO张锐先生、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先生。
****************************************
关于压力是我们对刺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综合感受,是个体生活适应中的紧张状态。
压力过大的表现是情绪低落或过于高涨、行为异常、丧失信心、易患疾病和衰老等等。
我们通常选用转移注意力、与人倾诉、寻找补偿、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等方法来应对。
这些通通不是我想分享的,因为我相信各位的认知水平和过往经验,关于压力管理的专业知识想必很丰富。
我想给各位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这个视角用一句话说就是——可能你只是需要被看见。
我们面对着生活里形形色色的压力,婚恋、赡养、抚养、工作竞争……都要求我们学习能力强大、洞察力爆表、创意涌现、执行力强。
压力会给我们一种感觉,我们自动的去想如何克服它,如何管理它,如何驾驭它?
就像面对讨厌的东西,我们自动化的反应就是消灭它,但是我想问,你可曾真的看见它?又或者你的生命里是否有人曾看见它?
真实的、脆弱的、崩溃的、屈辱的你,需要被看见。有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这些,并且给出回应,这是人生的幸运。
****************************************
我为什么说你需要被看到,我的一部分来访者,在每次的咨询里,从开始到结束,都由他们在诉说,期间可能痛哭流涕,可能神采飞扬......
我做的就是全神贯注的倾听,无条件的接纳陪伴,但是当他们走出咨询室的时候,都能卸下一部分愤怒或者忧郁,只做倾听,搞得我收咨询费都好像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当我去做个人成长,我对我的咨询师也是如此,时间只够听我说的,我就意识到,我们在咨询室里,有一个人无条件的接纳、倾听,是多么可贵。
另外,我也意识到,我的生活里是否太缺乏一面回应自己的镜子,能够照应出真实的自己。
****************************************
十一期间,也有类似的触动。
我的小外甥一岁半,当稍有不如意,他不哭不闹,直接躺在地上,转着小眼珠,等着大人来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知道,地上很凉,大人不会不管他。
孩子妈妈就直接说快起来,地上凉,然后直接去抱孩子起来,孩子就开始挺直身子不配合,如果硬给拽起来,就会变成大哭。
家人就问我这个搞心理咨询的大姨,你看,这事怎么办,我说那咱们试试不管他会怎么样。
有一次不让玩一个危险的东西,孩子躺地上了,我让全家人都不要动,等了差不多30秒,都没有人上去看看他,我们在远处观察他的表情。
他的表情我永远不会忘记,他撇着小嘴,慢慢的开始委屈,然后大哭,这时我们上前抱他、哄他,用了非常长的时间才哄好,那种哭同表达诉求的哭是不同的。
我想,他那时的哭是真的伤心的哭泣,我也挺后悔让大家都不去回应孩子,导致他这么伤心;
下一次躺在地上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还是在小区里,这次我蹲下来,跟宝宝说:
“大姨看到你想继续在外面玩,不想回家,在外面你觉得很开心,回家可能就不能继续这样开心了,是这样吗?大姨想让你回家也这么开心,你看咱们回去看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好不好?”
大家知道,一岁半的孩子已经基本能听懂大人讲话,只是还不会说,这时我看到孩子躺下时的不开心的表情就不见了。
然后在抱他起来之前,我说:“大姨现在想抱你起来。”
这时他竟然张开怀抱,让我抱他起来,周围的家人,满眼的诧异和感激,这件事极大的满足了我的自恋。
****************************************
其实最后的这种做法中,我作为一面镜子,照见了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而已。
当我们照见了孩子的情绪,他为什么躺下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个时刻有人看到自己不开心,知道自己不开心是为什么。
当我们是小孩的时候,家长通常很容易知道我们的情绪,照不照见是一回事,至少基本可以猜测和预见到。
养育者作为一面镜子的职能发挥好,孩子就知道自己的情绪值得被看见,声音值得被听到,进而在镜子与自身的联结中,发展出了真自我。
假如孩子没有得到回应,或者这种回应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声音不该被发出,孩子就会围绕妈妈的感觉来构建自我,这就构成了假自我。
孩子回家说我考了99分,妈妈说为啥不是100分,考了100分,爸爸会说不许骄傲啊,自己喜悦和价值感的部分就被忽略掉了。
我想告诉大家,关于被看见,是自我形成的原始需要。
但是当我们年龄越来越大,我们越来越难于被看见。
共情一个人是那么难,我们可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很少的几个人那里才能得到被看到的满足,这可能也是人以群分的原因之一。
****************************************
我还有一个创业的女性朋友,她经常跟老公诉说自己一天工作的苦闷,晚上睡前一定是大倒苦水,我们看一下这位老公是怎么样的回应模式。
有一次这位女性朋友说,合伙人让她炒掉了一个她招进来的人,她的内心五味杂陈。
诉说完之后,他老公就立刻说出了1234点,指明她当时应该怎么跟被炒的人说,过后应该怎么向合伙人说,然后怎么对团队说,我这个朋友哑口无言。
她过后觉得他老公说的都对,但是在听到这1234的刹那,她觉得更加烦闷了,那次谈话是以她尖叫结束的。
这就是我们理性思维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克服问题,通常也是男性化的思维。
我们通常不会去映照自己或者别人的情绪,而直接去处理事情以缓解焦虑。
但这有一个后果,就是虽然你说的对,但就是不听你的,跟员工沟通也是如此。
在做指示的时候,如果能够共情哪怕一句话,员工看到老板看到了自己的情绪部分,不管正性的还是负性的,他首先都会被感动到,自己被看见了,接下来的沟通才更有意义。
****************************************
再说回我的那位女性朋友,她后来就跟老公谈了一次,她说道:
“你并不是我,并不能完全理解我所处的环境下我说什么做什么更合适,我需要你做的,就是听着,哪怕不说话都行。”
他老公脾气很好,说道:“哎呀你早说嘛,我每次给你想办法的时候都累死了,那我以后就听着多轻松”。
有时有的老婆会跟老公说:你怎么不干家务,都是我干的,咱们应该把家务AA一下。
那我猜想这位老公一定没有当好老婆的镜子,没有映照出老婆做家务的辛苦,受之泰然,其实老婆真的是希望你帮助她做家务吗?
我觉得更多的是,希望你能看到她的不易,她的价值。我觉得好员工、好老婆、好老公、好孩子一定不是被骂出来的,不一定是被夸出来的,但一定是被映照出来的。
我很认同一句话: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我们不要把自己和别人送到绝境。
****************************************
我们说回压力,关于自身压力,也同样需要被看见,被真正的看见,也许你的同事,爱人,朋友,甚至心理咨询师,都不能映照出你自己,那么你自己也应该努力被自己看见。
试着切断对压力的摒弃和恐惧,这种自动化的反应。
跟自己的压力在一起呆一会,看看自己的不易,心疼自己一下;跟自己的脆弱能够共处一会,也许你就能够有机会跟脆弱和解。
这个时候,就不是一直往杯中倾倒压力的状态,而是能够接纳压力,将澎湃转为平顺。
慢慢的,在与压力共处的状态下,我们杯子会分解掉,压力的潮水会流入心灵的湖泊,我们接纳压力是我们的一部分,就像压力这条支流汇入了生命的大河。
关于如何看到自己,在以后的文章中再做进一步分享,谢谢读了这么多!
☆我是郭芳芳
北京心理咨询师
我擅长以下领域
情绪压力,情感婚姻,考前咨询,儿童青少年,职场/人际,个人成长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