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荣
01
(文中引用来访者的话已隐去所有能辨认出来访者本人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评价某某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通常是因为这个人懂得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善于满足别人的需要,同时懂得利用人际关系为自己服务,这是中国社会里常见的懂得“搞关系”的人。
对于善于以关系获利还能让人感到不讨厌的这一套处世哲学,在中国社会很受推崇,但人们却很少去关注到除却利益以外的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大概是因为中国人的整体教养环境都缺乏对心理发展过程的认识和尊重,所以,人际关系中更多的是关注的利益和事务,而不是情感的连接。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把人的存在方式划分为三种,第一,存在于自然界中;第二,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第三,存在于自我意识中。
今天我主要说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存在感。
02
目前,由缺乏人际连接导致的“存在性焦虑”甚至成了很多人来求助心理咨询的初衷。
客体关系心理学假设人生来就有对关系的需求。但最初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能力区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不同。
而这种区分则需要母亲首先不断地给予婴儿积极的关注和正向的回应(即自体心理学所说的镜映与共情),也就是主动地关注到婴儿的需要,与婴儿建立连接。
当婴儿感受到自己真实的需要被母亲“看到”并给予满足时,婴儿从与母亲的互动中感受到一种回应,这种回应确认了婴儿的存在,最初的“在”的感觉由此产生。
比如,妈妈发现孩子开始扭动身体,嘴巴一张一张,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于是妈妈很敏感的意识到孩子可能马上就要哭了,也许是饿了,于是,妈妈把孩子抱起来喂奶,孩子停止了扭动,神情安详的开始吃奶。
婴儿这时的感觉就是“在”,因为她的需要被妈妈看到并且及时的给予满足,更细腻的表达是,妈妈由自身的存在,给予婴儿的回应让婴儿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所以,往往在婴儿期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妈妈,婴儿内在的感觉是“妈妈不在”,同时婴儿也感受不到自己是存在的,因为没有来自妈妈的回应。
对于还没有主客区分的婴儿来说,妈妈的存在,妈妈的回应,决定了婴儿对自身存在的确认。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童年严重被忽略的来访者描述一种状态“在一片荒芜的世界里,没有其他任何人,自己很孤独漂浮在半空中。”或者“感到自己住在一个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星球上”。
可见,当一个人缺乏与人的连接时,内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死寂感,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抑郁状态,所以存在感也非常弱,一旦与人建立了连接,就有了“在”的感觉,生命力也油然而生。
03
心理学在描述关系时,常常用到“滋养”这个词,意思是说当我们与人建立一段关系并由此获得积极的关注和正向的回应时,内心会有一种充实安定和愉悦的感觉。
曾听到有位来访者描述那种被滋养的感觉,是这样说的:“我感到自己像一棵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大地,我的枝叶向四周舒展开来,迎着阳光摇曳着,温暖而美好。”
相反的一个例子,我曾经听到过一个朋友说:“虽然我很成功,但是我没有家庭,这就像一颗漂亮的树却没有根。”这位朋友的父母早逝,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自己打拼,事业成功,但内心却感到很匮乏。
为什么“在”的感觉对我们如此重要呢?反过来比较好理解,如果“不在”说明什么?——说明了死亡。
是的,因此,我们从出生开始,通过寻求来自他人的连接,才能帮助我们抵御那份来自对死亡的恐惧,唯有感到自己是存在的,活着的,才有了基本的生命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去追求更高的需要,比如对爱和尊严的需要、对价值感的需要等等。
由早期母婴关系建立起来的存在感,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跟随自己真实的需要,去发展兴趣、学习知识和技能,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这一系列的过程形成了存在感发展的连续谱。
04
如果在生命早期就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成年以后会怎样呢?
首先,婴儿能得到母亲良好的照顾,那么他(她)的能量就经由“与母亲的关系”这个能与之建立连接的通道,而逐渐进入到外界,以及允许外界的能量进入到他(她)的里面,这个就称其为人际间能量的自然流动。
我们会发现,很多在早期无法得到母亲的积极关注和正向回应的孩子,成年以后就难以融入人际关系,表现为很难主动去建立连接,也难以允许他人进入到他的世界,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自闭症。
人群中自闭症毕竟是少数,但有自闭特质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也许很难有满意的社交生活,整天以手机为伍。
比如现代社会,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大家更多时候待在电脑和电视机前消磨时间,即使朋友在一起聚会,大家也忙着低头各地刷朋友圈,有时候看似热闹的社交场合却很少有人能真实的互相交流。
我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位老朋友的电话,她说想要跟我聊聊,因为生活中没有一个可以谈谈心事的朋友,我感到很惊讶,因为她自我眼中那是一个呼风唤雨般的人物,社交广泛,她怎么会没有一个知心好友呢?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还是来访者跟我描述他们原生家庭的交流模式时,我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人们很难关注到对方的需要,也就是所谓的“看到”,也许彼此说了很多,相处了很多年,但实际的连接是很少的。
05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谈到关于和父母说话时眼神的交流,我们惊讶的发现:
在我们的记忆中居然没有一次和父母说话时是眼睛看着眼睛,有眼神交流的,但彼此之间也没有觉察到这种现象的异常,以及存在已经几十年之久,这真是令人惊讶的事实。
我们习惯于不连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让心灵的某些部分变得麻木,要么是有些人根本无法与人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宅在家里,要么是有些人能与人交往,但却是被动的,不能主动的融入人际。
最好的情况,是像我刚刚那位朋友一样有很多交往的朋友,但真正的情感连接又是不够的。
当一个人无法从人际连接中获得存在感,很自然的就会通过其他的事情来获得存在感。
比如成为一个工作狂、沉溺于食物或者酒精之类的上瘾症、强迫性性行为、甚至非理性的慈善行为等等任何一件能够感到内心的空虚被暂时填平的事情。
专注工作可以暂时忘却孤独,工作的成绩带来他人的赞赏可以增加一些存在感;暴食之后身体也许带来一种踏实感,落地感;
酒精可以自我麻醉,让自己远离负面感受;强迫性性行为能通过性暂时获得一种放松和平静,缓解内心无名的焦虑;
进行慈善工作例如不断的救助流浪动物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但可以通过挽救他者的生命换来自己的存在感。
06
当然,为了存在感,有人会做出更加疯狂的事情,比如自残,因为身体的痛带来了实实在在存在的感觉;
或者不断无意识地为自己制造各种困难处境,在不断地“战斗”和经验痛苦中获得存在感。
边缘人格障的来访者就是如此,他们的存在感只能来自于某种“用力地活着”的模式,通过经历剧烈起伏的情感而获得存在感。
因为,当我们的存在感不能通过母婴关系中正向的情感经验建立起来,那么就会依附于那些负面的经验。
这样的情况下,存在本身就变成了一种痛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活得很痛苦,因为他们要么存在感很弱,要么获得存在感的途径来源于负面的经验,所以,还是无法获得那种充实、安宁、深沉、喜悦的感觉。
有人会说,强迫自己关掉电脑、放下手机,逼着自己每天出门不就好了,说着容易,做起来是困难的。
缺乏存在感的人,有时候没有足够的力量或者没有足够的动力与人主动去连接,就好像他们与人群之间隔着一层玻璃一样的罩子,彼此能看见对方,却无法真实触摸。
他们渴望和朋友愉快自在的交谈心事,渴望走出门去感受世界的精彩与美好,也可能内心的渴望已经变成麻木的、始终存在于身体上的某种沉闷感。
这样的人,也许是大街上任何一个低头玩手机的人,也许是任何一个身处喧闹却神情落寞的人,这样的人也许就在电梯里每天与你擦肩而过,也许就是你隔壁的邻居,这样的人,也许就是你、就是我,我们还要在彼此的玻璃罩子里待多久呢?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至少我看到我所有的来访者,包括我自己,也许是仅凭着内心那点微弱的希望之光,通过心理学这条道路走出了那个厚厚的堡垒。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拥有一个完美的妈妈,但至少可以为自己选择从现在开始,为一段有意义的关系去努力,因为我们总是希望深深地扎根于大地,因为,那是我们生命的源头。
☆我是许一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宜昌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亲子关系,职场减压,心境障碍,神经症,灵性急症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