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丽梅

十一月的北方,雪落无声。

上午的时间,是属于晨读和思考的时间。却被两个电话所惊扰,与他人无关,是我自己没有锁定时间。

是来自于两个家长的电话。

第一个电话是一个十五岁女孩子的妈妈的电话,十五分钟的免费体验,每一秒都可以通过电话感受到深深的焦虑。

第二个电话是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孩子已经一周没有上学了,原因是孩子想学理,她却在一旁不停的唠叨,让孩子学文,结果孩子由于没有学习兴趣,成绩下滑,失去了最初的理想与目标,所以选择放弃。她们的问题我简单在此拿出来几个加以分析。

“老师,我的女儿不上学了,我怎么劝都不行”

“我给她开了‘百忧解’,情绪虽然有缓解,但是她头疼”

“这个孩子太叛逆了,我已经为我的行为道歉了,她怎么就是不改呢”

……

家长问的迫切,问题之间毫无让人解答的空隙,那么我倾听、整理、分析,在这里加以解答。

 01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单身爸爸独自一人抚养儿子,一天深夜,他下班到家,非常的疲惫。

于是走到自己的床前,当他掀开被子,里面的一碗面也随之被打翻,他很气愤,于是拉起已经熟睡的儿子,不由分说的打了他。

当他的情绪随着武力慢慢释放出去后,他看到儿子满是泪水的脸,有一种深深的心疼。

他问:“你怎么这样淘气,把面放在被窝里”,儿子抬起满是泪痕的脸,说:“爸爸,我怕你回来的时候饿,所以煮了面,怕它会冷掉,所以放在了被窝里等你,结果我睡着了”。

父亲听到这里,按捺不住自己的悔恨之情,抱着儿子哭了出来。

我为什么在这里会讲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很多家长在看待孩子以及孩子的行为的时候,都并没有事先听听孩子的话,而是主观的去猜测孩子,给他们贴一个标签——“你怎么这么淘气”、“你怎么这么叛逆”等等。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案主在向我倾诉的时候,说她永远不能记忆她的妈妈对她说“你就是一个做什么事都虎头蛇尾的孩子”。

现在她的主要问题就体现在经常换男朋友以及工作,她说,我妈妈说的对,我就是这一个做事情虎头蛇尾的人。

如果我们身为家长,能更多的去看到孩子身上积极的地方,并给予积极的关注,我们的孩子的命运就会因此而得到另一种可能。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不上学,或者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劝,或者批评,因为“劝”做为一种人们惯用的方式,也是一种指责,因为你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告诉他他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和不值得。

那么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做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在心里假设孩子这样做的最初意义一定是积极的,只是他还没有想到更加妥当的办法,所以首先我们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引导孩子说出原因、内心的困惑以及现实中所遇到的阻碍,然后给予建议性的引导(如何尊重请参照之前的文章《如何修复你曾经的爱人——尊重》)。

 02 

对于用药,是很多家长都会采取的一种捷径,无疑这是缓解症状最快的方式。

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并没有处方权,所以对于用药,我们会建议您谨遵医嘱。

但是症状只是表现在外面的信号,就像你的胃溃疡犯了,你会吃治疗胃溃疡的药,也会吃止痛的药,但如果你只吃止痛药来缓解症状,而忽略治疗胃溃疡本身的药,那么即使你感觉不到疼痛,也就是症状本身的存在。

但是,它们并不曾消失,如果你掉以轻心,下一次的症状将会来的更加猛烈。

药物和心理疏导,标本兼治,才是痊愈的最佳选择。

 03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他是你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与梦想。

很多家长带着童年没有完成的梦想,强行安置在孩子的梦想之上,使孩子没有自主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与权利。

很多孩子为了家长,走上一条本不属于自己的路,或许可以接受,但也会在某一个时刻,表达自己深深的无奈;有的孩子则为此和父母隔阂渐深;而有的孩子,则干脆选择了逃避与放弃。

这不仅是孩子的痛,也是一个家庭的痛,很多家长以爱之名,绑架孩子,自以为不然,或者就像刚刚的家长那样,我已经道歉了,他还不原谅我,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对不起”不是万能的,当你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以及他对生活的向往,这一声道歉无论如何,都已经过于无力与苍白。

很多家长在找到咨询师的时候,都抱着一个找一个专业帮手的态度,你帮我去说,你帮我去劝。

但是,对不起,做为咨询师,我们不是神,我们无法做到去强行改变他人意愿的事,我们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告诉你问题出现在哪里,应该如何补救与调整。

咨询师解决不了你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呈现,如果家长本身不能做出调整,家庭的问题继续存在,那么孩子的问题将无法得到真正的缓解。

真正的爱,会带动人的成长,我相信能找到我的家长都是爱孩子的,那么,你们愿意为了你的孩子而重新成长吗?

(很多家长都会因为孩子不愿意来到咨询室而困扰,那么请尊重孩子,不要勉强他来,你可以先做出改变,以你的改变带动孩子的改变,以你的成长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我是庞丽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辽源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恋家庭、人际交往、亲子教育、情绪压力、释梦、意象对话及潜意识投射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