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瀚
在那些爱我们的人与我们爱的人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状况,然而好像又没有什么不对:
父母逼着孩子学习,或者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家人对想要辞职创业的你极力劝说,希望你能听他们趁此机会去考公务员;
到了差不多岁数,父母天天操心你的终身大事,安排你的日程比你的老板还要积极,于是你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你明明知道自己是对的,但是一想到之后和TA无休无止的争论,最终放下了自己的个性和坚持。
所有的这些情况,当事人都想通过各种方式让事情变得更好,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常这些行为最终都会让事情变得无法控制。
这些面对亲近之人的种种行为,常以同一个名义被施行,那就是“为你好”。
但是在这三个字的背后,潜藏的深层心理,却可以用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释,这种机制的名字叫做“失区别”。
“失区别”背后的逻辑是,你害怕失去对方,这种焦虑一直侵袭着你,所以你把你的一部分变成了对方,又或者让对方变成了你。
总之,从字面上面来理解,就是你让关系中双方的自我边界不再那么明晰,你们融合成为了一体——你们失去了自我的边界。
01.边界是塑造自我的线框
从婴儿无法区分内外世界开始,你通过一点一点的成长,开始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内心所想,哪一些是外在现实;哪一些属于自己,哪一些是归于他人。
从称呼自己直呼其名(在建立自我概念的初期过程中,孩童称呼自己就像称呼他人一样使用名字而非用“我”这个代词),到能够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随着心理越成熟,自我概念越来越稳定,你会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你有怎么样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你会发现越来越清楚自己该如何感知和行动,准确地预测自己的行为。
甚至只要你细心,你会发现你一言一行背后隐藏的心思——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让你避免伤害、有效行动,使你确信而安心。
虽然这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但能够说明自我边界的意义所在。
02.失去边界是融合的需要
以上所说并非否定所有状况下的失去自我边界,反之,自我边界并不是时时刻刻清晰不变的,因为我们需要对方、害怕丧失的情感,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状态:
我们想和那个重要的人永远地在一起不分离,想知道对方心中所想,想成为对方的一部分。
在孩子会整天粘着父母,想时时刻刻确认父母在身边,生怕一转头就看不见他们;而在亲密关系中,恋人们则还会用性行为具像化着融合为一体的需求。
而过度失去自我边界,将会无法处理亲密关系中那些真正重要但又存在冲突的问题。
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这里包括婚姻、恋情、亲情),一定会存在双方在动机、目标、信念、观点或者行为发生矛盾的情况,自我边界都会影响到这些问题的解决。
举一个例子,在面对冲突时,通常人们会在接近和退避这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处理矛盾的方式。
但是这样的选择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全世界的亲密关系中,多数情况下女性是接近者,而男性则是退避者(Christensenetal,2006)。
所以不难理解情侣间发生矛盾时,常出现女性要求对方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而男性则退避三舍的状况。这可能来自于男性女性的性认同差异(Eldridge & Christensen,2002)。
简单说,即女性这个社会性别认同自己应该表现出更有情感的表达能力,而男性社会性别则鼓励内敛、独立的情感表达。
正是男女社会性别的认同,构成了两性自我边界的一部分,在冲突显现时这种双方边界的差异导致了冲突解决的困难。
亲密关系的道路在这里看来,就像一条越走越远的危险之路,如同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良好的关系基础和日益加深的羁绊,才能引导我们避开冰面脆弱的陷阱到达彼岸。
正常健康的亲密关系,能够基于双方的情感协调这样的矛盾。
这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根据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适应性的人内化了安全客体于内心,因此融合需求处在一个亲密化和个体化两者平衡的状态中,既不过分依附于他人,又能在亲密体验中满足失去边界的融合需求。
但在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冲突之中,一个过度缺乏自我的成人,基于无法内化安全客体于内在,就如同小孩子一样,需要时时刻刻确认母亲是否在身边,恋人是否会离开自己,强烈的焦虑致使无法用适应性的方式去解决矛盾。
因而在这种充满张力的情境中,这一类人就会采用类似“失区别”的方式,把自己变成对方或者把对方变成自己:
前者表现出如FBI特工一般的行动力,紧追不舍、喋喋不休,一回头就能把对方查个底朝天,这是强行侵入对方自我边界,企图“吞并”对方的行为;
后者则一退再退,放弃原则,息事宁人,这是主动放弃边界,自动“投降”的行为。
于是,随着相处的深入,在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重要问题上,边界的模糊掩盖了问题的解决,直到双方完全地以一种类似施虐受虐的方式捆绑在一起,或者以一方的无法忍受而告终。
03.建立自我边界,扩大心理舒适区
边界造成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建立自己的边界来解决。所谓心理边界的建立或者明晰,并不是简单的说坚持自己的底线,而是建立有力量的核心区域和一个富有弹性的舒适区域。
心理边界由自我认同的核心区域以及外延舒适区共同构成。
核心区域代表独特的自己,是自己的身份特征。适应性越强的人,这一部分的抽象程度就越高,比如会呈现出宽容、坚韧等,这会给这个区域带来力量。
外延舒适区则意味着超出这一区域,自身会感到压力和焦虑。舒适区域的范围越大,意味着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的回旋空间更大,可调用的资源越丰富;反之则会表现出单一僵化的感觉。
在各项关于中性性别特质的适应性研究中支持了这个观点,如果一个人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两性特质,而不局限于单一性别的特质,那么则带来更高的可预期的成功。
要避免的是,把少数具体的舒适区特征(如少言寡语、喜爱整洁等)当做自己的核心特征并且死守不放。
应该做的是,了解自己真正的核心特征,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增强适应性。
☆我是刘星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杭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人际,如性格不合、沟通障碍、同性恋、恋人出轨、情感淡漠、失恋、人际相处难等问题的咨询。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