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haerbin心理咨询专家 张晓丽
青春期的孩子的教育是家长们最为头痛的,因为家长们不知道应该应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怎么样都不对。
青春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生的第二大关建期。人格的健全、品质的完善、自信的充裕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的确不容忽视。
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关注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家庭的教养方式。
青春期孩子的年龄是从11、12岁到15、16 岁不等。个性的差异提前或者推后也是正常的,特别是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期也有提前的趋势。
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极速的变化,性激素增加。除了形象上男女特征明显,心理上也会萌动性意识,深化性别角色。出现渴望了解异性,被异性关注。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给予尊重和理解,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对孩子这个阶段自己认为的小混乱有很大帮助。孩子最初发现自己的这个心理变化时是紧张的,但是又不敢去跟家长说,她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变坏了,但是又控制不了自己心理的想法,就会进而变得急燥,情绪不稳定。
家长这个时期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相对平稳并且快乐的度过这个时期。
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会关注孩子,看看他们有没有早恋的问题,其实这个时候孩子观注异性,并且想要走近并了解异性,友谊也变化为憧憬爱情。这是正常的发展规律,是孩子走出家庭接触社会的前期准备,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家长这个时候一定要淡定,绝对不能贴标签、盘问、跟踪,这些粗暴的方式只会使孩子叛逆,从有意向到去行动。禁果效应会让家长的行为加剧孩子的早恋,因为叛逆期的孩子就是这样,你强我比你还强,你越是千方百计的阻止他越是要探全究竟。
严防死守在这个时候是不可行的,那怎么办呢?任其发展吗?当然不是。
孩子在这个时候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理有变化,他们还不能分辨喜欢与爱的区别,甚至都不能区分好感与喜欢的区别。
家长这个时候就要告诉孩子好感是什么?好感就是你看到一个人觉得“恩!还是错。”喜欢呢?又进了一层,觉得“恩!挺有意思的。”那爱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呢?爱是美好又奇妙的感觉,孩子们的感知世界里目前还体会不到,所以要告诉他们不要把好感和喜欢用爱命名。
这样日后当他们真的发现了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亏大了,玷污了。所以现在就维持着好感、喜欢,让它们静静的呆在那就好,不用压抑,也无需释放。这样的解释性教育适合初中的孩子们。
在这个阶段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及为重要,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处理他们心理的小结,理清小混乱。很多家长会说我忙,没有时间过多的陪伴他。
现在的沟通很发达,很方便,不陪伴在身边依然可以沟通,依然可以给予安全感。安全感在这个时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在家里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就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
平日里要注意不唠叨不批评,尊重孩子正确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决策,家长可以适当的给于引导和建议。有些家长会说不行,不管着会出乱子,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这是完善孩子的人格陪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方式。
对孩子的整个人生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反之如果家长对孩子还实行小学一二年级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家里没有得到充份的理解、尊重,他们就会到外面去寻得,除了交同性的朋友,着重会放在交异性朋友身上,在他们的身上去寻找被理解、被关爱、被尊重的感觉。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看着孩子,严防死守,控制着他们的交友。的确,孩子在这个时期判断力不强,很可能会交上不良朋友,对他们有负面影响。但是家长绝对不能硬性的批评、指责、甚至打骂。
正确的引导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要肯定的告诉孩子交友是正常的,这样一个小小的肯定就会拉近与孩子心里的距离,接下来家长正确的引导才能被孩子接纳。
这个时期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但却及为重要的,就是早恋中的同性恋问题,我国的同性恋比例为百分之四,其中有部分为个性不明显的被同性恋或是误同性恋。这类人群的基本特点为性格比较内向,家庭关爱缺失,得不到尊重与认同,但是由于胆子小,不敢向异性寻得,在有同性给与温暖和关爱时就会发展为同性恋。
青春期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对一生都很重要,包括以后的社交、恋爱、婚姻,都非常重要。社交障碍人群和大龄的剩男剩女都是因为在青春期没有学会与人交往。所以青春期对孩子的发展有多重要,家长的正确教育有多重要就为必再强调了。
以上是孩子生理上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及家长要注意的方式,下面我们谈谈孩子在青春期心里上的变化。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评价显现。
自我意识起到了自我调节的作用,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内显的,就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评判标准,不再像小学三年级以前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外显的,用老师和家长的观点作为评判对错的的标准。
青春期期孩子的自我评价也会用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来概括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具有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的特点,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个性张扬。会觉得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十分的引人注目。这点家长要理解。
孩子们会觉得自己在外形上已经是大人了,就认定自己在思维也足够成熟对父母的话也不喜欢听,甚至有些不屑。自尊心超强又脆弱,所以家长要理解他们内心的变化,真正的不与他们的态度计较,不能否定,只能在引导的状态下指出不足,需要注意交流的方式,语言不能粗暴。
家长们这个时候千万注意不能极度关注,不能全方位的盯着孩子,无死角的关注不只孩子会烦,还会被孩子牵着走。也不要包办代替,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这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练习。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陪养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也要注意不要总是抱怨,抱怨真的是亲子关系的毒药。抱怨的内容不但起不到教育意义还会让孩子更反感、没有自信、偏执、敏感、自卑、多疑、悲观。对现实有不满情绪,缺乏快乐感受性。常常被不良情绪包围,在抱怨中长大的孩子心理张力性差,容易出现颓废甚至厌世。
孩子自己就否定了自己,一个否定了自己的人有多少动力可想而知,对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也不难想象。
青春期孩子的这些判逆都是暂时的,家长不要过于焦虑,只要走进孩子 的内心,帮助孩子平稳的度过这个时期孩子的未来是大有可为的。那么家长要具体采取哪些方法呢?总结下来就是:
1、家长要真正认识到孩子青春期的判逆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因为家长有了这样的认识,对孩子的叛逆、过度的注意自己、观注异性都会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心态,用平静、包容、理解、理性的心来对待孩子。
2、就是注意方式方法,判断亲子关系的标准就是看家长能否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沟通真的是亲子关系的基础。父母只有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才能查觉到孩子的心理状态,才能对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给与正确的引导。
很多家长会说找不到方法沟通了,那么在沟通时家长要注意些什么呢?态度和原则。
态度比技巧更重要,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很担心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特别讨厌家长居高临下,家长在态度上观念上对孩子平等理解和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开始。原则就是父母要有底线,不能一味的退让,让到最后无计可施了。
那么家长具体怎么做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呢?要注意哪些小的技巧呢?
首先,找准话题,找他们的兴趣爱好,哪怕是玩游戏,家长可以跟他一起玩,跟孩子谈游戏,拉近距离之后跟孩子浅谈其它的,慢慢再深入。一下子淡的太多了,会被孩子的意识给弹回来,不起作用。
其次是找准时机,青春期孩子很爱面子,家长不能再外人面前谈论孩子的事,更不能在这样的场合教育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比较敏感、谨慎。不希望被外人过多的了解自己。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有想向父母倾诉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静静的、尊重的倾听并且回应,不批评,不埋怨,让孩子喜欢有事的时候可以跟父母发泄一下。千万不要在孩子跟父母沟通的时候父母又批评,又指责,这样的话孩子以后就想自讨没趣了。家长可以通过孩子主动的沟通给他很多引导。要比自己寻找创造机会省事多了。
最后一点呢就是在实在没有办法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借助外来因素的影响,找孩子比较信服的人来与孩子沟通。
在青春期孩子的教养中家长的心态真的很重要,家长良好的心态是滋养孩子的心理的营养品,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情绪又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商、情商的发挥和成长。
很多人会说什么是良好的心态呢?良好的心态就是心理平衡,家长心理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出现绝对化的要求,还会过分的概括化,用孩子的一次情况概括了全部情况。再就是极度否定,否定孩子。所以当家长有心理不平衡时要自我检查,自我梳理,做到了这些,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不再是问题。
☆我是张晓丽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哈尔滨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物癖、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社会适应不良、夫妻关系处理、外遇情感梳理、恋爱情感分析、亲子教育、青少年学业障碍、叛逆、校园适应不良、校园暴力类、人际关系、人际紧张、自我认识、职场心理、就业分析指导、学生早恋、赌瘾戒除等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