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京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虐童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似乎在北京警方的通告和北京红黄蓝的善后处理措施(包括对受虐儿童的心理干预)后,好似有了一个初步结果,舆论也消退,过不了几天有又新的话题引起新的关注,事情好像就过去了。这个事件就这样结束了吗?其实远没有结束.我之前做过几年质量管理,在出现产品质量异常时,习惯的思维是这样:

·针对正在制造有质量问题的生产工艺和已经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责成应对措施:前者如停线,后者如返工或者报废处理,如果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可能涉及赔偿甚至召回。

·同时寻找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针对这些因素责成纠正措施,以便恢复生产。

·最后寻找根本原因,针对根本性原因商讨预防措施。

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所以也是一种产品,教育事故也就可以当成一种教育质量事故的思路来思考。从目前的措施来看,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北京红黄蓝教育机构,只是做了应对措施和纠正措施,而没有根本性的预防性措施,这是幼儿园虐童、校园性侵事件屡屡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这种事也不仅仅是单纯教育质量事故,而是涉及全民性的系统工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应对和纠正措施也是不够的。

应对

孩子毕竟不是教育服务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受到伤害不能回炉再造,并会带着伤害的影响长大,所以世人针对孩子受到这种伤害的应对,不仅是受到伤害的当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态度。比如刚获知有孩子受到虐待或性侵,我们开始表现出对施暴者的愤怒和对孩子的心疼。当事件过去后,以下的问题是可以衡量是否真正的良好的态度应对:

1.你会跟他人议论这些孩子遭受伤害的情况及猜测吗?

2.你会像对待正常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吗,而不是用同情或者异样的眼光?

3.如果你的女友/男友曾经遭遇这样的伤害,你会一如既往的对待她/他吗?

4.如果你的孩子的女友/男友曾经遭遇这种伤害,你会改变你的态度吗?

很多虐待和性侵对心灵的伤害,往往更多的是来自于世人尤其是家人的态度。有个女孩在读小学的时候,被高年级的男生用零食诱骗性侵了,回家被妈妈知道后,愤怒地把她漂亮的连衣裙撕得粉碎,一边打一边骂:“教你穿连衣裙,叫你馋嘴贪吃。” 责怪受害者而不是想办法惩戒施暴者,其实是内心懦弱和无知的表现。这个女孩成年后再不敢穿裙子,不敢相信任何人,一直活着深深的羞愧和自责里,她在内心认同了妈妈的说法:是因为她穿漂亮的连衣裙,是她贪吃才遭遇了性侵,一切都是她的错。

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遭遇猥亵和性侵之所以莫如深,甚至不敢报警,而是偷偷的私了,很大部分原因是不敢面对世人的异样的眼神和背后的议论纷纷,这也是施暴者之所以肆无忌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这些遭遇侵害的受害者,带着异样眼光,评论、歧视、歪解等等,那就是变相的助纣为虐!

假如是你的孩子遭遇这种伤害,你不期望他人用异样的眼光和态度对待,那也请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别人家受到伤害的孩子。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理解要让全民做到这样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如果大部分人能做到或者多一些人能做到,就可能会形成变化的趋势。

纠正

学校虐童和性侵,直接原因看起来是教师的师德的原因。但师德是一种主观的品质,具有很强的掩饰和隐藏性。世界上也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准确的筛查出施虐行为和恋童癖,似乎这这个直接因素上,我们有点无能为力。但是这些人也是从懵懂可爱的孩子成大成人的,他们也有父母,他们变成这样通常跟儿时的家庭环境和遭遇有很大关系。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可以为减少这种情况做一些自己能做到的事,那就是:别把你的孩子“教育”成施虐癖和恋童癖!尽量帮助和保护Ta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人。

虽然施虐行为和恋童癖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多样,比如小时候受到虐待、看见父母激烈的性行为、被过度的控制、被限制跟同龄异性的正常交往等等。但是一个从小受到良好恰当对待的人,成人后变成施虐或恋童者的概率也就非常非常低。

学校的管理薄弱和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弱可以说是间接因素,关于孩子的性教育的相关文章已有很多,这里不赘述,下面有个视频可以作为参考。

 

视频连接:http://video.sina.cn/news/o/2017-11-24/detail-ifypceiq0616844.d.html?from=wap

现在城市里的中小学基本配备针对学生心理干预的心理老师,学生需要心理干预,其实老师也需要心理干预,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老师的教学压力也很大。但好似幼儿园没有规定要求配备心理老师,私营的就更不用说了。

跟一个已经做妈妈的女性朋友交流时,她说,一个3、4岁的孩子已经让她很头疼了,如果有五个孩子她一定会发疯。我也说确实我咨询过的二胎妈妈,基本上脾气都会见长,谁不会在疲惫不堪时容易情绪激惹呢。我也了解过一些具有良好的心理育儿素养的妈妈,有些在心烦的时候也会用针扎来吓唬孩子(孩子都怕打针,所以往往这招立竿见影)。而幼儿园老师每天每个人要面对至少十几个孩子,有的需要面对三十几个,有的幼师回家还得照顾自己孩子。谁来帮助这些幼师来处理他们的情绪呢?幼儿园是不是有责任,需要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处理,有些个别心理不健康的幼师,就可能做出实施的行为。

预防

在红黄蓝这次事件中,也有很多人呼吁修改相关法律,严惩虐童或性侵者,这确实是涉及根本原因的处理措施,但我觉得这些还是不够的。法律的修订不仅要涉及加重违法者的惩罚力度,以真正达到震慑作用,还应对学校对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筛查与干预有强制性的要求,只有让学校责任人承担起这个对应的法律责任,才有可能让学校真正的重视,并且加强管理去经量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如果每次类似的事件发生,只归咎于施虐的个体,而学校的管理者不需要承担对应的责任,那加强管理也终究是一阵分的空头文件。

怎么样才能促使法律的修订呢?如果我们寄于网络上表达愤怒、指责、评论,然后“政府”就体察了民意,进而组织修改对应法律,我觉得这种思路还是停留在期待“清官明君”的年代。我们的政体中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而提案是人民代表们的义务和权利,问题是:有提案权的人民代表们留意到这些“民意”吗,即使留意到他们会不会把这个作为他们的提案呢?即使提案了会不会有30个以上的代表联名?经过这些才能进入复杂的立法程序,这个周期可能也要一两年时间。

‍‍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所以给有提案权的人大代表写信,或者给各级人大甚至全国人大委员会写信,是对改变校园虐待、性侵现象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参政权的合法和可能更有效果的方式。我不知道这样会起到多少作用,但是我决定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写份邮件,表达我的建议(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电子邮箱icc@npc.gov.cn),我想这是我除了在这里唠叨外,还能具体做的一件事情。    ‍‍

☆我是刘振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杭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恋情感、个人成长、重大心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