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疾病获益现象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你会感到很疑惑,生病了不是很难受吗?怎么还能获益呢?

 

每一个患心理疾病的人,其实都是有心理诉求的,也就是说,症状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或者说症状是一种心理诉求。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了,不能说、不好说,就会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

 

网瘾少年

一个刚上高中的男孩,每天回到家里不和家人交流,总是躲在房间打游戏。周围人看到的是他患上网瘾,不愿学习,疏远家人。可是他通过打游戏,组建了团队,大家互相支持,赢得游戏的时候也会得到满足。原来他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交际,加上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了,他通过打游戏的方式缓解了压力。

 

“夹心饼干”

在家中,婆媳关系不合,总是吵闹不堪,每每这种时刻丈夫总是左右为难,无论偏袒哪边都会引发矛盾。他开始焦虑、不安、情绪低落,这时候奇怪的事发生了,婆媳停止了战争,她们都步调一致地开始关心他。他开始尝到了甜头,选择了疾病的方式,不愿出来。

 

以我为例

曾经我母亲在我青少年时期情绪敏感,总是把愤怒发泄在我身上,只有冷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好好沟通。我先天体质较弱,当我生病时我发现母亲不再恶言相向,开始温柔地照顾我,于是每当我情绪糟糕的时候,身体自己就“学会”了生病。一直到成年时,自己觉察到了这一点,才开始好好调养身体、关照自己,当我能够对母亲的愤怒有了更多的回应方式,我的弹性变得更大了,几乎很少生病。

 

不难看出,所有症状的背后都是在表达我们的需要,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我们不仅要看到症状,还要看到症状的意义。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意牺牲健康去获得,可见有了这些症状,让我们避免了的痛苦是有多么痛。当症状背后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内心冲突解决了,是否我们就不再需要这个症状去表达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