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子
睡到半夜,隐约听到楼下情侣吵架,声音断断续续,只言片语,关键语句上忽然放大了音量——
女:“你从来都不在乎我的感受!”……
男:“你只是想让别人按你的想法做!”
没一会儿的功夫,女人喊出了:“分手!我们没有可能了!”
我忽而清醒,开始暗暗为他们着急——哎呀,你们说的都不是一回事啊!
女方感觉情绪被忽视,自己没有被对方看见;男方感觉被控制,失去了自主权。
情绪上头的瞬间,双方都沉浸在自己的表达里,反复大声的重申,无法听到对方的需求,在错位的理解中各自受伤。
而这样的情形很常见。
02 我们究竟在吵什么?
当吵架出现时,通常双方情绪已经激烈了起来,我们总希望对方能听到自己在说什么,及时回应自己的情感需要。随着越吵越大声,心里有个声音不停在呐喊:“难道你还听不到我在说什么吗?!”
在得不到正面回应时,情绪会被继续放大,失望、委屈、气愤统统涌现出来,脱口而出的常常都是指责,就像上文提到的情侣。
难道我们真的仅仅是因为观点不同而吵架吗?
不,几乎所有的争吵都会归结于一点:
我没有被理解。
03 为什么会出现争吵?
发展亲密关系是人们满足情感需求的重要方式,我们期待在亲密关系中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当我们没能在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时,就会产生失望和不满。如果这些需求反复多次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变得愤怒。
一旦双方都通过对外攻击的方式释放愤怒情绪,争吵就产生了。唇枪舌剑,夹枪带棍,指责就像一把把干柴扔进了火堆,迅速助燃。
在听到指责的瞬间,大脑的杏仁核迅速被激活,向身体发出信号,肾上腺素水平激增,身体马上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赢得胜利。这是原始的冲动。
之所以每个人都期待在亲密关系中得到回应和理解,要源于人的成长过程。
婴儿的生存依赖于妈妈的养育,一切生存需要都要由妈妈来满足,饿了要吃奶,冷了要穿衣,害怕的时候要回到妈妈的怀抱里,这些是最基本的需求。
我们在最初的生命里,体验到了安全感以及不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在这些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的同时,亲密关系也随之建立,并且形成一套人际关系的互动模板,即依恋模式。
根据Mary Main的研究,婴儿的依恋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1。
虽然现实情况是每个人都拥有一套独特的依恋模板,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无意识的在人际关系中运用它。
当我们处于亲密关系中,早年的经验会以类似的形式重现,不知不觉的期待伴侣像妈妈一样(不分男女),在我们有需求的时候给予回应,得不到就会大声哭泣,以此引起妈妈的注意,毕竟得不到妈妈注意的婴儿无法存活,这是写在基因里的生存策略。婴儿的哭泣可以看做是争吵的原型——在表达需求的同时释放情绪。
当然,这不是事实的全部,也有一些人会用过于理想化的态度去看待伴侣,期待TA能完全吻合自己的期待,意图通过挑剔对方来把TA塑造成自己心中理想伴侣的样子,这也是吵架的常见诱因之一。
04 吵架发生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既然吵架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理解,最终达成双方一致,那么沟通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在《非暴力沟通》中,作者Marshall Rosenberg提出了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2。
被指责时会产生愤怒,是因为指责里饱含了比较、负面评价,甚至是道德评判,这些内容反应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我们不需要将两者混为一谈。
既然是表达需求,就让需求呈现,站在“我”的立场,而不是“你”的立场,让事件的责任主体回归到“我”。
当吵架发生时,看看我们在说什么?
“你从来都不在乎我的感受!”——我感觉到被忽视,我很受伤。
“你只是想让别人按你的想法做!”——我感觉到被控制,这让我不舒服。
说出了需求之后,进阶版就是表达请求和期待:
“你从来都不在乎我的感受!”——我感觉到被忽视,我很受伤。我希望得到你的理解,这让我感觉到我是被爱的。
“你只是想让别人按你的想法做!”——我感觉到被控制,这让我不舒服。我想有一些自己做决定的空间,你的信任是我需要的。
这样的表达里不再有批评和指责,而是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期待,后者更加的柔软而富有情感。
同时,也需要我们降低对伴侣的过度理想化期待。TA一定是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并且有TA特定的情感需求。
当接受了对方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我们或许就愿意理解各自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更多扩展爱的空间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J. Wallin,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非暴力沟通》,美·Marshall B. Rosenberg,华夏出版社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