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不同的方式,接触到了心理咨询,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不是特别清晰。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在做什么?
个体心理咨询由两个人组成。一个称之为来访者,另一个则是咨询师。来访者,字面上的意思是,前来寻访的人,通俗点说,就是在生活中暂时遇到问题的人。咨询师,是倾听者,是协助看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来访者遇到的问题形形色色。我接到年纪最小的来访者的年龄是12岁,说自己因为父母吵架要离婚,感到非常无助前来咨询;有很多青少年,多半带着学业压力和抑郁情绪而来;还有大学生、应届生、以及研究生和博士,问题类型有人际交往、恋爱困扰、就业压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有中年危机、婚姻家庭、婆媳关系、丧偶焦虑等,不一而足。我们会发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总会遇到问题,而问题的类型,真的纷繁复杂。那么问题来了,咨询师的工作,真的就只是帮来访者克服了眼下的问题,就好了吗?我认为,事实远不止于此。
我们来看看,来访者为什么会遇到自己觉得很难解决的问题。基础心理学中说到,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多半是由一个人过往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做事情的方式方法(行为模式)会基于我们认为的想法的方向(思维模式)去做,举个例子,一个人从心里认为他人是不可信赖的,那么他就会在行为上有意无意的展现出疏远对方,甚至是有敌意的那一面。而这些,是来访者自己不会发现的自身系统的“bug”,就这样,很多人就带着这些显而易见的bug,过完了自己明明可以更好的人生;另一方面,即便是有些问题我们自己意识到了(思维模式),但是出于习惯,我们也很难做出改变(行为模式)。例如,一个人知道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很胆怯、怯懦,不敢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知道如果加强锻炼,多在人多的场合发言,这样对他是有益的,而他依然很少发言,坚持躲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而这些,都是我们问题逐渐发展和演变的“契机”,这些契机会伺机而入,在我们遇到了比较重要的人生事件时,得以爆发。
既然我们前面说到,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老话说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嘛!所以,问题肯定是逃不开的,谁都逃不开。只是,在问题来临之前,以及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怎样去面对和化解,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我们在咨询中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对面的那个人,找到问题形成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在交谈的过程中,咨询师要带着的辨析的耳朵去听,能听出问题模式所在;听出来了,还不能太直接、怕伤害到来访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将来访者的问题呈现出来。让来访者不仅愿意接受,还愿意自己做改变。因为,所有的改变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最近我遇到一些来访者,总是急着要一个方法。因为ta觉得,只要咨询师给了方法,这个咨询就是有效的。然而,这恰恰是对心理咨询最大的误解。心理咨询,并不是你来要一个方法,我给你一个;你来要两个方法,我给你两个;如果真是这样,那来访者们何不去某度某乎上直接去搜,对应问题的答案呢?那里搜来的答案,可比我在一小时里能提供的多多了呀!更何况,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今天解决了这个问题,明天有出现了下一个问题,那什么时候能解决得完呢!
至于有些人说,觉得看心理医生,会有病耻感,觉得“丢人”。这也是一种误解。在心理咨询师这里处理的,都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相对重要的事件。就像前面说到的“契机”。比如,有人会在分手后的孤独和懊悔难过中才意识到,自己的恋爱模式是不是存在问题?有人会在跟伴侣一次又一次吵完架的冷战后开始思考,二人到底适不适合,这段关系还要不要继续?也有人,在孩子突然提出要退学时才发现,家庭氛围和教育模式是不是需要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也都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的。如果咨询师说,“很抱歉你的问题我解决不了,请您去医院找心理科医生”,这个时候,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需要辅以药物治疗。至于其他,都是天上飘着的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
为什么我们要设置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呢?这就是因为,在咨询中,一个好的咨询师会从对方的叙述中看到对方的行为和认知模式,并循循善诱,让来访者能够逐渐看到并接纳自己的不足,还要从咨询师的话语中汲取到方向和力量,以促成接下来的改变和积极的效果。我认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会带着来访者,逐步完善自己,看到自己无限的潜力,并加以发挥和运用。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多积极的行为方式,训练出强者思维。这样,即便是我们眼下遇到了问题和困难,只要内在外在都是积极的,问题就总会得到解决的。这也是我们作为咨询师愿意看到的方向和结果。
我想,这,才是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