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种药物都会造成肝脏的损害,那么如何判断药物性肝损害呢?

  患者服用某种药物前并无肝损害,服用该药后出现相应肝损害表现,并且停药后得到改善。

  一般患者多在用药1~4周出现症状,如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以及肝区痛、黄疸或细胞损害,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巨噬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阳性,转氨酶及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异常。

  提示:预防药物性肝损害要注意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患者在使用某些肝毒性药物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有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并应定期观察血清转氨酶的变化。对有过敏史、肝肾疾病的患者,更应慎重选择药物。

  常见致肝损害的药物有:

  心血管药物:胺碘酮、氨力农、开搏通、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苯妥英钠等;

  抗痨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6-巯基嘌噙等;

  抗甲亢药物: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抗生素类:红霉素、四环素、灰黄霉素、二性霉素B、酮康唑、磺胺、氟哌酸、先锋霉素IV等;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水杨酸、保泰松、炎痛喜康等。

  • 肝脏有恙 饥饿引起!
  • 丙肝致肝癌的三大危险
  • 酒后护肝来碗热汤面
  • 走出误区认清小三阳
  • 当西方肝遇到东方肝
  • “肝”问:路在何方?
  • 中药伤肝话你知!
  • 18招阻止肝脏发福!
  • 哪些天然食物能保肝?
  • 乙肝治疗在不断进步

  

 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