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引入医学检验领域,使医学检验技术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在疾病诊断治疗及维护人体健康过程中(特别是健康信息档案的建立)需要掌握的个人健康信息量越来越大,使临床检验向高分析速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水平,高信息传递速度,高精度分析结果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医学模式和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改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及关心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亚健康及慢性病患者需要经常了解身体及疾病进展情况。这些需求促使临床检验仪器、试剂向携带便捷,操作方便,结果“即时即地”可得的所谓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方向发展,为了促进POCT合理的使用和健康的发展,笔者概述了POCT的概念、应用、进展及质量管理等问题,供同道参考。

  一、POCT的概念

  POCT目前尚无确切的中文解释,宽泛地说是指近患者床旁进行的一种快速检测分析技术,它能在床旁、病房或中心实验室之外的其他地方开展。床旁检测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国外对其有多种表述,如床边检测(bed side testing),家庭检验(home use testing),实验室外检验(extralaboratory testing)及医学诊所检验(physicians office testing)等,最常用的是POCT,即我们所说的床旁检测。POCT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检测技术,它快速简便,效率高,成本低,有检验周期短、标本用量少等优点。同时,其试剂稳定且便于保存和携带,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甚至自我检测。

  床旁检测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公元1500年前,当时的医师观察到蚂蚁可以被一种“消瘦病”患者的尿液所吸引,由此推测这种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分,从而认识了糖尿病。这种用蚂蚁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现在被认为是最早的床旁检测。而真正使用床旁检测这种说法还是在近十几年内。1995年,美国临床化学学会(AACC)年会上辟出一个特殊的展区,专门展示一些可以移动快捷、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的技术和设备,这些新颖的技术和设备令所有参观者耳目一新。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床旁检测技术。在第二届国际实验诊断学学术交流暨教学研讨会上,这一临床诊断方式被列为我国实验室诊断教学与临床研究的发展方向。

  POCT不需专业的临床检验师操作,可以省去诸多标本预处理步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检测、数据处理及传输等大量繁琐的过程,直接快速地得到可靠的结果,为医师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的时间,目前正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文献报道,POCT市场在美国每年大约以12%的速度增长,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2004年在欧洲市场仪器和试剂的销售额为1.22亿欧元,2007年销售额将达到24.8亿欧元。在我国仅血糖仪一项产品就有数十个品牌,其市场前景可见一斑。

  二、POCT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

  POCT从简单的干化学技术发展到传感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其检测项目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医学检验领域。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应用范围如此之广,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健康理念的转变促使POCT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新的变化,这种转变体现在:(1)从单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2)由单纯治疗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3)医院工作由院内医疗扩大到院外社区。医院检验科的模式不适合这种变化,POCT正适应了这种观念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需求。

  (二)医疗体制改革需要POCT的发展

  我国政府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医疗改革也提出了“战略前移和重点下移”和“治未病”的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和措施要求大的医疗中心除了拥有大型设备、更先进的检验项目之外,还应该走出医院,面向社区,走进家庭,面向农村,这也就要求在检验设备和方法上有所改进,更适合基层的需要,POCT应是完成这一功能变化的重要选择。

  (三)急救医学的发展带动了POCT的发展

  随着急救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实际工作的需要,特别是ICU或手术室,紧急救灾的现场,刑事侦察及军事检验医学的发展以及环保监测都需要POCT提供更新、更快、更准确、更方便的参数。

  (四)先进的检验技术推动POCT的发展

  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高科技引入检验医学实践,特别是化学、酶、酶免疫、免疫层析、免疫标记、电极、色谱、光谱、生物传感器及光电分析等技术在POCT中的应用,使医学检验在临床和社区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免疫金标记技术类似酶免疫技术,它是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检测蛋白质类和多肽类抗原。如:激素、HCV、HIV抗原和抗体测定。

  2.免疫层析技术:将金标抗体吸附于下端的玻璃纤维纸上,浸入样品后,此金标单抗即被溶解,并随样品上行,若样品中含有相应抗原时,即形成Ab-Ag-Ab-金复合物,当上行至中段醋酸纤维薄膜,即与包被在膜上的抗原(抗体)结合并被固定呈现红色线条(阳性结果)。免疫层析技术问世已有十多年时间,可检测项目已达数十项。如:心肌标志物、激素和各种蛋白质等,可用于测定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以及D-二聚体等。定量测定甲胎蛋白和HCG的金标检测技术已在国内研发成功。

  3.免疫斑点渗滤技术:其原理与层析法相类同,将包被有特异性待测物抗原(抗体)的醋酸纤维膜放置在吸水材料上,当样品滴加到膜上后,样品中的待测物质结合到膜上的抗原(抗体)上。洗去膜上的未结合成分后,再滴加金标抗体,若样品中含有目标物质,膜上则呈现Ab-Ag-Ab-金复合物红色斑点。该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菌的抗原或抗体检测,从而达到细菌的快速鉴定。

  4.干化学技术:将一种或多种反应试剂干燥固定在固体载体上(纸片、胶片等),用被测样品中所存在的液体作反应介质,被测成分直接与固化于载体上的干试剂进行呈色反应。包括:(1)单层试纸技术:包括单项检测试纸和多项检测试纸。单项试纸一次只能测1个项目,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血糖检测试纸、血氨检测试纸、尿糖检测试纸等。而多项检测试纸一次在1条试纸上可同时检测几项、十几项甚至几十项,其技术也要相对复杂一些。(2)多层涂敷技术:由多层涂敷技术制成干片,主要包括3层:扩散层、试剂层和支持层。样品加入干片后首先通过扩散层,样品中的蛋白质、有色金属等干扰成分被扩散层中的吸附剂过滤后,液体成分渗入试剂层进行显色反应,光线通过支持层对反应产物进行比色,以此通过计算机计算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此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糖,血尿素氮,血脂,血氨及心脏,肝脏等酶学血生化指标的POCT检测。

  5.生物和化学传感器技术:生物及生化传感器是指能感应(或响应)生物和化学量,并按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信号(包括电信号、光信号等)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生物或生化分子识别元件(或感受器),由具有对生物或化学分子识别能力的敏感材料(如由电活性物质、半导体材料等构成的化学敏感膜和由酶、微生物、DNA等形成的生物敏感膜)组成;其二是信号转换器(换能器),主要是由电化学或光学检测元件(如电流、电位测量电极、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压电晶体等)组成。

  6.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又称微阵列(microarray),是20世纪末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主要是指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相载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核酸、蛋白质、细胞、组织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其基本原理是在面积很小(可达几个平方毫米)的面相材料(玻片、硅片、金属片、尼龙膜等)芯片表面有序地点阵固定排列一定数量的可寻址分子(DNA、抗体或抗原等蛋白质及其他分子)。这些成分及相应的标记分子结合或反应,结果以荧光、化学发光或酶显色等指示,再用扫描仪或CCD摄像等技术记录,经计算机软件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组织芯片的原理是将不同的组织样品点阵固定排列在一张芯片上,再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手段对芯片上组织样品进行分析。由于生物芯片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快速准确地获取样品中的生物信息,效率是传统检测手段的成百上千倍,因此有人认为它将是继大规模集成电路之后的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技术革命。由于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筛查和早期诊断上具有优势,已经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热点之一。目前,通过基因多态性芯片,对不同的个体药物代谢能力分析,从而实现临床的个体化用药;通过基因芯片进行细菌检测和细菌耐药性分析;通过生物芯片对肿瘤、糖尿病、高血压、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和检测方面的检验产品日臻成熟。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习编辑:陈战锋)

今日热点:
  “做体检前还能亲自开车去医院,可为什么做个跑步机心脏检查就猝死了?”……[体检猝死医院,谁之过]
  • 教你自查性欲是否减退
  • 望 闻 触 女性私处自己查
  • 披露:妇科检查全过程
  • 专家防癌经:每年查体两次
  • 小心妇检遭遇“艳照门”
  • 妇科检查遇到的尴尬事件
  • 为孩子,孕检请做性病检查
  • 外国人结婚也要强制婚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