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活性的测定主要有: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凝血酶时间(TT)及甲苯胺兰纠正试验、血浆纤溶酶原、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测定、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等几种。临床上较长应用的有3P试验、FDP测定和D-二聚体测定。

  1.凝血酶时间(TT)及甲苯胺兰纠正试验

  (1)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纠正试验:甲苯胺兰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在TT延长的血浆中加入少量的甲苯胺兰,若延长的TT明显恢复正常和缩短,表示受检血浆中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增多,否则为其他类抗凝物或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是纤维蛋白原异常。

  (2)参考值:TT:16~18s;加入甲苯胺兰后,TT缩短5秒以上,提示血浆中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增多。

  (3)临床意义:受检TT值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FDP增高(DIC);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SLE和肝脏疾病等)。

  2.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1)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

  1)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链激酶(SK)和发色底物(S-2251),受检血浆中的PLG在SK的作用下,转变成PL,后者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对硝基苯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纤溶酶的水平呈正相关,通过计算求得血浆中PLG:A的含量。

  2)参考值:75%~140%。

  3)临床意义: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亢进。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以及先天性PLG缺乏症。PLG缺陷症:可分为CRM+型(PLG:Ag或PLG:A减低)和CRM-型(PLG:Ag和PLG:A均减低)。此外,前置胎盘、肿瘤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扩散、大手术后、肝硬化、重症肝炎、门脉高压、肝切除等获得性PLG缺陷症,PLG减低。

  (2)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测定

  1)原理:ELISA法,将纯化的兔抗人纤溶酶原抗体包被在酶标反应板上,加入受检血浆,血浆中的纤溶酶原与包被在反应板上的抗体结合,然后加入酶标记的兔抗人纤溶酶原抗体,酶标记的抗体与结合在反应板上的纤溶酶原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纤溶酶原的含量呈正相关。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血浆中纤溶酶原的含量。

  2)参考值:0.22±0.03g/L。

  3)临床意义:见PLG:A测定。

  3.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测定

  (1)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t-PA:A)测定

  1)原理:发色底物法:血浆优球蛋白部分含有t-PA及全部凝血因子,但不含PAI.受检血浆加入过量PLG和纤维蛋白的共价物,血浆中的t-PA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并使PLG转变成PL,PL使发色底物(S-2251)释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t-PA的含量呈正相关。所测得的A值,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受检血浆中t-PA:A的含量。

  2)参考值:0.3IU/ml。

  3)临床意义:①增高: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纤溶症、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等。 ②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动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脂血症、口服避孕药、缺血性中风等。

  (2)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抗原(t-PA:Ag)测定

  1)原理:ELISA法,将纯化的抗t-PA单克隆抗体包被在酶标反应板上,加入受检血浆,血浆中的t-PA与包被在反应板上的抗体结合,然后加入酶标记的t-PA抗体,酶标记的抗体与结合在反应板上的t-PA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t-PA的含量呈正相关。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血浆中t-PA的含量。

  2)参考值:1~12μg/L。

  3)临床意义:同t-PA:A检测。

  4.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测定

  (1)原理: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活性(PAI:A)检测,发色底物法。

  (2)参考值:0.1~1.0抑制单位/ml。

  (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症。根据PAI:A和PAI:Ag的检测结果,可将PAI-1缺陷分为CRM+型和CRM-型。

  5.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

  (1)原理: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检测,发色底物法。

  (2)参考值:0.8~1.2抑制单位/ml。

  (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分娩后等。减低:见于肝病、DIC、手术后、先天性α2PI缺乏症。根据α2PI:A和α2PI:Ag检测的结果。可将α2PI缺陷分为CRM+型和CRM-型。

  6.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1)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复合物,则鱼精蛋白使其解离释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此为阳性反应结果。

  (2)结果判断:正常人为阴性。

  (3)临床意义:阳性:见于DIC的早、中期,但在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症、肾小球疾病、人工流产、分娩等也可出现假阳性。阴性见于正常人、晚期DlC和原发性纤溶症。

  7.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

  (1)原理:胶乳凝集法:于被检血清中加入FDP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悬液,当血清中FDP的浓度等于或超过5μg/ml,便与胶乳颗粒上的抗体结合,则胶乳颗粒发生凝集。根据被检血清的稀释度可计算出血清FDP的含量。

  (2)参考值:血清FDP含量小于5mg/L。

  (3)临床意义:血清FDP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8.血浆D-二聚体测定

  (1)原理: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检测,胶乳凝集法:被检血浆中加入标记D-二聚体单抗的胶乳颗粒悬液,如果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大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于0.5mg/L时,便与胶乳颗粒上的抗体结合,胶乳颗粒则发生凝集。根据被检血浆的稀释度可计算出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

  (2)参考值:血浆D-二聚体含量小于0.5mg/L。

  (3)临床意义:在DIC时,为阳性或增高,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血浆D-二聚体含量也增高。D-二聚体继发性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此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

(实习编辑:陈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