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师指出,异位性皮肤炎属湿疹的一种,多半与遗传及过敏有关,亦可归为过敏症皮肤炎,又称为“全身性特异体质过敏性皮肤炎”,会有发红、湿润、剧痒等症状,好发族群以孩童居多,曾有过最早的发病期是婴儿期,常合并有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气喘、花粉热咳嗽、过敏性结膜炎、眼睛发痒等症状。

  婴儿常在脸部先出现皮肤症状,较少侵犯颈部;而在小儿则会发生在手肘、膝部弯曲处、颈部、手腕和脚踝处。

  一般说来,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发病范围多为局部,因此药物控制成效有限,最好是从改变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到配合医师用药等多管齐下,才能减少发病的机率;而通常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在成长后,都能摆脱这个梦魇。

  除了气候因素外,门诊也发现心因性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黄美月表示,异位性皮肤炎病患发病除了季节因素外,另一方面则是心理因素,如压力过大所造成,例如曾有一名患者,其母想让数理极佳的她考医科,但她一心想念文学系,数次争吵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最后孝顺的她只好让步念理组,而离考期越近发病的次数也增多,每次发病就四处求医,却始终查不出真正的病因;最后抽丝剥茧询问病史及生活作息后,才找到真正的病因;可见来自家庭、课业及生活等层面压力,也容易引发异位性皮肤炎。

  医师提出几项原则,以降低发病的可能:

  一、尽量让小朋友待在常温的环境中,最好在室内安装空气滤清器,常保空气干净清爽,减少漂浮尘埃,保持环境的清洁。

  二、身上的布料以纯棉为主,不要穿得太厚重,也要避免和羊毛、清洁剂有直接接触的机会。

  三、少吃引起皮肤发痒的过敏原食物;加强补充水份及皮肤的滋润保湿工作。

  四、父母要加强安抚照顾小孩子的情绪,同时配合医师用药,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虽然根据研究指出,过敏体质的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多半随年龄增长便能不药而愈,不过,所有高危险群的女性(即双亲或兄弟姐妹患有过敏病症者)仍要小心,因此如果打算怀孕的妇女,记得在怀孕期间及产后喂奶期中,都要避免吃致敏食物,或是以低过敏奶粉喂养婴儿,才能降低新生儿发生异位性皮肤炎的机率。

(实习编辑: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