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目前艾滋病诊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HIV感染者未能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如果尽早接受治疗,他们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生子,寿命也大大延长。

  解析各种治艾药物

  面对传播快、死亡率高、号称“超级癌症”的艾滋病,世界各国的医药学家均致力于研究与探索抗艾滋病新药,不断有新的药品试用或问世,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简要介绍部分:

  1、叠氮脱氧胸苷与二脱氧肌苷、二脱氧胞苷。缺点:毒副作用较大,易产生抗药性。特别是叠氮脱氧胸苷还有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总淋巴细胞数减少及巨幼红细胞贫血等反应。

  2、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司坦夫定、扎西他滨、去羟肌苷与尼维拉平、奈韦拉平、地拉韦定等。据报道,全球已有100万以上的婴儿通过母亲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按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若再不重视防治,在10年间将有500~1000万婴儿被感染。泰国已采取在怀孕晚期和分娩时给予齐多夫定,可使母婴传染率降低一半,而且药费较低。欧洲一些国家让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从受孕后26周起每日口服齐多夫定,分娩时再静脉注射齐多夫定,胎儿出生后也给予齐多夫定6周,这样能使传染的危险性减少2/3。

  3、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它们能使艾滋病病毒的有关酶失去活性,无法合成蛋白,从而阻止其繁殖与传播,故具有战略意义。这类药有印地那韦、沙奎那韦、利托那韦、奈非那韦、阿巴卡韦、帕利那韦等。

  4、羟基脲,用作抗癌药已有30余年,现又发现它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尤其对淋巴系统的病毒更为敏感。若将其与印地那韦及去羟肌苷合用,则疗效最佳,且介廉物美。上述诸药,大多仅使艾滋病病毒处于抑制状态,但无法根除。故须及早治疗,且联合用药(俗称为鸡尾酒疗法),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延缓抗药性。

  5、应用某些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艾滋病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如天花粉蛋白能杀灭被感染的细胞,也可抑制艾滋病病毒在受感染的T细胞内繁殖;甘草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强机体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苦瓜蛋白能升高T4细胞;灵芝具有改善微循环、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能刺激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促使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以抑制过高的免疫反应。

  还有一些中药也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如增加T细胞的天门冬与苡仁;增加白细胞的人参与党参;增强中性白细胞吞噬作用的香菇;诱发干扰素产生的黄芪与白扁豆;加强抗体、补体活性的桂枝、黄精和香菇;促进免疫球蛋白生成的黄芪和淫羊藿等。在中药复方中,小柴胡汤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感染者的淋巴细胞、辅助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均有明显增加。

  治疗艾滋应尽早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

  CD4T淋巴细胞是人类主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也是艾滋病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主要症状就是免疫系统遭到破坏,CD4T淋巴细胞大量丢失。从2005年1月开始,在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项目的支持下,本着自愿原则,我省开始对省内报告的部分艾滋病病人进行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通过监测艾滋病病人CD4T淋巴细胞数量,科学合理地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有可能发生的多种并发症。

  由于大多数艾滋病病人以及感染者患病后很悲观,认为治不治都是一死,何必吃药受罪。对此,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席沧海解释,抗病毒药物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辅助手段解决,如果能够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科学服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进程,抑制艾滋病病毒。世卫组织一项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能使病毒浓度降至原来的万分之一,从而使病毒传染性降至原来的1/25,这就意味着如果更多的病毒携带者能够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那么新增感染病例就会减少。遗憾的是,我省很多艾滋病病人接受治疗时都到了中晚期,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治疗效果,也增加了感染他人的几率。对此,他呼吁,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当及时主动到疾控或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咨询检测,如发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要按照医生建议,尽早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