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养治疗

  据《正分子医学》(Orthomolecular Medicine)报告,一项由乌干达坎帕拉的门戈医院所进行的临床试验显示,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的生活质量和明显延缓其艾滋病的发病。

  该试验把310名患者分成2组,一组每天予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共30种营养素的胶囊;另一组予含相同营养素的胶囊,并予额外的抗氧化物质,如硒、N-乙酰半胱氨酸、α-硫辛酸,目的是提高天然的抗逆转录酶病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水平。研究人员还监测营养素对 CD4 T 淋巴细胞、体重和各生活质量参数的影响。

  263名患者完成了该试验,两组的平均 CD4 T 淋巴细胞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提高,平均体重增加了约1公斤,身体状况方面亦有明显改善,许多患者说食欲明显增加,可以走更远的路。

  英属哥伦比亚维多利亚大学的 Harold Foster 医学博士设计了该临床试验,其此前还撰写了一本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营养治疗为主题的书。他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艾滋病是通过“劫持”细胞,“假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盗取”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所必需的色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硒这四种营养素所致。他的临床试验和题为《艾滋病的真正病因》一书均是以此假设为前提。

  oster 博士认为,这些营养素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如硒和谷氨酸的严重匮乏可令免疫系统迅速崩溃,而色氨酸不足可在疾病后期表现为心理障碍。在非洲大部分艾滋病流行地区,土壤中的硒均含量很低。该被称为“硒 CD4 T 细胞失控”(selenium CD4 T cell tailspin)的艾滋病发病理论是佐治亚大学的 E. W. Taylor 医学博士提出的。在非洲进行的另外二个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也佐证了该理论。在这些试验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摄取 Foster 博士的假设理论中的四种主要的营养素而令身体状况获得了改善。

  该最近的研究再次佐证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致免疫系统异常可被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逆转,没有接受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进行营养干预以延缓艾滋病的发病。

  二、干细胞骨髓移植

  据美国媒体2008年11月12日报道,一名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患者在接受干细胞骨髓移植手术后,体内的HIV病毒居然也全部消失了。治愈这名美国男子的许特曼博士是血液学专家,而非艾滋病专家。他在准备骨髓移植手术的过程中想起一篇论文,文中称一些人携带的一种突变基因似乎能让他们先天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的能力,这种自双亲遗传的基因称为“德尔塔32”,能够阻碍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健康细胞的侵袭。许特曼博士便开始寻找携带这种基因、且能与患者骨髓相配型的捐献者。结果在80名骨髓配型成功的捐献者中,第61人被检测出带有“德尔塔32”突变基因。找到合适的配型者后,患者还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准备事宜。他服用了一些效力强劲的药物,接受了放射性治疗,目的在于消灭其自身受到感染的骨髓细胞,使其免疫系统丧失功能。此外手术结束后,许特曼博士还停止给患者服用抗艾滋病的药物,因为研究小组担心,这些药物会干扰新骨髓细胞的生长。

  美国全国免疫疾病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福奇博士表示,这种手术如果用作临床治疗的话费用太高,而且风险过大,但还是值得鼓励。许特曼博士则表示目前不能过于乐观。他说:“艾滋病病毒很狡猾,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再冒出来。”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