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调查者:谁说表示关心就非得拥抱?
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通报的艾滋病病例已达26万多例。艾滋病疫情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而当一名艾滋病病人向你走来,展开双臂时,你是否会给他一个真诚的拥抱,鼓励他坚强地生活下去呢?
用正常眼光对待艾滋患者
昨天,南京几位大学生走上街头,装扮成艾滋病患者,请求市民拥抱。令他们遗憾的是,在半个多小时中,没有得到一个拥抱。
早上10:50,学生们戴着口罩来到新街口金鹰商场门前,一边向过往行人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材料,一边为身边戴着口罩的“艾滋病人”索要拥抱。此时,一位年轻妈妈牵着小孩走来,“艾滋病人”主动迎上去:“我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能给我一个拥抱吗?”年轻妈妈瞪大了眼睛,连退了几步,拉起小孩跑开了。
碰壁的学生们没有气馁,又向一位小伙子走去:“今天是艾滋病日,我是艾滋病人,能给我一个拥抱吗?”小伙连连摆手,很干脆地拒绝了请求。
半个小时,同学们向10多位行人发出过拥抱请求,都被拒绝了。
现实状况,与“网络调查”形成了强烈反差――艾滋病日前夕,某知名网站曾做了一个网络调查,在438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七成以上网友投票选择了“愿意给艾滋病患者一个拥抱”,并留言“艾滋并不可怕,不必要闻‘艾’色变。”“艾滋患儿,不单需要政府的救助,也需要我们全社会来温暖他们那颗脆弱的心。”
专家认为,这种反差,反映了大多数人对待艾滋病人的一种心态:理智上认为艾滋病人应该得到关爱,但需要身体力行时又犹豫不决,说明大家对艾滋患者在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全程观看了“拥抱艾滋病人”活动的看车大妈邵玉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身体接触不传染,但我还是不想去拥抱――凡事还是小心点好。”对此,活动的组织者认为,“艾滋病人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而一些拒绝拥抱的人却不这么看。“拥抱的方式,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习惯。关心艾滋病人,可以用其他方式,干嘛非得拥抱?平时对父母表达感情都很少拥抱,何况在大街上去拥抱一个陌生人?”一些年轻妈妈这样表示。
推荐阅读>>>世界艾滋病日报告专题
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
(实习编辑:吴春丽)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