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生儿残疾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中排名第一,全国每年有15万~20万新生儿患病。最新消息,广东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逐年提高,突破了全国0.7%~1%的发病率,达到1%~1.4%,每年新增患儿至少有7000人。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小儿在胚胎发育时期,即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遗传、病毒感染、药物、射线等因素,造成心脏、大血管局部解剖结构形成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造成的先天性疾患。专家表示先天性心脏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降低抵抗力,病情严重可威胁孩子的生命。关于先天性心脏病你又了解多少呢?

  关键词:危险因素

  先心病的7大“危险分子”

  专家指出,以下7种先心病危险因素必须高度警惕:

  1、环境污染如孕妇接触放射线、重金属、较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处于高海拔缺氧环境等。

  2、有先心病家族遗传史。

  3、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先心病。

  4、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

  5、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

  6、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7、不良嗜好。孕妇嗜烟、酒后同房受孕等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几率,导致婴儿发生先心病。

  关键词:早期征兆

  先天性心脏病5大“征象”

  先天性心脏病有以下常见症状,但轻症先天性性心脏病可无明显症状。

  青紫: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错位,法乐氏四联症等)的突出表现。可于出生后持续存在,也可于出生后三至四个月逐渐明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显。而潜伏青紫型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平时并无青紫,只是在活动、哭闹、屏气或患肺炎时才出现青紫,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持续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