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病人“出事”的高峰季节,省急救中心的一位医生说,那些奔走在大街小巷的救护车,多半是为抢救这些病人出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黄德嘉教授等专家日前呼吁,重视科学预防,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天人合一形成“魔鬼时段”
冬季、上午,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该病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都很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脱贫致富三五年,一场大病回从前”,正是对急性心梗的真实写照。
仔细分析急性心梗的发病规律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二是一天之中上午多发。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学者们就已观察到急性心梗的季节性和时辰性规律了。
近年来,北京某医院对580例急性心梗患者研究发现:冬季即前一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发病226例,占全年发病率的39%;在春、夏、秋三季的8个月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月平均发病为23例,而冬季4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33例,冬季月平均发病例数比其他三季高43%。研究还发现,急性心梗发病与时辰有关,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早晨5时至6时,发病率最低;7时至8时,是5时至6时的2倍;8时至9时是5时至6时的3.1倍。这与美国学者报告约40%的急性心梗发生在上午这个“魔鬼时段”基本一致。
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发病规律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天人合一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映。天气寒冷,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而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在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随着太阳升起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会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量降低,还会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脏之外的“信号”易被忽视
典型的急性心梗会引起大多数人的警觉,但日常生活中有四种急性心梗患者并不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急性而剧烈的疼痛,容易被人们忽视。
一是有约30%的急性心梗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气、呃逆、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常被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患者腹痛剧烈时,常就诊于外科,贻误治疗。发生上述症状的原因为,心脏病变刺激迷走神经,或病变在心脏下壁,或合并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胃肠道反应。
二是患者主要为呼吸道症状,多数表现为咳嗽、气喘;有的只感觉胸闷、憋气,或自认为气不够用。如果患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易误诊为肺心病。症状发生机制为,急性心梗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造成肺部淤血,易并发支气管感染。
三是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突然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抽搐等,易与急性脑血管病混淆;有的患者表现为除胸骨后疼痛外,还有咽、下颌、颈、肩、枕部、前额、腰部的疼痛。症状发生机制为急性心梗时,心血排出量急剧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尤其是原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脑循环障碍;另外,急性心梗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痛觉,并可向颈、胸脊神经支配的任何部位放射。因此,切不可将上述疼痛及不适当作咽炎、牙病、颈椎病、肩周炎、血管性头痛而疏忽大意。
不妨 给心脏上道保险
对于已经出现心衰,心脏随时都可能骤停“熄火”的患者,条件允许的有必要为心脏多上一道保险,避免猝死的发生。专家说,近10年来非药物治疗方式的出现和应用给心衰治疗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这包括纠正心力衰竭的双心室起搏器、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心脏复律除颤器、以及具有上述两种功能的双心室起搏除颤器。这些医疗新技术的应用,显著缓解了心衰症状、延缓心衰发展速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亲属强化急救意识
对于无力安置起搏除颤器的患者,可做好预防工作,当猝死发生时,积极正确施救,也能减少死亡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猝死病人可能会有以下先兆:在病发前的几天甚至几个月前,有可能会感到胸闷、心慌、乏力;病发前一个小时,会忽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头晕。这时患者及家人应强化急救意识,及时到医院诊治,做好预防和抢救的准备。
当猝死发作时,如果在2分钟内进行抢救,大约有50%的人可以存活。研究发现,当心脏性猝死发生时,实施了心肺复苏的患者,23%的人能存活至出院,而在无人为其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下,存活率则只有4%。
专家提醒,在远离医院、没有医生的情况下,一旦有人出现心脏性猝死,除了要马上打120求救之外,正确的抢救步骤为:首先将病人就地平躺,大声呼唤,如果发现病人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要立即对准病人的前胸正中偏下部位猛力捶击1-2拳。同时捏住病人的鼻子,对他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往病人嘴里吹4口气,然后进行胸部按压,每分钟100次,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2次,一直坚持到急救人员到场。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