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使得不少患者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症状会相对稳定一些。其实不然,专家指出,夏天气温升高,尤其是在最近的闷热天气下,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此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夏季养生之道同样不容忽视。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有四种: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以及心绞痛。
夏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
天气一热,医院心血管科室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夏季多心血管疾病患者?
许涛医生分析,南方的夏季天气闷热,人体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血液黏度上升,诱发心肌梗塞猝死。其次,高温使人焦躁不安,心火旺盛,且夏季昼长夜短,睡眠质量不高,缺乏休息等,这些都会成为心脏病的诱因。第三,夏季雨水相对较多,空气湿度大,气压相对偏低,空气的含氧量下降,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都会感到胸闷气短。医生建议,夏季气候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市民应了解心血管相关的健康常识,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
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患者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据许涛医生介绍,以往心血管病发年龄基本在50岁以后,但现在的趋势是基本在35岁以后,比以往年轻了15岁左右。
为何会出现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医生指出,除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另一大原因:物质条件丰富,摄入的营养过剩但缺少运动,导致肥胖,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症;同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比较大,加上过于劳累、操心甚至是焦虑;有些年轻人还有抽烟习惯等,都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当心你的心血管“大爆炸”
“点火”行为:空调温度25℃
有的人喜欢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低至20摄氏度),或者对着风扇一吹就是一整夜,特别是刚从户外回家的时候,希望这样做能使自己“速冻”下来。
危害:一热一冷,血管会从本来的舒张状态一下子变成收缩状态,为血压升高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年纪较大的人群,空调温度过低,有可能由于血压不稳定而带来生命危险。
防暑计策:天气闷热时,可以开启空调,但不要过低,25℃左右为宜;当从室外进入室内后,最好不要喝冰水或是吃冰激凌等冰冻的食物。
“点火行为”:“魔鬼时间”运动
在市民眼里,夏日一天之中,最凉爽的是早晨,因此有很多人将运动的时间定在上午6——8点。
危害: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或老人来说,上午6点到10点是“魔鬼时间”,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人的交感神经非常兴奋,此时运动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运动猝死。
防暑计:避开冠心病的高发期——上午6点至10点,最好将运动时间安排在较凉爽的下午或晚上,切忌在烈日下锻炼,且锻炼时间不宜太长。当出现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的“桑拿天”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点火行为”:爱吃辣喜烟酒
行为:气温高,没有食欲,为了打开胃口,有很多人选择吃味重且辣,或是油炸类的食物。
危害:许涛医生分析,吃得过于油腻,会使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油炸食物里含有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取,会导致动脉硬化,出现血管堵塞症状。若是出现脑血管堵塞,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偏瘫。
防暑计策:多喝水,多吃蔬果,少吃油炸食物。
“点火”行为:乱发脾气常睡眠
天气热,晚上难以入睡,早上要上班,似乎睡眠永远不够;心情也跟着受影响,爱发脾气。
危害:夏天睡眠较差,会导致血压不稳定。而心情急躁或是情绪失控,血压上升,增加了患心肌梗塞的几率。
防暑计策:医生建议,情绪要稳定,起居要有序。如果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午睡半小时可使血压及心率曲线出现一个低谷。另外要防止“情绪中暑”,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做到“心静自然凉”。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