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一过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表现呈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迫性疼痛。或憋闷感。
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有时可放射至左肩、臂、咽喉部等处,常由运动或情绪激动、寒冷、劳累、进食诱发。
心绞痛一旦发作,必须尽快正确、合理地用药。
硝酸酯类
是最广泛的抗心绞痛药物,主要应用于心绞痛发作时。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扩张静脉。
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肌做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解除冠状动脉痉挛。
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消心痛等。
B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为: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使非缺血区的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布以改善缺血区的血供;使舒张期延长。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
常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普纳洛尔(心得安)等。
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房室传导阻滞等。
此类药可长期应用,注意应从小剂量开始,停用时也应逐步减量,以防发生撤药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其作用机制为: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扩张周围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做功:有效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泵功能;改善肾血流动力学。
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开博通)、苯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怡那林)等,可长期应用。
主要副作用有:可引起咳嗽、高血钾、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钙拮抗剂
其抗心绞痛的机制主要为扩张周围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做功,: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抑制血小板聚集。
钙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各型心绞痛,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变异型心绞痛。
血小板抑制剂及抗凝剂
血小板抑制剂及抗凝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对防治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潘生丁、抵克力得、波利维等。此类药物应长期服用。
常见副作用有:出血、胃肠道症状、皮肤瘙痒等症状。
调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从而达到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降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等。
该类药物应长期服用,但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以及肌酸激酶的变化。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