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为何会引起血压上升呢?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体内生态环境会时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于各种刺激,也是生存所必需的。冬天,由于气温下降,特别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肌体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在大脑中枢神经的调控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和体液调节,冷剌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使心率加快,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加,同时又使肾脏水钠潴留,钠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度,促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皮肤血管受到寒冷会急剧收缩,虽说能减少热量的散发,却使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对血压正常或低压偶尔升高的人,过冬天也不可掉以轻心。在临床上,正常血压者和偶尔发现舒张压超过100毫米汞柱的轻型高血压者,发生中风的并非鲜见。一般情况下,在严冬季节的血压要比三伏酷夏时高12/6毫米汞柱。冬天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0.6毫米汞柱。因此,无论是有高血压或血压正常的中老年人,都要注重控制好自己的血压。以下为防范措施:
加强自我保健
冬天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在寒潮过境的日子尽量不外出;室内温度以18℃左右,湿度55%为宜;生活规律,保证睡眠;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吃高脂肪、高糖及过咸食品,常吃些粗粮,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补充水分,睡前、起床后要喝杯白开水,有利于防止血黏稠度升高和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不良剌激,防止情绪波动,心理平衡利于血压稳定;坚持适度有氧运动,但在大风阴雨和有雾的天气不要到户外锻炼。
控制好心率
研究表明,心率快慢与血压高低密切相关,心率增快者血压水平也较高,是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将增加20%的全病因死亡和14%的心血管死亡。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降压治疗的同时,用药将心率控制在满意的水平,以每分钟60次为宜。
防治高尿酸血症
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产生的尿酸会因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而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血尿酸升高。由于高尿酸血症可促使炎症与血栓的形成,成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及早防治高尿酸血症,患者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吃富含嘌呤的食物,经化验发现血尿酸高于正常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及早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该病俗称打鼾,若伴有肥胖症等病症,更是加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严重者需及早请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治疗,以防范睡眠时发生猝死。
重视对胰岛素抵抗治疗
高血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医学家们通过对人体葡萄糖利用能力的精确测定发现,高血压伴有肥胖症者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比正常人下降一半左右,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肌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促使葡萄糖的代谢,胰岛加大胰岛素的分泌量,以抵消胰岛素的抵抗。于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久而久之,不堪重负的胰岛难免有一天不被压垮,难以分泌出胰岛素。体内因缺乏胰岛素,糖无法代谢利用,长期的高血糖可将动脉血管侵蚀得伤痕斑斑,加上肥胖症者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循环障碍,心脑血管病、肾病等蜂拥而来,使健康进一步遭到致命的损害。因此,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减轻胰岛负担,增加肌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逆转高胰岛素血症。对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顽固性高血压病人,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
莫忽视血脂异常
在高血压患者中,30%—50%的病人伴有血脂异常。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调脂治疗,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每日10毫克,其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了36%,致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了27%,心血管事件和血管重建术发生率降低了21%,所有冠心病事件发生率降低了29%。
关注收缩压及脉压
老年人因大动脉僵硬性增加,弹性降低,顺应性下降及扩张性减弱,致使大动脉缓冲功能下降,主动脉和心室收缩期压力增加,舒张期压力降低,脉压增大。近年来通过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收缩压增高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脉压增大,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0—85毫米汞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率最低;而收缩压>160毫米汞柱,舒张压<70毫米汞柱的病人死亡率最高。所以,控制好收缩压及脉压是关键。国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既可降低血压,又能改善内皮功能,纠正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的异常,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如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长期给予钙离子拮抗剂的达标降压治疗,可以使卒中的风险下降42%、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6%、心力衰竭的危险下降29%、所有心脑血管的危险降低31%。
科学联合用药
高血压病人在选择适合自己降压药的同时,避免联合应用降压原理相近的药物,以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上互补为原则。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于1999年就提出合理药物联用方案,如利尿剂和ACEI或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双氢吡啶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等。联合用药有利于安全有效降压,干预各种主要血压维持机制,防止单药治疗时血压降低触发的代偿反应,减少副作用,加强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防范并发症。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