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80%的冠心病患者是吃出来的病,而科学运动、健康饮食,是可以起到日常护心作用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堆积到血管内壁致“伤心”

  常年在门、急诊一线主持工作的彭晓玲主任提起深圳人的心健康问题显得犹为焦虑:“各种节日、庆典、聚会越来越多,曾经已被淡出记忆的一些传统小节日,近几年也搭着经济繁荣的顺风车重新热闹起来,中国人跟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过节是怎么到户外去狂欢、歌舞、旅游,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亲朋好友几家人围在一起,今天你做东、明天我做东,一天接一天地胡吃海喝。大家只顾吃的时候嘴上痛快,却不顾日后肠胃、肝肾、心脏的负担。说深圳人超过80%的冠心病是吃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冠心病是怎么吃出来的呢?彭晓玲说,冠心病病因很多,但医学上已明确的一个很重要病因就是体内胆固醇过高。什么是体内胆固醇过高?彭晓玲讲解说,这是指人们摄入大量高胆固醇食物后,致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法被及时吸收、代谢,从而堆积在血管壁内,占据、阻塞了血管腔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少部分由人体机体自身合成外,绝大部分是从食物中来,如油炸食品、蛋黄、蟹黄和带鱼、鱿鱼,猪、牛、羊等肉类食物都含有非常丰富的胆固醇,可以说这些食品都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生产源’。”彭主任提醒大家,长期过量摄入此类食物,必将大大增加冠心病患发的危险。

  胆固醇是否过量与各人日常运动量和年龄有关

  据研究发现,很多患者明知道过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对心脏健康的危害,但仍克制不住美食的诱惑铤而走险,这其中包括很多已有发病史、家庭史的患者。专家指出,这种“无肉不欢”的饮食追求非常有害。

  “为什么有的人大吃以油炸食物为主的洋快餐、餐餐大鱼大肉,却不见得有病,而一些人吃得并不多却先一步得了冠心病?”对于这样的疑问,彭晓玲主任解释说,这是因为含胆固醇食物摄入是否过量,是与每个人的日常运动量和年龄等因素相关。所谓不管吃多少,只要能使摄入量与机体的消耗量保持平衡,就不会危害健康。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群每日鲜有足量的运动,受环境、空间和个人收入所限,很多人表示很难找到可供健身锻炼的场所,随着户外运动的退出视野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宅”的队列,专家指出深圳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高速上升,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一个终日坐在电脑前的文员、公务员,每天摄入的富含胆固醇食物的量却达到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所需的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严重超标,心脏出问题只是迟早问题”,专家表示。

  健康膳食结构以五谷杂粮、蔬菜、豆为主

  专家认为,健康的膳食结构应以五谷杂粮、蔬菜、豆类为主,蛋、肉类每天只需适量摄入,如每人每天吃一个鸡蛋或50—100克瘦肉,就足能满足机体对胆固醇的需要。“一些人误以为:多吃肉、蛋就是补充营养,其实,营养讲究的是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的平衡,需讲究摄入和消耗的平衡。如果营养过剩,积存在体内就是垃圾,就给冠心病的发生种下了祸根。”彭晓玲提醒,现在很多饭店为了提高菜肴的香味,在烹制菜肴时不管是荤菜、素菜都添加了动物油脂,而动物油脂是对心血管健康很有危害的食物,其进入体内后附着在血管内壁,极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为此她建议,大家平时最好下班多回家自己动手制作健康食品,有意识减少下酒店、饭店用餐的次数,从而将“入口”问题“把握在自己手上”。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道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