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著名小儿心血管专家杜军保教授日前公布了一项对全市近2万名儿童的血脂、体重等情况的调查结果,结果让人触目惊心:北京小胖墩们的血脂异常情况特别突出,高脂血症患病率为9.61%!

  杜军保指出,大多数血脂增高的孩子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是以肥胖为突出特征。然而,这些小胖墩们的家长,大多并没有意识到危害,殊不知,这些异常的血脂正是导致机体动脉系统出现粥样硬化,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和渝斌,给记者描绘了血脂高导致猝死的道理:“血液中的血脂就像水中的泥沙,如果血脂过高,随血液流动时,一部分血脂会沉积到血管壁上。管壁上的血脂积聚多了,会凝成粥样的斑块。青壮年时,遇到血流湍急的情况这些斑块很容易被冲脱,斑块被血小板围成一个血疙瘩,这就是血栓。血栓如果出现在冠状动脉,挡住血液通行,就会导致心脏缺血,引发猝死!”

  据报道,最近去世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向来没有心脏病史,仅仅“血脂偏高”,就导致了猝死的发生。

  研究发现,人体脂肪细胞的数量,在胎儿出生前3个月、出生后第一年和11~13岁这三个阶段增长最快,若这3个时期肥胖,可引起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治疗困难,容易出现高脂血症。

  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据此,和渝斌教授说,根据目前大量临床资料分析,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左右发现血脂代谢紊乱,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等他到了20多岁时,就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此外长期血脂异常还会对身体外貌产生不良影响,孩子极可能会因脂代谢异常而体型肥胖,一些人还会出现皮肤胆固醇脂瘤,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自卑感重,进而影响到学习工作和感情生活。

  另外,肥胖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育,尤其是性器官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也就意味着即使结了婚,性生活也会因此而不和谐。

  而步入30岁的而立之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将会出现,工作能力因此大打折扣,与健康的同龄人相比,精力不济,活力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偶尔来袭也不足为怪。

  等他到了40岁的不惑之年,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肾功能遭到损坏的概率都大大增加。这时再开始治疗,对于有些病人来说,可能预后就不太好,工作上有心无力,体态上未老先衰,男性性功能进一步减弱。工作中如果不注意休息,不能及时释放各种压力,发生猝死的几率必然会明显增加。“他们也许只能活40岁——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到底划算不划算?

  “一旦发现孩子有非先天性的血脂高的情况,应该及早干预,否则,很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和渝斌教授说。

  儿童血脂异常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性的,即有家族史,有遗传基因,治疗起来较为困难,药物效果也不是很好。而第二种则是后天得的,即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脂代谢异常。

  和渝斌说。“很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配合老师把孩子的分数搞上去;至于孩子的体质,则把‘吃得好’视作头等大事。但至于怎么吃才算吃得好,家长们常常陷入误区。”

  “我儿子最爱吃好伦哥(自助西餐厅)里的烤鸡腿和薯条,每星期我都至少带他去一次。”佳佳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自助餐一个人要40多元,他们都选择晚饭时去那儿吃,每次去的当天,早餐和午饭都吃得比较少,凑合两顿,这样晚上吃自助餐时就可以大快朵颐,否则觉得不划算。

  其实,为了自助餐划算而让孩子损失了健康,这是最不划算的事。“我也知道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但我家附近全都是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西餐厅,那儿环境好,还总能送孩子们一些小礼物,孩子们就爱去那儿,你说不让去行吗?”

  做个“心狠”的家长

  有统计表明,美国从1968年到1980年,6到11岁儿童的肥胖症流行增加了约54%,血脂异常率也显著增加。

  如今,当年那些肥胖的美国小学生都已人到中年,猝死在这一人群中的发生率非常高,为对付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美国有2000多万人都接受了相关的急救培训,持有心肺复苏执照,甚至很多超市、商场、饭店等公共场所都会放置简易的心脏起搏器,以备突发事件时使用——美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儿童期的血脂异常和中年后猝死的发生并非耸人听闻!

  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田昌说,其实,改善儿童血脂异常,“不仅简单,而且及时”。引导儿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动”的同时要“少吃”,是可以有效改善血脂异常这一症状的。

  和渝斌教授说,暑假期间,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的饮食“推给快餐店”,哪怕给孩子炒个简单的白菜豆腐,也比吃快餐有利健康,还有,心一定要“狠一点”!孩子不吃健康食品、不吃蔬菜水果,就要设法让他吃;孩子不运动,早晨拉他起来,带着他跑步,“哭、耍赖,家长都不要心软,要知道,你现在天天带他去快餐店,就等于让他将来天天去药店!”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道志梅)